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慮、人際信任和友誼質(zhì)量的關系及其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發(fā)
本文關鍵詞:社交焦慮、人際信任和友誼質(zhì)量的關系及其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發(fā)
【摘要】:青春期是個體發(fā)育的第二個高峰期,處于此階段的青少年兒童軀體迅速發(fā)育,很快擁有了成人的體貌特征。而這種生理上的巨大變化促使其開始重新審視、觀察自己,一系列關于“我”的問題開始反復縈繞于心,出現(xiàn)了第二次自我意識的飛躍。這時,青少年兒童非常在乎來自他人的評價,一些可能的負性評價更容易使得其陷入苦惱、煩悶中。這些情緒上的不適應反映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就表現(xiàn)為社交焦慮的體驗。但社交焦慮體驗通常會影響個體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動。友誼關系作為社交活動的一種結果,勢必會受到其負面的影響。然而,青春期的友誼關系對發(fā)展青少年兒童的各種心理水平和情緒的穩(wěn)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朋友,他們會表現(xiàn)得更熱情、更積極、更富有信心和勇氣,更好地發(fā)展各種社會性的能力。人際信任作為個體的一種心理特征,在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維持中起著非常的重要作用。因此,通過調(diào)查法對社交焦慮、友誼質(zhì)量和人際信任的關系進行研究,一方面為三者的關系提供了實證支持,另一方面也為后續(xù)相關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思路和方向。 使用了朱海東修訂的青少年社交焦慮量表,鄒泓、周暉和周燕修訂的友誼質(zhì)量問卷及范肖冬修訂的信任量表,通過隨機發(fā)放的方式對天津某中學的262名高中生進行了調(diào)查,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了處理分析,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高中生社交焦慮處于中低水平,且在性別、年級上無顯著性差異。 (2)高中生友誼質(zhì)量較高,且在性別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即女生友誼質(zhì)量水平顯著高于男生,但在年級上無顯著性差異。 (3)高中生人際信任較高,且在性別、年級上無顯著性差異。 (4)高中生社交焦慮與人際信任、友誼質(zhì)量均呈顯著性負相關;高中生人際信任與友誼質(zhì)量呈顯著正相關。 (5)高中生人際信任在社交焦慮與友誼質(zhì)量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社交焦慮除了直接影響高中生的友誼質(zhì)量外,還通過人際信任間接對其產(chǎn)生影響。
【關鍵詞】:社交焦慮 友誼質(zhì)量 人際信任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B844.2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問題提出8-20
- 1.1 文獻綜述8-19
- 1.2 研究意義19
- 1.3 研究假設19-20
- 2 研究方法20-21
- 2.1 被試20
- 2.2 工具20-21
- 2.3 統(tǒng)計工具與數(shù)據(jù)處理21
- 3 結果與分析21-26
- 3.1 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21-22
- 3.2 變量的不同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差異22-24
- 3.3 社交焦慮、人際信任與友誼質(zhì)量的相關分析24
- 3.4 中介效應分析24-26
- 4 討論26-33
- 4.1 變量的分布狀況分析26-27
- 4.2 變量的不同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差異27-30
- 4.3 社交焦慮、人際信任及友誼質(zhì)量的相關分析30-32
- 4.4 人際信任在社交焦慮與友誼質(zhì)量關系中的中介效應檢驗32-33
- 5 教育建議33-34
- 6 結論34-35
- 參考文獻35-40
- 附錄40-43
- 后記4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秦;;大學生社交焦慮與人際信任關系研究[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年04期
2 鄒泓,周暉,周燕;中學生友誼、友誼質(zhì)量與同伴接納的關系[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3 李明;何雪娟;尚文晶;劉海寧;;承德市高校大學生人際信任、自我和諧與交往焦慮的相關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4 戴妍;;兒童青少年友誼關系的積極作用及其影響因素[J];大理學院學報;2007年11期
5 馬長征;朱琳;;大學生人際信任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分析[J];大理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6 張瑾;;大學生孤獨感及其與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J];管理觀察;2008年17期
7 劉洋;趙欣;張珂;;社交焦慮個體的認知偏向研究[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0年01期
8 張?zhí)旌?;社交焦慮研究綜述[J];黑河學刊;2011年01期
9 劉芳;李松;;大學生社交焦慮與自我接納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09期
10 孫淑晶;趙富才;;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應對方式與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萬晶晶;初中生友誼發(fā)展及其與攻擊行為的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彭純子;大學生社交焦慮的團體干預的實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3 戴巧云;青少年友誼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譚靜;兒童友誼、同伴接納和孤獨感的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5 朱海東;青少年依戀與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6 高蕾;大學生外顯自尊、內(nèi)隱自尊與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7 吳琛;中學生核心自我評價與歸因方式及社交焦慮關系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9737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73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