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貧困生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
本文關鍵詞:高校貧困生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高校貧困生 心理問題 對策研究 心理咨詢與治療 貧困大學生 弱勢群體 自卑心理 主觀因素 經(jīng)濟困難 自我封閉
【摘要】:高校貧困生作為高校中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存在諸多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的成因也是多種多樣的,既有外界環(huán)境的客觀因素,也有貧困生自身的主觀因素。但是,這些心理問題并不是無法解決的,借助于經(jīng)濟、社會工作和心理咨詢與治療三個方面的援助,可以有效地緩解甚至消除貧困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實現(xiàn)其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
【關鍵詞】: 高校貧困生 心理問題 對策研究 心理咨詢與治療 貧困大學生 弱勢群體 自卑心理 主觀因素 經(jīng)濟困難 自我封閉
【分類號】:G441
【正文快照】: 一、高校貧困生心理問題的表現(xiàn)由于經(jīng)濟困擾,部分高校貧困生在思想和心理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壓力,存在著諸多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紛繁復雜、相互交錯,有些甚至互為因果,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強烈的依賴心理形成畸形的人格特征近幾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黎;音樂教學中歌唱心理因素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2 劉列斌;大腦記憶規(guī)律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胡安琦;論體育教學中的思維[J];安徽體育科技;1998年01期
4 胡安琦;體育教學中運用想象訓練初探[J];安徽體育科技;1999年04期
5 朱琳;智力與創(chuàng)造力關系探究[J];畢節(ji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2期
6 張建勇;;大學生心態(tài)的研究進展[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7 查春華;謝黎紅;張夏榕;;對健美操創(chuàng)編者能力要素構(gòu)成的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8 符明秋;龔高昌;;積極情緒及情緒有益感知對運動競賽影響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11期
9 符臻;“芙蓉姐姐”為何能在網(wǎng)上走紅[J];編輯之友;2005年05期
10 朱國文,蔣關軍;我國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麗麗;;腦科學、思維科學對珠心算的詮釋[A];紀念程大位逝世四百周年國際珠算心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長吉;教學價值觀念透視與反省[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秦啟文;企業(yè)理念的理性反思與實證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李永瑞;不同注意類型高水平運動員注意瞬脫及注意能力特征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1年
4 劉電芝;小學兒童數(shù)學學習策略的發(fā)展與加工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宋其爭;大學生未來時間洞察力的理論和實證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李良炎;基于詞聯(lián)接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及其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7 劉瑞光;短時距標量計時模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楊廣軍;高中物理教材設計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9 孫其華;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與學校道德教育改革[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10 張芳;局級領導者群體整體效能的心理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晶;幼兒園親師溝通狀況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2 梁宇頌;大學生成就目標、歸因方式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3 程么娥;影響我國城鎮(zhèn)居民大眾體育需求的社會心理因素分析與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4 張建軍;基于區(qū)域灰度變化率的圖像邊界檢測[D];云南師范大學;2000年
5 戴斌榮;刺激材料的呈現(xiàn)方式對兒童青少年分類活動影響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6 楊朝華;中學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滯后的成因及對策[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余文武;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失誤的思考[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8 杜國君;問題型中學生德育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9 史慧穎;普通中學班主任隱含知識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洪顯利;組塊構(gòu)建記憶策略訓練,,提高高一學生英語詞匯學習質(zhì)量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家興;體操訓練中應注意的幾個心理學問題[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80年02期
2 楊清;;心理學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3 錢玉凱;;如何確定第二次試舉重量?——運用“多數(shù)法則”的初步探索[J];中國體育科技;1981年27期
4 ;簡訊六則[J];國外社會科學;1982年04期
5 翁培榮;;對籃球運動中“注意”問題的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1982年14期
6 盧明蔚;;雙杠后空翻為什么會脫手過早[J];山東體育科技;1982年02期
7 翁培榮;;如何培養(yǎng)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良好的注意品質(zhì)[J];體育科研;1982年04期
8 E.巴任 ,常文;心理健康的社會心理問題[J];國外社會科學;1983年09期
9 A.阿里莫夫 ,常文;生態(tài)的社會心理問題[J];國外社會科學;1983年12期
10 柴文袖;略論我國古代兵家謀士的戰(zhàn)術心理思想[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8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靳耀英;賀春;;染色體異常患者的心理障礙初探[A];’96全國優(yōu)生科學大會大會學術講演與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6年
2 吳曉玲;張冀蒙;;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健康與生存質(zhì)量的探討[A];第六屆中日護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中文版)[C];1999年
3 范木英;龍惠珍;蔣萬冰;;怎樣提高靜脈留置針的技術操作水平[A];全國靜脈輸液講習班暨研討會論文匯編[C];1999年
4 戚德山;;大學英語教學心理學的兩個方面[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5 項光勤;;青少年性生理與性心理問題的基本特征及其防治[A];江蘇省第二次性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6 趙炳強;王國榮;;道路線形設計中的心理因素分析[A];第三屆全國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7年
7 張嘉瑋;蓋笑松;;離退休老年人抑郁狀態(tài)發(fā)展的比較研究[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8 李毓秋;郝若平;;小學生心理健康諸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9 楊永明;;建立人生心理學芻議[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10 賈民偉;;大、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銜接[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北京生命源科技有限公司;關于設立科技之光國家助學貸款擔;鸪h書[N];北京科技報;2000年
2 劉禪;教師心理健康不容忽視[N];北京科技報;2000年
3 向紅;腫瘤心理治療[N];北京日報;2000年
4 本報記者 崔帆;高校貧困生:求學有通途[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江萬里;好學生也會出心理問題[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張小喬;有病才咨詢嗎[N];中國教育報;2000年
7 冉茂奇;注重學生心理教育[N];重慶日報;2000年
8 北京市健康教育中心;青少年的心理衛(wèi)生[N];大眾科技報;2000年
9 可可;發(fā)自校園的心理警報[N];福建科技報;2000年
10 北京育才學校 羅燕梅;提高教師心理學素養(yǎng)[N];光明日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趙剛;1、HIV-1gp120與人γ干擾素融合蛋白的表達及免疫學功能鑒定 2、浙江省HIV-1感染者心理問題調(diào)查分析[D];浙江大學;2006年
2 葉斌;影響力模式:對中國人心理咨詢和治療模式的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任俊;積極心理學思想的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靜;安徽省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1年
2 范麗恒;高中生性別角色的人格特征及其相關研究[D];河南大學;2001年
3 傅夢媛;關聯(lián)理論與語用翻譯[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粟文彬;新兵基礎訓練前后心理健康狀況的變化及其與訓練傷的關系[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2年
5 毛富強;研究生神經(jīng)癥與個性特征、生活事件的關系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2年
6 李學容;離異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問題及輔導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陳兆漫;閩東地區(qū)鄉(xiāng)鎮(zhèn)中學教師心理狀況及其成因研究[D];福州大學;2002年
8 劉賡;鋼琴教學心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江琦;中學生考試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秦高亭;高校貧困生受助后的負性情感分析及對策[D];鄭州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0587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058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