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國家主義及其道德后果
發(fā)布時間:2017-03-24 12:10
本文關鍵詞:教育中的國家主義及其道德后果,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以教育學的立場來看待國家主義,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是以國家主義引領教育理論和實踐時,其正當性和合理性的來源是什么。對它們結論的理解和借用將會影響到教育中無數(shù)參與者的真實生活,因而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但是,公開的教育論辯中很少有這方面的討論,導致即使有人對教育中的國家主義持質(zhì)疑態(tài)度,這些質(zhì)疑的聲音也逐漸被遮蔽或邊緣化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中的國家主義和國家認同并不能等同起來。國家認同除了是一種情感歸屬的天生價值和自然而然的現(xiàn)象以外,也是國民一種基于自由意志的選擇,只是個人自我認同之一,國家認同并沒有道德上較高的意涵。而國家主義則主張國家認同具有優(yōu)先性,是凌駕于自我認同之上的。所以當我在討論教育中的國家主義時,并沒有直接指涉國家認同,也并不排斥教育中具有培養(yǎng)學習者國家認同感的內(nèi)容。我只是提醒人們?nèi)リP注在教育中要求學習者們認同的國家到底是一個堅持怎樣的價值意識的國家。 在當下的中國教育中,國家主義的價值意識無疑處于支配地位。其支配性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體現(xiàn)在對國家地位的推崇和教育目的的制定下,國家的地位被認為是偉大的、崇高的、至高無上的,教育的目的就是為國家利益培養(yǎng)服務者;二是國家主義為各種教育活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提供了辯護的資源。這種國家主義認為國家的利益與所有國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國民的幸福生活必須建立在國家的繁榮昌盛之上。同時國家確實也掌握著大多數(shù)的優(yōu)質(zhì)資源,如果國民要想獲取這些資源來過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須與國家步調(diào)一致,按照國家的要求行事。近些年的國家主義呈現(xiàn)出了一個新的特點,那就是隨著國家經(jīng)濟實力的增長,國家越來越多的通過“經(jīng)濟成功”來為國家主義正名。這標志著國家主義宣傳越發(fā)具有靈活性和韌性,它不再僅僅利用國家權力讓國民接受,而是根據(jù)不同的社會現(xiàn)實來為其尋找適宜的合法性支撐。國家主義在教育中的宣傳手段同時也在變化之中。國家利用自上而下定制的宏偉國家理想的感召來獲取學習者的認同,并通過公開的獎賞和懲罰,來鼓勵國民采取國家期望的行為與阻止國家不期待的行為發(fā)生。國家試圖通過國家主義宣傳教育將學習者打造成符合其期待的國民,即國家利益的服務者。學習者在面對至高無上的國家時,選擇去做反抗者需要極大的勇氣也可能需要承擔相當大的風險,選擇去做國家理想的真誠追隨者和信仰者的熱情也難以一直保持。同時國家對“經(jīng)濟成功帶來國家正當性”的積極宣揚,深刻的影響了學習者們對“什么是好生活”的看法。因而,自由的學習者在這樣的國家主義的影響下,沒有經(jīng)過多少掙扎和思考,主動的選擇成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一種在現(xiàn)有國家中活的更加正確和務實的人,他們公開支持國家主義并將自己裝扮為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實質(zhì)上只是利用國家的蔭蔽來謀取自我利益。但是,以上的結論并不是說在國家主義的影響下,自由的學習者就一定會成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也不是說國家主義是學習者成為精致利己主義者的唯一原因。只是說在這種獨特的國家主義影響下,自由的學習者更容易成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或者說這種事情發(fā)生的概率更高。 進一步需要關注的是,成為精致利己主義者在道德上并不是值得贊揚的,制造精致利己主義者的教育也很難說是道德的教育和好教育,它縮小了教育的內(nèi)涵,使教育本應擁有的無限可能性限定在國家利益的框架之內(nèi)。由精致利己主義者筑就的國家也存在著走向極端民族主義的危險,并且它也難以回應世界主義的挑戰(zhàn)。世界主義可以看成是對國家主義的一種修正和超越,以它為指引的教育或許才是對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道德的教育的探索與追尋。
【關鍵詞】:學習者 國家 國家主義 利己主義者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41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20
- 一、選題緣由8-9
- 二、文獻綜述9-18
- 三、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18-20
- 第一章 國家主義、國家與學習者20-24
- 第一節(jié) 作為教育問題的國家主義20-21
- 第二節(jié) 國家主義背后的國家21-23
- 第三節(jié) 國家主義語境中的學習者23-24
- 第二章 教育中的國家主義及其價值意識24-31
- 第一節(jié) 國家主義在教育中的處境24-25
- 第二節(jié) 國家主義的價值意識25-27
- 第三節(jié) 國家主義的宣傳教育與國民再造27-31
- 第三章 自由的學習者如何面對至高無上的國家主義31-39
- 第一節(jié) 認同和信仰:學習者們以為他們在為國家的崛起而學習32-33
- 第二節(jié) 反抗和逃離:學習者們的勇氣與順從33-36
- 第三節(jié) 正確與務實:自由的學習者何以容易成為精致利己主義者36-39
- 第四章 教育中的國家主義及其道德后果39-43
- 第一節(jié) 成為精致利己主義者的學習者:合乎理性還是合乎道德39-40
- 第二節(jié) 制造精致利己主義者的教育:道德的抑或不道德的40-41
- 第三節(jié) 精致利己主義者筑就的國家: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之間41-43
- 結語43-44
- 參考文獻44-48
- 致謝4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雁;;美國教育:自由主義體制下的國家主義傾向[J];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吳式穎;拉夏洛泰及其《論國民教育》[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9年04期
3 金生,
本文編號:2655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65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