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學設計方案診斷的網絡個性化培訓模式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教學設計方案診斷的網絡個性化培訓模式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個性化培訓 網絡培訓 教師培訓模式 教學設計方案診斷
【摘要】: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而培訓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方式。網絡培訓因其時空靈活性,日漸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然而,目前的網絡培訓大都脫離實際工作情境,忽視教師的經驗基礎,缺乏針對性,難以滿足教師的個性化需求。該文構建了基于教學設計方案診斷的網絡個性化培訓模式,該模式包含對象分析、個性化診斷、個性化推薦和個性化評價四個階段,能夠緊密結合教師的工作情境。初步實踐表明,基于教學設計方案診斷的網絡個性化培訓模式能夠提高教師的培訓效果及參與積極性。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
【關鍵詞】: 個性化培訓 網絡培訓 教師培訓模式 教學設計方案診斷
【基金】: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高校教師信息素養(yǎng)現(xiàn)狀與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框架的研究”(課題編號:DCA090320)研究成果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一、問題提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而培訓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方式。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借助技術工具支持教師發(fā)展越來越重要。網絡培訓因其時空靈活性,日漸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但是教師發(fā)展有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的教師有著不同的心理能力特征,其所具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金彥紅;郭紹青;;基于網絡的分級分層混合式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0年11期
2 祝智庭,黎加厚;走向中國教育改革實踐的英特爾未來教育[J];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3 余勝泉;楊現(xiàn)民;程罡;;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中的學習資源設計與共享——“學習元”的理念與結構[J];開放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4 顧小清;祝智庭;;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實現(xiàn)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05年03期
5 秦丹;武麗志;;信息化背景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基于技術應用的視角[J];中國電化教育;2013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圣濤;從因特爾未來教育看互聯(lián)網對教育觀念的影響[J];安順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綜合版);2005年03期
2 曹艷榮;;走出教師培訓中課堂教學的困境——課例研究在CEA混成學習教師培訓模式中的運用[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3 楊建紅;王立新;;新課改理念下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教師培訓的實踐探索[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4 王小艷;;Intel未來教育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啟示[J];才智;2011年27期
5 任遠;李爽;;運用馬克思主義關于“活動”的哲學思想探討大學英語教師專業(yè)化培養(yǎng)[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6 劉曉年;;情境學習理論應用研究[J];成都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7 彭茂輝;李周航;崔璨;;名校與薄弱學校教育資源聯(lián)動項目管理策略探討[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年01期
8 付海東;;泛在學習網絡環(huán)境中的技術支持[J];長春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9 邱相彬;;探究教師培訓新模式:“英特爾未來教育”[J];成人教育;2006年10期
10 宋寶瑜;;農村遠程職業(yè)技術教育新視角探究[J];成人教育;2008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潔;移動技術支持的大學英語混合式聽說教學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彭兵;基于學習對象的教學設計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鐘志賢;面向知識時代的教學設計框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顧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張振新;小學高年級學生數(shù)學復雜問題解決的認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鄭葳;教育心理學重構[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吳曉義;“情境—達標”式職業(yè)能力開發(fā)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金建生;中小學教師領導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武荷嵐;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物理學與教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吳永和;學習資源服務生態(tài)環(huán)境構建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名麗;基于信息技術的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個案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劉曉麗;知識管理視角下Web2.0技術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陳直;信息技術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雷紹南;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下的非結構化網絡學習資源共享機制[D];河南大學;2011年
5 王毅;基于混合式學習的研究與實踐[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6 曹蕻;基于情境認知與學習理論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7 沈國金;農村學校信息科技教師網絡研修的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楊婷;基于課堂實錄及其分析法的網絡研修模式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孫宏靜;Intel~(?)未來教育模式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整合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焦金金;常態(tài)教學中微項目的設計與應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開城;對我國教育技術研究領域發(fā)展現(xiàn)狀的反思[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2 李克東,趙建華;混合學習的原理與應用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3 趙健;郭紹青;;設計專題學習網站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4 黎加厚;從課件到積件:我國學校課堂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新發(fā)展(中)[J];電化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5 謝安邦;論師范教育的特性[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4年02期
