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倫理視域下的教育懲戒
發(fā)布時間:2017-05-03 14:13
本文關鍵詞:德性倫理視域下的教育懲戒,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教育懲戒作為一種道德教育手段由來已久,并廣泛的存在于教育實踐中,但近代隨著規(guī)范倫理的發(fā)展和科技進步導致工具價值的至上、懲戒者德性的漠視與缺失,懲戒手段逐漸異化為只造成痛苦人身傷害而缺乏道德意義的懲罰,異化為單純維護紀律、法令,規(guī)訓社會個體的工具。教育懲戒的工具化在客觀上對社會的穩(wěn)定和人們思想的統(tǒng)一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現(xiàn)今傳統(tǒng)懲戒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就在新時代背景下突顯出來。究竟教育懲戒是要培養(yǎng)有道德的個體還是被馴服為聽話的工具,教育懲戒已經(jīng)在后者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觀念的變化,人的價值與過去相比愈來愈受到重視,那種只見“社會”不見“人”、忽視德性倫理考量的教育懲戒方式則顯得格格不入。因此本文主旨在于對現(xiàn)今教育懲戒以反思和修正。 本論文通過查閱研究大量文獻,結合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分五個部分對其進行了探討。第一部分,通過教育懲戒的檢視,分析了當前懲戒中教育者對懲戒理解的誤區(qū)以及懲戒異化的表現(xiàn),并指出分析教育懲戒者的德性對教育懲戒的意義。第二、三、四部分是針對懲戒的問題分析教育懲戒者應有的德性訴求,即良善意志、責任、審慎與關懷。第五部分是在前文的基礎上,解決怎樣合理運用教育懲戒以及對教育懲戒未來的展望。筆者力圖通過德性倫理對教育懲戒問題的探討,以期為教育懲戒真正彰顯主體性、趨于情感化和回歸生活化打開一扇德性之門。
【關鍵詞】:教育 懲戒 德性倫理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4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緒論8-12
- 1.1 問題的提出8-9
- 1.2 文獻綜述9-10
- 1.3 概念界定10-12
- 第二章 教育懲戒的檢視12-22
- 2.1 教育懲戒觀念的誤區(qū)12-14
- 2.1.1 強調整體性,抹殺個性12-13
- 2.1.2 強調外在規(guī)范價值,忽視內在育人價值13-14
- 2.1.3 強調人的紀律性,忽視人的自由性14
- 2.2 教育懲戒中的問題14-19
- 2.2.1 僅為罰而罰14-15
- 2.2.2 懲戒權利的濫用15-16
- 2.2.3 規(guī)訓的強化16-17
- 2.2.4 責任感的淡化17
- 2.2.5 道德要求知識化17-18
- 2.2.6 單向度化18-19
- 2.3 教育懲戒中引入德性倫理的意義19-22
- 2.3.1 道德教育回歸生活世界19-20
- 2.3.2 體現(xiàn)德性的人文情懷20-22
- 第三章 教育懲戒中核心的德性訴求:良善意志22-27
- 3.1 道德底線與至善22-24
- 3.2 懲戒的道德動機:基于善的信念與需要24-25
- 3.3 良善是教育懲戒的道德基礎25-27
- 第四章 教育懲戒中的理智德性訴求:責任與審慎27-39
- 4.1 懲戒行為的責任主體與責任27-28
- 4.2 責任與信念28-31
- 4.2.1 角色認同與責任義務擔當29-30
- 4.2.2 懲戒行為的后果擔當30
- 4.2.3 基于信念良知的美德動機承擔懲戒的責任30-31
- 4.3 教育懲戒中的理智德性:審慎31-39
- 4.3.1 道德規(guī)范語境化32
- 4.3.2 具體道德境遇的權衡變通32-34
- 4.3.3 以不道德的動機、后果與品格因素考量懲戒力度34-39
- 第五章 教育懲戒中的關懷德性39-44
- 5.1 教育懲戒自身呼喚人文關懷39
- 5.2 教育懲戒與關懷的內在關聯(lián)39-40
- 5.3 關懷中主體間的互動關系40-44
- 5.3.1 互動前提40-41
- 5.3.2 目標:教學相長41-42
- 5.3.3 人文關懷的內容:全面的精神關懷能力42-44
- 第六章 現(xiàn)代教育懲戒的德性建構44-52
- 6.1 教育懲戒的德性建構44-49
- 6.1.1 懲戒動機的純良44
- 6.1.2 責任要求44-46
- 6.1.3 懲戒中的智慧46-47
- 6.1.4 重拾意義關懷47-49
- 6.2 現(xiàn)代教育懲戒的應然展望49-52
- 6.2.1 彰顯主體性49-50
- 6.2.2 趨于情感性50
- 6.2.3 回歸生活性50-52
- 結語52-53
- 參考文獻53-5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寇東亮;德性倫理研究的當代視野[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2 孫慶斌;勒維納斯與他者倫理學[J];北方論叢;2004年05期
3 賈中海;;正當與善——桑德爾對羅爾斯“正當優(yōu)先于善”的批判[J];北方論叢;2006年02期
4 池忠軍;趙紅燦;;善治的德性訴求[J];道德與文明;2007年02期
5 詹世友;;西方近代正當與善的分離及其倫理學后果[J];道德與文明;2007年06期
6 陳慶超;;德性的式微與回歸[J];道德與文明;2008年02期
7 陳澤環(huán);;多元視角中的德性倫理學[J];道德與文明;2008年03期
8 高國希;;德性的結構[J];道德與文明;2008年03期
9 童建軍;李萍;;德性論與規(guī)范論比較研究——目的與手段的視角[J];道德與文明;2009年03期
10 曠劍敏;袁懷宇;;自我與他者:教師的倫理責任與價值[J];道德與文明;2009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熊節(jié)春;善治的倫理分析[D];中南大學;2012年
2 吳曉蓉;法治實踐中的德性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德性倫理視域下的教育懲戒,,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31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43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