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慕課及其對精品課程建設的啟示
本文選題:慕課 + 網(wǎng)絡在線學習 ; 參考:《中國農(nóng)業(yè)教育》2014年03期
【摘要】:慕課(MOOC)在學習成本低、學習效率高、交互性強等方面受到了廣大學習者的青睞,逐漸成為終身學習的一種渠道。精品課程建設是高校教育與教學改革工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精品課程建設第二期工程——精品資源共享課正在建設過程中。慕課運行方式對我國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Abstract]:Moo) has become a kind of channel for lifelong learning because of its low learning cost, high learning efficiency, strong interaction and so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courses is an indispensable link i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second stag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courses-the sharing of high-quality resources-i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e operation mode of Mumo course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resource sharing course in our country.
【作者單位】: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
【分類號】:G4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黃如花;胡逸芳;;提升我國精品課程網(wǎng)站質(zhì)量的對策[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3年06期
2 高地;;MOOC熱的冷思考——國際上對MOOCs課程教學六大問題的審思[J];遠程教育雜志;2014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姜淑慧;;MOOCs與SPOCs:在線課程發(fā)展的不同路徑與共同問題[J];遠程教育雜志;2014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崇文;方亮;;交互功能在精品課程網(wǎng)站中的開發(fā)與實現(xiàn)[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2 胡德維;;新西蘭教育部長論個性化學習及其對教育的重要性[J];基礎教育參考;2006年10期
3 昌灝;;精品課程網(wǎng)絡平臺異步交互系統(tǒng)的優(yōu)化與應用[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4 約翰·丹尼爾爵士;丁興富;;大規(guī)模開放在線課程的發(fā)展前景——對由相關神話、悖論和可能性所引發(fā)困惑的深層思考[J];開放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5 王左利;;MOOC:高等教育國際化加速 訪教育部科技發(fā)展中心主任李志民[J];中國教育網(wǎng)絡;2013年04期
6 王欣;陳錫寶;;我國精品課程評審工作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年20期
7 司莉;陳歡歡;;國內(nèi)外知識地圖研究進展[J];圖書館雜志;2008年08期
8 樊文強;;基于關聯(lián)主義的大規(guī)模網(wǎng)絡開放課程(MOOC)及其學習支持[J];遠程教育雜志;2012年03期
9 馬鳳霞;張展;;精品課程網(wǎng)絡管理與開發(fā)平臺建設[J];中國成人教育;2007年20期
10 王佑鎂;;高校精品課程網(wǎng)絡資源教學有效性的缺失與對策[J];中國電化教育;2010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祥芝;;精品課程制作的幾點想法[J];天津職業(yè)院校聯(lián)合學報;2009年01期
2 ;教育部公布質(zhì)量工程項目2009年秋季精品課程師資培訓計劃[J];中國大學教學;2009年09期
3 黃洪;;新時期高校教育技術學專業(yè)精品課程的建設[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年24期
4 周昱杉;;淺論精品課程課堂教學錄像拍攝制作[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年24期
5 焦建利;賈義敏;;國際開放教育資源典型案例:一個研究計劃[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1年01期
6 熊丙奇;;從“外教”視頻紅火看中國教育的“軟肋”[J];生活教育;2011年01期
7 周崇明;外語網(wǎng)絡教學平臺與網(wǎng)絡精品課程建設[J];外語電化教學;2004年02期
8 吳敏;精品課程評價指標體系的定量研究[J];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9 潘巧明,蔣黎紅;《多媒體技術》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麗水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10 季月麗;馬如宇;;績效技術對精品課程網(wǎng)絡建設的啟示[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梁好翠;;高校精品課程網(wǎng)站使用情況的調(diào)查與分析[A];廣西計算機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張小玉;周麗;;精品課程建設中教學方式的改革與探索[A];第二屆湖北省力學學會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高福蓮;馬全祥;蔡新華;路軍秀;袁向山;楊杰;張桂娥;;精品課程對教師的要求和培養(yǎng)[A];2008年中國解剖學會第十一屆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王韜;;Web在線測試系統(tǒng)的難點技術和人性化改進[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胡鄧;張曉京;文書鋒;;開設心理健康通識課,切實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zhì)[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論文集[C];2009年
6 張銓;葉洪炳;潘娟;;網(wǎng)絡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現(xiàn)狀及對策[A];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何偉東;;我的學習故事[A];教育技術:信息化階段新發(fā)展的研究[C];2007年
8 劉文;;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教學團隊的建設[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山東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張會杰;精品課程網(wǎng)上資源如何讓學生受益[N];中國教育報;2008年
2 臨沂師范學院 徐玉如;構(gòu)建精品課程動態(tài)教學模式[N];中國教育報;2008年
3 李? 張春玲 侯美蓉;暑假補課熱度不減[N];晉中日報;2010年
4 本報通訊員 石萍;千錘百煉出精品[N];光明日報;2006年
5 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 劉雍潛;不斷擴大的數(shù)字化資源建設[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6年
6 中央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教授 郭英劍;“精品課程”能否轉(zhuǎn)化為“網(wǎng)絡公開課”[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11年
7 記者 豐捷;151門國家精品課程網(wǎng)上開放[N];光明日報;2004年
8 張璇;房山區(qū)1368堂精品課程惠及居民20萬[N];北京社區(qū)報;2010年
9 宋曉夢;遠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發(fā)揮重大作用[N];光明日報;2006年
10 記者 張繭 實習生 胡蓮;“八大工程”夯實教育根基[N];湖南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仕品;適應性學習支持系統(tǒng)的學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新月;混合式學習模式實施效果的實證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2 曹雪嬌;增強精品課程示范性的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王建華;國家精品課程學習支持服務系統(tǒng)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對策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3年
4 欒紹山;中職精品課程設計與開發(fā)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5 邱祖建;基于web頁《大學體育》精品課程網(wǎng)絡部分的設計與開發(fā)[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6 王艷梅;精品課程的網(wǎng)絡資源建設研究與實踐[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7 趙敏;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精品課程網(wǎng)絡平臺建設研究[D];大理學院;2013年
8 高原;績效技術在精品課程效果評價中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9 安榮;基于精品課程建設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互動教學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年
10 張朋輝;《現(xiàn)代教育技術》精品課程比較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0278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027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