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教學論文 >

礦產(chǎn)形成、勘查與開發(f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思路與進展

發(fā)布時間:2018-04-23 09:31

  本文選題:實驗教學 + 礦產(chǎn)資源 ; 參考:《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年09期


【摘要】:由于礦產(chǎn)形成環(huán)境復雜、范圍廣闊和時間漫長,且深埋地下,無法直接觀察和描述,因此給學生理論學習和工程實踐帶來很大的困難。介紹了運用虛擬仿真技術,構建"礦產(chǎn)形成、勘查與開發(fā)虛擬仿真實驗中心"的建設目的、思路和主要平臺特點。從教學實踐看,該實驗的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對幫助學生理解礦產(chǎn)形成環(huán)境、機制和規(guī)律等理論知識,掌握勘查開發(fā)工程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有重要作用。
[Abstract]:It is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study theory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because of complex environment, wide range and long time, and deep underground, which can not be observed and described direc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purpose, train of thought and main platform characteristics of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Center for Mineral formatio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y using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From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e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project of this experiment can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he environment, mechanism and law of mineral formation, and master the basic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students' cognitive ability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分類號】:P61-4;TP391.9-4;G4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趙士濱;虛擬現(xiàn)實技術進入高校教學的研究與實現(xiàn)[J];電化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2 李軍,莊大方;地學數(shù)據(jù)集成的理論基礎與集成體系[J];地理科學進展;2001年02期

3 呂新彪,王華,馬長玲;地質工程教育改革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地質科技管理;1999年06期

4 劉建朝,薛春紀;實踐教學是保證地學教育質量的關鍵[J];中國地質教育;2004年01期

5 于靜洋;蔡坤;;虛擬現(xiàn)實技術及其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化;2006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升蓮;;《礦物學》的數(shù)字化教學研究[J];安徽地質;2004年04期

2 梁春利;謝迎春;梁俊;董玉森;;砂巖型鈾礦遙感航測信息集成模型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23期

3 朱占永;郭偉志;張海力;;海河流域土地利用變化圖譜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14期

4 王清;論信息技術對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的支持[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5 馬駿馳;趙文東;;基于GIS組件的地下管線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辦公自動化;2009年08期

6 呂閏生;張子戌;胡斌;;“理—實”一體化實踐教學模式改革與創(chuàng)新——以“瓦斯地質學”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為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年04期

7 王育紅;;空間數(shù)據(jù)集成及沖突消解方法綜述[J];測繪科學;2011年02期

8 孔春芳;李紹虎;徐凱;吳沖龍;;土地信息系統(tǒng)教學實習課程研究[J];測繪通報;2006年04期

9 劉志強,張迪崢,孫雁;Internet環(huán)境下多源地理數(shù)據(jù)集成的方法與實現(xiàn)[J];城市勘測;2005年03期

10 周彩根;虛擬現(xiàn)實技術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華;姚光慶;李江風;焦養(yǎng)泉;解習農;郭秀蓉;蘭廷澤;;高效創(chuàng)辦資源類新專業(yè)的途徑探討與實例分析[A];改革開放與地質教育的科學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劉志強;孫雁;;Internet環(huán)境下多源地理數(shù)據(jù)集成的方法與實現(xiàn)[A];中國地理信息系統(tǒng)協(xié)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韓冰;地學G~4I系統(tǒng)中數(shù)據(jù)集成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葉綠;虛擬教育環(huán)境中虛擬人(角色)技術的研究與應用[D];浙江大學;2005年

3 許輝熙;空間信息技術在水電開發(fā)工程預可研中的決策支持[D];成都理工大學;2008年

4 姜小俊;海底淺層聲學探測空間數(shù)據(jù)集成與融合模型及GIS表達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景芳;山西省地勘局科技人才開發(fā)途徑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2 吳占凱;基于X3D的虛擬現(xiàn)實技術在有機化學微觀領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3 宋燁;基于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電視技術課程開發(fā)與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海青;基于WebGIS的湖泊水質模擬系統(tǒng)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瞿煒娜;基于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虛擬實驗室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大慶石油學院;2003年

6 陳艷蓮;基于桌面VR技術的初中《科學》Web課件設計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孫雁;Internet環(huán)境下多源地理數(shù)據(jù)集成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8 任偉;船舶電站柴油發(fā)電機組自整定PID控制與虛擬仿真[D];上海海事大學;2004年

9 朱朝暉;虛擬教育環(huán)境中的合成人物及其情緒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10 施松新;基于GIS的數(shù)字流域系統(tǒng)集成關鍵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宋關福,鐘耳順,劉紀遠,肖樂斌;多源空間數(shù)據(jù)無縫集成研究[J];地理科學進展;2000年02期

2 李軍,費川云;地球空間數(shù)據(jù)集成研究概況[J];地理科學進展;2000年03期

3 李軍,周成虎;地球空間數(shù)據(jù)元數(shù)據(jù)標準初探[J];地理科學進展;1998年04期

4 張健挺;地理信息網(wǎng)絡共享的研究和應用進展[J];地理科學進展;1998年04期

5 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透視──理論與方法[J];地理學報;1995年S1期

6 陳述彭,何建邦,承繼成;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基礎研究——地球信息科學[J];地球信息;1997年03期

7 李軍,周成虎;地球空間數(shù)據(jù)集成多尺度問題基礎研究[J];地球科學進展;2000年01期

8 趙澤宇,王利明,張計龍,張成洪,宓奰;復旦大學虛擬校園平臺設計與實現(xiàn)[J];教育信息化;2003年12期

9 李軍,劉高煥,遲耀斌,朱重光;大型遙感圖像處理系統(tǒng)中集成數(shù)據(jù)庫設計及應用[J];遙感學報;2001年01期

,

本文編號:179138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79138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2f2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