6 徐光yP ,史元春 ,謝偉凱;普適計算[J];計算機學報;2003年09期
7 鐘啟泉;教師“專業(yè)化”:理念、制度、課題[J];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8 郭秀艷;內隱學習和緘默知識[J];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9 顧泠沅,王潔;教師在教育行動中成長——以課例為載體的教師教育模式研究(上)[J];課程.教材.教法;2003年01期
10 焦建利;汪曉東;秦丹;;技術支持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國文獻綜述[J];遠程教育雜志;2009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亞青;;基于網絡的教師培訓策略的探索[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7年04期
2 朱祥平;;談對多元化教師培訓模式的再認識[J];教育與職業(yè);2006年17期
3 郭紹青;樊敏生;;利用網絡學習社區(qū)構建城鄉(xiāng)互動教師培養(yǎng)新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09年09期
4 滕飛;;網絡培訓的“有效”與“失效”[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5 常維國;秦攀博;;小學教師在職非學歷培訓模式的探討[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7年02期
6 金彥紅;郭紹青;;基于網絡的分級分層混合式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0年11期
7 郭紹青;金彥紅;;基于網絡的分級分層混合式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研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1年01期
8 萬永剛;培訓成本低 時效性強 互動方便 網絡培訓初見端倪——談談E-Training培訓[J];現(xiàn)代家電;2004年16期
9 任婷,胡華秀;論基于網絡的教師培訓體系的建構[J];當代教育論壇;2005年19期
10 瞿德鋒;;網絡培訓:提高新農村教師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J];現(xiàn)代教學;2010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改革教師培訓模式 提高教師培訓效益[A];河北省教育廳教師繼續(xù)教育與教師培養(yǎng)模式改革研討會暨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2010年年會交流材料匯編[C];2010年
2 劉薩;;網絡培訓中教師學習初始動機研究——以教育部-微軟攜手助學創(chuàng)新教師項目百縣工程培訓課程為例[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探索教師培訓模式 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A];河北省教育廳教師繼續(xù)教育與教師培養(yǎng)模式改革研討會暨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2010年年會交流材料匯編[C];2010年
4 王凌詩;;北京教育學院小學科學教師培訓研究與實踐[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徐萍;;構建基于網絡的教師繼續(xù)教育校本培訓模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6 李同泉;;煙草行業(yè)網絡遠程培訓的實踐與思考[A];河南省煙草學會2008年學術交流獲獎論文集(下)[C];2008年
7 徐萍;;構建基于網絡的教師繼續(xù)教育校本培訓模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8 ;感悟教師遠程培訓帶來的變化[A];河北省教育廳教師繼續(xù)教育與教師培養(yǎng)模式改革研討會暨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2010年年會交流材料匯編[C];2010年
9 趙勇;;教育培訓發(fā)展的作用及前景[A];優(yōu)秀學術論文選[C];2003年
10 蔣榮猛;李興旺;陳志海;徐艷利;盧聯(lián)合;肖鋒;;北京地區(qū)傳染病臨床應答模式調查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一屆全國公共衛(wèi)生學術會議暨第四屆中國現(xiàn)場流行病學培訓項目匯編[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李國政;扎實開展網絡培訓 推進干部教育培訓改革創(chuàng)新[N];中國工商報;2010年
2 小石;網絡培訓國內外廠商有一拼[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3 王琳;浙江公司網絡培訓系統(tǒng)正式運行[N];國家電網報;2010年
4 張文華;網絡培訓,培訓教師的首選[N];中國教師報;2007年
5 鄭甘培;利用網絡大規(guī)模培訓干部[N];解放軍報;2008年
6 秦宇;解讀網絡培訓運營模式[N];計算機世界;2003年
7 本報記者 李獻;網絡培訓繼續(xù)升溫[N];計算機世界;2002年
8 本報記者 方正;網絡培訓展新姿[N];網絡世界;2002年
9 本報記者 冰川;D-link:演繹網絡培訓新篇章[N];計算機世界;2003年
10 通訊員 宮曉明;市中區(qū)啟動教師網絡培訓[N];濟寧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袁彬;試論語文教師教育的當代轉型[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2 李銀玲;教師遠程培訓中在線干預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曉霞;網上研修與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發(fā)展[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祥;在職教師網絡培訓中的組織、內容、評價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3 羅超;基于教育問題解決的教師培訓模式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牛海娜;基于服務導向的混合式教師培訓模式設計與應用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2年
5 周潔;基于微課程的體驗式教師培訓模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6 韓琳;陜西省農村高中英語教師培訓模式研究[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3年
7 殷譯菲;汕尾檢驗檢疫局網絡培訓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暨南大學;2012年
8 王建杰;石河子市班主任網絡培訓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3年
9 肖瀟;網絡培訓教育系統(tǒng)接受行為與使用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D];重慶大學;2011年
10 費寶莉;面向農村教師的網絡培訓平臺的設計與開發(fā)[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087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10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