大學生品味、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品味、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品味是指引發(fā)、增強、延長積極體驗的能力和相應的加工過程。與處理負性事件的應對方式相比,調節(jié)積極體驗的品味,能夠使人們更好地體驗生活、享受生活、提升生活的幸福感。探討我國大學生品味的發(fā)展水平和影響機制,對促進大學生品味的發(fā)展、提升大學生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意義。 本研究在文獻分析和實證研究的基礎上,以修訂后的品味信念量表、自尊量表和總體主觀幸福感量表為研究工具,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施測,并對所得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研究結果表明: (1)修訂后的品味信念量表包含三個維度,分別是期待未來、品味當下和回憶過去,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偭勘淼膬炔恳恢滦韵禂(shù)為0.796,三個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632-0.780;經過驗證性因素分析得到的各項擬合指標比較理想。 (2)我國大學生的品味狀況良好,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性別方面,女生的回憶過去維度得分、品味當下維度得分和品味總分顯著高于男生;在專業(yè)方面,文科專業(yè)大學生的品味當下維度得分與品味總分顯著高于理科專業(yè)的大學生;在生源地方面,生活在城鎮(zhèn)的大學生品味當下維度得分顯著高于生活在農村的大學生;在是否獨生子女方面,獨生子女的大學生品味當下維度得分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的大學生;在是否班干部方面,擔任班干部的大學生期待未來維度得分、品味當下維度得分和品味總分顯著高于沒有擔任班干部的大學生;在不同年級方面,品味總分及其各維度并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 (3)大學生品味的三個維度以及總分與主觀幸福感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大學生品味各維度以及總分與自尊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自尊與主觀幸福感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4)品味對主觀幸福感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在加入自尊之后,品味對主觀幸福感的預測力減小,統(tǒng)計分析表明品味通過自尊影響主觀幸福感,自尊在品味與主觀幸福感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 品味 自尊 主觀幸福感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844.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1 引言11-12
- 2 文獻綜述12-22
- 2.1 品味12-17
- 2.1.1 品味的概念12-13
- 2.1.2 品味的分類13-15
- 2.1.3 品味的測量15-16
- 2.1.4 品味的現(xiàn)狀研究16-17
- 2.2 自尊17-18
- 2.2.1 自尊的概念17
- 2.2.2 自尊的測量17-18
- 2.3 主觀幸福感18-19
- 2.3.1 主觀幸福感的概念18
- 2.3.2 主觀幸福感的測量18-19
- 2.4 品味、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19-22
- 2.4.1 品味與自尊的關系19-20
- 2.4.2 品味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20
- 2.4.3 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20-22
- 3 問題的提出22-26
- 3.1 以往研究的不足22-23
- 3.1.1 國內關于品味的測量工具較為單一22
- 3.1.2 國內關于品味的實證研究較為匱乏22
- 3.1.3 缺乏品味的作用機制研究22-23
- 3.2 研究目的23
- 3.3 研究內容23
- 3.4 研究程序23-24
- 3.5 研究假設24
- 3.6 研究意義24-26
- 3.6.1 理論意義24-25
- 3.6.2 實踐意義25-26
- 4 研究一:品味信念量表的修訂26-36
- 4.1 研究目的26
- 4.2 研究方法26-27
- 4.2.1 研究對象26
- 4.2.2 研究工具26
- 4.2.3 數(shù)據處理26
- 4.2.4 研究程序26-27
- 4.3 品味信念量表的預測27-31
- 4.3.1 預測樣本27-28
- 4.3.2 項目分析28-29
- 4.3.3 探索性因素分析29-31
- 4.4 問卷正式施測31-36
- 4.4.1 被試選取31
- 4.4.2 探索性因素分析31-33
- 4.4.3 問卷的信度分析33-34
- 4.4.4 問卷的效度分析34-36
