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教學法
本文關鍵詞:論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教學法 出處:《才智》2014年3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理論淵源 發(fā)展過程 基本內容 影響與評價
【摘要】:陶行知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對中國教育界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教學思想更是流傳千古,經久不衰。采用歷史法和文獻法對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教學法進行研究,在對其理論淵源、發(fā)展過程和基本內容的描述中,得出"教學做合一"教學法對中國教學法的影響,實踐了杜威"做中學"的理念,為中國教學法帶來的新的發(fā)展空間,溝通教育與生活的基本意義,強調培養(yǎng)一種生活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 哈爾濱師范大學;
【分類號】:G424
【正文快照】: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縣人,原名文浚,后由于推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于是改名為“知行”,畢業(yè)于金陵大學。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zhàn)士。曾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務主任,先后創(chuàng)辦了曉莊學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學團等。1914年從金陵大學畢業(yè)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海平;鄧銀城;;新時期我國農村教育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02期
2 金維才;;觀念變革:從教師素質觀到教師質量觀[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3 段兆兵;王守恒;;教師專業(yè)標準:理念、構成與建設[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4 閆春梅;;教育關注兒童可能生活[J];保定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5 劉雙香;;大學生社會實踐課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年08期
6 趙淑華;;論高職院校實施創(chuàng)新能力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徑[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年05期
7 王乃華;劉亞蓮;;中學語文教學中陶行之生活教育理論的運用[J];才智;2009年10期
8 陳禮輝;;巧用“三十六計”激活語文課堂[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年07期
9 許靜;;從陶行知理論看如何指導當代學生有效學習[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10 吳立保;日本私立學前教育的發(fā)展特點及其啟示[J];昌吉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劉丹;;關于職業(yè)教育重新定位的思考[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2 梁丹;王春娜;趙建莊;賈臨芳;王占英;吳昆明;;高等農業(yè)教育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作用[A];都市型高等農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論文專輯[C];2007年
3 張建瓊;;陶行知抗戰(zhàn)時期的四川教育實踐摭探[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童富勇;;鄉(xiāng)村教育運動與曉莊師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謝長法;;留美學生與杜威來華[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學教育、教會教育等)[C];2009年
6 何曉夏;;繼承和發(fā)揚“學做人”的傳統(tǒng)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李錦群;;嚴能生優(yōu) 愛能奏效——淺談我的班主任工作之路[A];廣西新時期班主任工作論壇論文集[C];2008年
8 王依;;行知實驗校校園文化建設問題初探——以福建省行知實驗校為例[A];福建省行知實驗校校長論壇論文集[C];2012年
9 林秀娟;;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中的應用[A];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第三期會員培訓學習論文匯編[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楊道麟;美學視野下的語文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韓國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楊文海;壬戌學制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6 呂紅日;教師“知識分子”角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尹偉;道德量化評價的反思與超越[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隋寧;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結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陳光春;制度生成與實踐失范[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10 劉毅瑋;西方心理學的傳入與中國近現代心理學科的發(fā)展[D];河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微微;高校旅游專業(yè)實施環(huán)境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英會;幼兒園新教師教學能力狀況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賈玉霞;利用鄉(xiāng)土資源優(yōu)化初中美術教學的實踐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徐曉旭;陶行知德育思想及其對當代大學生德育工作的啟示[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5 趙麗;民國時期的安徽留學生[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周志平;重塑“師魂”[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夢亞;對話教學在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模塊中的應用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桂宏;促進幼兒社會觀點采擇能力發(fā)展的行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韓葒芳;我國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yǎng)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王海燕;農村基礎教育城市價值取向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改華;;“教學做合一”是素質教育的“助推器”[J];科學教育;2004年01期
2 鄭秀萍;;中職課堂教學“教學做合一”思想的實踐與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S1期
3 肖淵;;“教學做合一”教學觀指導下的高職教學法[J];中國電力教育;2008年15期
4 唐冬生;;高職教師隊伍建設在“教學做合一”模式下的實踐與思考[J];繼續(xù)教育;2009年01期
5 蔡計龍;左文靜;;運用“教學做合一”理論提高技能訓練效果[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年08期
6 畢明生;;高職“教學做合一”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yè);2009年14期
7 路百秀;崔鋒杰;王民江;;教學做合一 構建中職專業(yè)課教學模式[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年08期
8 俞國;;論“教學做合一”思想對高職院校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意義[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9 沈萍;萬旭成;;構建“教學做合一”的過程信息評價系統(tǒng)[J];浙江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10 張晶;徐金壽;;論高職教學中的“教學做合一”[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珊妮;;“教學做合一”讓物理教學大放光彩[A];福建省行知實驗校校長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任俊德;;以陶為師教學做合一[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88年
3 黃穎;;融“教學做合一”于分析化學教學[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4 屠棠;;關于“教學做合一”的哲學思考[A];陶行知教育思想與基礎教育改革——第七期全國陶行知研究骨干培訓班報告集[C];2002年
5 裘生馬;;堅持“教學做合一” 發(fā)展科技特色[A];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30周年慶祝大會論文集[C];2010年
6 鄭燕雄;;運用“教學做合一”原理,構建“自主—創(chuàng)新”發(fā)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模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7 胡阿生;;踐行“教學做合一”的有效途徑——項目學習[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8 陳艷燕;;淺談“教學做合一”教學思想在中學數學課堂中的作用[A];2014年8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9 熊偉;;教學做合一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10 莊誠敏;;淺談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論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A];福建省行知實驗校校長論壇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濟源市第六中學 馬治國;“教學做合一”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嘗試[N];學知報;2010年
2 王淑蓮 浙江省麗水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教學做合一”聯(lián)結師范院校與鄉(xiāng)村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9年
3 王再發(fā);新時代行知精神的踐行者[N];消費日報;2008年
4 泰興市第一高級中學 劉婷婷;基于“教學做合一”理念打造信息技術高效課[N];江蘇教育報;2014年
5 南通市鶴濤小學 王亞琴;小學低年級語文游戲教學初探[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5年
6 王麗英;蹈厲行知路 創(chuàng)新譜華章[N];中國教育報;2014年
7 記者 吳晶 劉奕湛;不唯學歷憑能力,中職高職路更寬[N];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
8 本報記者 翟晉玉;在“做”中“教”與“學”[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9 溫維健;職業(yè)教育不唯學歷憑能力[N];中國紡織報;2014年
10 何應林;“半工半讀”的理論基礎[N];中國教育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修鏡蕭;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2 林興寶;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3317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33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