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法國教育史研究——以法國教育史服務處、《教育史》雜志為核心的考察
本文關(guān)鍵詞: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法國教育史研究——以法國教育史服務處、《教育史》雜志為核心的考察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世紀年代以來 法國教育史服務處 《教育史》 教育史研究
【摘要】:20世紀70年代,法國專門的教育史研究機構(gòu)———"法國教育史服務處"成立并出版發(fā)行了專業(yè)期刊《教育史》,穩(wěn)定了教育史研究的隊伍,鞏固了法國教育史領(lǐng)域的研究,標志著法國教育史學術(shù)地位的成熟。本文通過梳理"法國教育史服務處"成立以來開展的研究和服務活動,并分析《教育史》雜志從1978年至2004年發(fā)表的文章,揭示出20世紀70年代以來法國教育史研究呈現(xiàn)出重視學科史研究、重視史料和檔案建設、教育史研究隊伍多元化等特點。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關(guān)鍵詞】: 世紀年代以來 法國教育史服務處 《教育史》 教育史研究
【基金】:北京師范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
【分類號】:G556.5
【正文快照】: 法國的歷史研究一直引領(lǐng)著西方史學發(fā)展的前沿,教育史研究也深受歷史學發(fā)展的影響。從戈萊(R.Goulet)于1517年出版第一部研究巴黎大學發(fā)展史的小冊子,作為法國教育史研究的開端至今,已經(jīng)走過了5個世紀。20世紀70年代之前,教育史研究的成績主要體現(xiàn)在杰出學者出版的教育史類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姚蒙;法國當代史學主流及其演進(續(xù)完)[J];世界歷史;1986年06期
2 周采;;當代西方教育史學的發(fā)展[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3 申國昌;周洪宇;;法國教育史學發(fā)展歷程的回顧與梳理[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8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成憲,章小謙;關(guān)于教育史學評論的理論思考[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1期
2 鄧明言;西方教育史方法論五題[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3期
3 周洪宇;申國昌;;新世紀中國教育史學的發(fā)展趨勢[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3期
4 胡志堅;論心理史學取向的中國教育史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2期
5 周洪宇;;對教育史學若干基本問題的看法[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01期
6 鄔春芹;周采;;20世紀中期以來法國教育史學發(fā)展初探[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01期
7 談儒強;;論教育史學評論的尺度[J];教育評論;2009年01期
8 申國昌;周洪宇;;全球化視野下的教育史學新走向[J];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9 周洪宇;申國昌;;教育活動史:視野下移的學術(shù)實踐[J];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10 朱紅梅;;關(guān)于教育史學評論標準的思考[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10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胡志堅;自我統(tǒng)攝下的心理與行為[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2 郭婭;元教育史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侯姝慧;20世紀新故事文體的演變及其特征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4 袁媛;熱鬧而寂寞的鄉(xiāng)村教化[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武翠紅;傳統(tǒng)與變革:英國教育史學歷史演變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6 姚玉香;教育理論本土創(chuàng)生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7 鄔春芹;美國城市教育史學發(fā)展歷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8 劉紅;近代中國留學生教育翻澤研究(1895~1937)[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林利勝;新中國高校擴張的歷史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2 尹秀芳;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性主義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春梅;西方民族主義教育思想研究:流變及省察[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4 歐陽御賢;1949-1956年武漢掃盲運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陳潔;近代中國學位制度探析[D];湘潭大學;2008年
6 何蓉;論康德教育理論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范陽陽;布羅代爾歷史跨學科研究實踐述論[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景德祥;聯(lián)邦德國社會史學派與文化史學派的爭議——20世紀末聯(lián)邦德國史學流派爭議[J];史學理論研究;2005年03期
2 賀五一;;冷戰(zhàn)后世界歷史寫作的新趨勢——格奧爾格·伊格爾斯在南京大學講學[J];史學理論研究;2008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達;;全國教育史研究會會議述評[J];中國教育學刊;1980年01期
2 周洪宇;;教育史研究改革管抒[J];教育評論;1991年02期
3 ;中國教育史學科結(jié)構(gòu)方式的歷史探究[J];職教探索與研究;2008年02期
4 薛東;注重把握地方教育發(fā)展的特點與規(guī)律——讀王豫生主編《福建教育史》[J];東南學術(shù);2005年03期
5 楊偉玉;;淺談內(nèi)容分析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年11期
6 高時良;;三個面向與中國教育史研究[J];現(xiàn)代教育論叢;1986年03期
7 劉欽騰;;近10年我國教育史學科反思性研究述評[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9年03期
8 談儒強;;教育史學評論的客觀基礎與評價標準[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9 周采;;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教育史研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10 張斌賢;劉傳德;;美國教育史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J];教育評論;198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閻國華;;關(guān)于“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的幾點思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2 施克燦;;中國教育史研究中的考證問題[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3 許建美;;布里克曼教育史學觀述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4 江銘;;教育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5 陳桂生;;略論中國教育史研究中的“以今度古”現(xiàn)象[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6 李愛萍;;西方教育史研究模式演變初探[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7 王文寶;;中央教科所教育史研究室20年回顧與思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許國春;;對近年中國教育史研究之研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9 施國恩;;日本的教育史研究組織及其新動向[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葉哲銘;;區(qū)域研究在中國教育史研究中的意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孔熾;關(guān)于教育史研究的價值問題[N];光明日報;2005年
2 顧佳怡 記者 雙生;《南京教育史》舉行首發(fā)式[N];南京日報;2007年
3 何東昌;為共和國教育史研究奠基[N];中國教育報;2003年
4 王晨;隱藏在詞條下的知識演進:百科全書中的前沿研究[N];中華讀書報;2006年
5 金林祥邋董美英;歷史在對話中流淌[N];中華讀書報;2007年
6 ;傳承歷史文明 創(chuàng)建教育名城[N];南京日報;2007年
7 焦蓉;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一百年盡管[N];中國教育報;2004年
8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石中英;被長期輕描淡寫的一種智慧[N];中國教育報;2007年
9 陳潔;楊憲益:教育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N];中華讀書報;2007年
10 李雪林;百年老校,,生命力何在?[N];文匯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珍;近代上海同鄉(xiāng)組織與移民教育研究(1843-1949)[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周驚濤;海洋史視野下明清閩臺區(qū)域的教育發(fā)展與社會變遷[D];廈門大學;2008年
3 郭婭;元教育史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4 司洪昌;嵌入村莊的學校[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袁媛;熱鬧而寂寞的鄉(xiāng)村教化[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周寧;地緣與學緣:一九二○年代的安徽教育界(1920-1926)[D];復旦大學;2007年
7 張小坡;清代江南公共教育資源籌措配置的歷史地理學分析(1644-1911年)[D];復旦大學;2008年
8 王強;理想與現(xiàn)實:美國農(nóng)村普及教育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9 王小丁;中美教育關(guān)系研究(1840-1927)[D];河北大學;2007年
10 武翠紅;傳統(tǒng)與變革:英國教育史學歷史演變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麗霞;2000年以來教育史研究的主要進展[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2 鄭娟娟;論近代教會教育在安徽的發(fā)展[D];安徽大學;2007年
3 宋臻垠;兩漢時期西南地區(qū)的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4 談曉奇;克雷明教育生態(tài)學理論述評[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劉強;1927-1937年安徽教師群體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6 黨寧;孟祿教育史學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7 白一淼;我國早期醫(yī)學電化教育史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8 周輝;莊澤宣“新教育中國化”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丁娟;二戰(zhàn)后美國農(nóng)村學生輟學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沈秋紅;明清私塾管理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0957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095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