- 5 研究二:大學生品味的現(xiàn)狀研究36-42
- 5.1 研究目的36
- 5.2 研究方法36
- 5.2.1 研究被試36
- 5.2.2 研究工具36
- 5.2.3 統(tǒng)計方法36
- 5.3 研究結果36-42
- 5.3.1 大學生品味的總體狀況分析36-37
- 5.3.2 大學生品味在性別方面的差異分析37
- 5.3.3 大學生品味在專業(yè)方面的差異分析37-38
- 5.3.4 大學生品味在生源地的差異分析38
- 5.3.5 大學生品味在是否獨生子女方面的差異分析38-39
- 5.3.6 大學生品味在是否班干部方面的差異分析39-40
- 5.3.7 大學生品味在年級方面的差異分析40-42
- 6 研究三:大學生品味、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42-46
- 6.1 研究目的42
- 6.2 研究方法42-43
- 6.2.1 研究被試42
- 6.2.2 研究工具42-43
- 6.2.3 統(tǒng)計方法43
- 6.3 研究結果43-46
- 6.3.1 品味、自尊和主觀幸福感的相關分析43
- 6.3.2 自尊在品味和主觀幸福感間的中介作用43-46
- 7 分析與討論46-52
- 7.1 品味信念量表的修訂46-47
- 7.2 大學生品味的現(xiàn)狀47-49
- 7.2.1 大學生品味的總體狀況分析47
- 7.2.2 大學生品味在性別方面的差異性分析47
- 7.2.3 大學生品味在專業(yè)方面的差異性分析47-48
- 7.2.4 大學生品味在生源地方面的差異性分析48
- 7.2.5 大學生品味在是否獨生子女方面的差異性分析48
- 7.2.6 大學生品味在否班干部方面的差異性分析48
- 7.2.7 大學生品味在年級方面的差異性分析48-49
- 7.3 自尊在品味和主觀幸福感之間的中介作用49-50
- 7.3.1 品味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49
- 7.3.2 品味與自尊的關系49
- 7.3.3 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49-50
- 7.3.4 自尊的中介作用分析50
- 7.4 建議50-52
- 8 結論與展望52-54
- 8.1 研究結論52
- 8.2 研究創(chuàng)新52-53
- 8.3 不足與展望53-54
- 參考文獻54-58
- 附錄58-62
- 附錄 A 品味信念量表58-59
- 附錄 B 總體主觀幸福感量表59-61
- 附錄 C 自尊量表61-62
- 致謝62-63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63-6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黃伙勝;;走進生活,引導學生品味美術的魅力[J];美術教育研究;2014年12期
2 郭懷玲;;運用品味法教好散文[J];文學教育(下);2008年12期
3 李來素;;立足“悲”字,化“悲”為美——淺談悲劇性課文的教學[J];語文學刊;2014年10期
4 朱強;;在比較中品味語言的獨特韻味[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2年04期
5 曾鵬瑞;;論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J];語文學刊;2011年15期
6 張日;;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了文化——以《赤壁賦》教學為例,談引導學生品味傳統(tǒng)名篇的文化味[J];語文學刊;2011年04期
7 查蓉娟;;讀出英語精彩,提升運用技能——初中英語教學中多元化閱讀運用[J];考試周刊;2013年78期
8 謝曉云;;“四兩”也可“撥千斤”——發(fā)掘虛詞在語境中的潛力[J];語文建設;2013年13期
9 侯祥敏;;氤氳鄉(xiāng)愁,彌漫課堂——《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教學案例[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3年Z2期
10 熊亞萍;木葉·落紅·西風[J];語文建設;200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江匯;;以“導入”搭建課堂德育平臺[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射陽縣碼頭小學 吉云;在研讀比較中品味語言[N];江蘇教育報;2011年
2 蓋藝強;幾許欣慰 幾點思考[N];盤錦日報;2009年
3 無錫市洛社中學 劉丹;用好課堂拓展的“魔棒”[N];江蘇教育報;2012年
4 四川省中江縣職業(yè)中專學校 吳春曉;職中數(shù)學中的拓展教學[N];四川科技報;2010年
5 馮霞;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N];江蘇教育報;2010年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品味、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24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52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