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大學生森田質性格與總體幸福感、自尊水平關系研究
本文關鍵詞:獨生子女大學生森田質性格與總體幸福感、自尊水平關系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獨生子女 大學生 森田質性格 總體幸福感 自尊水平
【摘要】:目的了解獨生子女大學生中森田質性格分布情況,探討森田質性格、總體幸福感及自尊水平關系。方法采用一般情況調查問卷、總體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和森田質性格調查表對大學生中獨生子女進行測查。結果①獨生子女大學生中森田質性格所占比例為26.3%;②森田質性格大學生的總體幸福感顯著低于非森田質性格大學生(t=-7.68,P0.05);森田質性格大學生的自尊水平顯著高于非森田質性格大學生(t=7.43,P0.01);③自尊水平與總體幸福感顯著相關(r=0.362,P0.05),森田質性格與總體幸福感顯著相關(r=-0.588,P0.05);回歸分析顯示森田質性格、高自尊水平對總體幸福感有負向預測作用(β=0.38,F=14.56,P0.01)。結論森田質性格、高自尊水平對獨生子女大學生總體幸福感水平有負向預測作用。
【作者單位】: 第四軍醫(yī)大學心理學教研室;
【關鍵詞】: 獨生子女 大學生 森田質性格 總體幸福感 自尊水平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總體幸福感是指個體根據(jù)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進行整體性評估而產(chǎn)生的體驗。自尊是個體贊賞、重視、喜歡自己的程度,是個體對自己的價值、長處、重要性總體的情感上的評價[1]。90后已逐漸成為大學生的主體,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成長于“421”型家庭、往往是家庭成員中的核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向葵;田錄梅;;大學生自尊水平、抑郁狀態(tài)與狀態(tài)焦慮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年02期
2 李焰;趙君;;大學生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5年S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銀小蘭;朱翠英;;大學生幸福感的影響因子及其增進路徑[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魏義梅;大學生抑郁的心理社會機制及認知應對干預[D];吉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曉楠;聾人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2 朱翠英;大學生應對方式與幸福感的相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陳學彬;心理控制源、自尊、人格及應對方式與醫(yī)學新生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4 徐禎;審美認知、審美體驗與大學生綜合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5 任志洪;核心自我評價、班級環(huán)境對中學生抑郁影響的多層線性模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6 劉慶;離異家庭背景下城市高中生的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狀況及關系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7 周亞薇;女大學生和女性管理者的幸福感及相關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8 石彩虹;高中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我和諧、自尊與心理健康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肖昕華;碩士研究生主觀幸福感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10 鄭霞;碩士研究生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國文,蔣關軍;我國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年03期
2 張奇;王錦;;大學生自尊與社會支持的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年02期
3 叢曉波,田錄梅,張向葵;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兼談自尊的教育意境[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苗元江;幸福感的解釋模型綜述[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5 李志紅;某大學醫(y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調查[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4年05期
6 李俊麗,梅清海;軍校醫(y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年03期
7 蘇娟娟;關于大學生幸福感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8 杜軍;;主觀幸福感的外部影響因素[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9 苗元江;幸福感:研究取向與未來趨勢[J];社會科學;2002年02期
10 李焰,趙君;幸福感研究概述[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孫志鳳;高中生自尊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2 嚴標賓;社會支持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志;謝朝暉;秦韜;劉方方;;大學生抑郁、社會支持狀況及其相關研究[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2 張伯華,齊冬梅,孫英新,于雷,李穎;大學新生中獨生與非獨生子女的心理狀況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1999年04期
3 謝虹;遼寧部分高校獨生子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對策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4年06期
4 羅萬勛;獨生子女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思考[J];天府新論;2003年02期
5 榮昭俊;;人口統(tǒng)計學因素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6 劉明理;;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安全感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年06期
7 張櫻櫻;童輝杰;;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心理健康的元分析[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8 劉士山,楊泰,馬倩;談大學生的依附人格[J];克山師專學報;1999年02期
9 陳川,陳勃,黃文英,余琳;獨生與非獨生子女大學生心理壓力及應對方式的比較[J];新余高專學報;2004年06期
10 杜曉紅;;當代大學生心理障礙探析[J];吉林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源;;人際交往能力評估量表在浙江大學生中的初步試用[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劉瑤;陳永勝;;大學生的精神性:結構與測量[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陳永進;陳和平;魏昌武;劉建;侯麗杰;;自我和諧與時間管理傾向的關系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王建中;;獨生子女大學生心理衛(wèi)生特點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化研究——第八屆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5 王皓;陶琳瑾;李湘暉;;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及其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廖鳳林;劉霽煒;;大學生自我差異影響因素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劉希慶;;大學生網(wǎng)絡心理咨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C];2009年
8 陳其華;;性健康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艾滋病分會第七次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董海婧;褚宇帆;;體育鍛煉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遲立忠;周湘文;;大中學生身體自尊的發(fā)展特點及其與整體自尊的關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振東;應重視:獨生子女心理健康[N];江西日報;2000年
2 記者 湯南;廣州獨生子女孤獨感低于京杭[N];信息時報;2003年
3 周慧虹;就業(yè)大學生別被心理不適應難倒[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7年
4 顧潔奇 閔抗;石湖蕩實施獨生子女心理行為干預受好評[N];東方城鄉(xiāng)報;2009年
5 記者 蘇雁邋通訊員 陸煒;專家呼吁盡快拆除心理“一米線”[N];光明日報;2007年
6 桑紅;大學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辦法[N];四平日報;2006年
7 蔡曙光;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與預防[N];光明日報;2006年
8 本報記者 朱偉光邋通訊員 張世英;關注大學生抗挫折教育[N];光明日報;2008年
9 王育琨;社會措手不及面對“圈養(yǎng)一代”[N];上海證券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楊巖澤 實習生 白宇飛;眾多壓力困擾高校學子[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梅松麗;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的心理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朱艷新;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策略的結構、特點及有效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3 李佳川;體育鍛煉對降低大學生自卑感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曾曉強;大學生父母依戀及其對學校適應的影響[D];西南大學;2009年
5 李力紅;大學生言語、表象認知風格個體在記憶系統(tǒng)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6 李j;身體鍛煉對大學生睡眠質量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馬嶸;不同運動方式和情境對大學生社會性體格焦慮影響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訂及初步應用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9 魏義梅;大學生抑郁的心理社會機制及認知應對干預[D];吉林大學;2007年
10 張愛寧;觀影療心[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松濤;大學生人際壓力及其應對策略特點的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2 章瀅;大學生利他行為、移情能力及其相關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陽;大學生的人際安全及其與自卑心理的關系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4 馬先明;大學生堅韌性人格、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5 邵淑娟;大學生完美主義與自尊、人際交往的關系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6 萬杰;大學生人際信任、自我和諧與自我表露的關系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7 鄭莉;大學生自我責任心問卷編制及其發(fā)展特點[D];西南大學;2009年
8 劉慧玲;社交焦慮大學生的自我接納與團體輔導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9 盧忠耀;大學生壓力應對人格的內隱詞匯觀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10 郝丙輝;東北地區(qū)大學生挫折承受力與歸因方式的相關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8468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46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