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門檻”的合理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門檻”的合理性研究
【摘要】:本文運用內容分析法,探討了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門檻"的合理性問題。研究發(fā)現(xiàn),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門檻"的設置存在種類繁多、權重不一、隨意性較大等問題,不同區(qū)域之間的"入學門檻"也存在顯著差異。從保障兒童合法權益,促進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發(fā)展的視角來看,明晰中央與地方、流入地與流出地政府責任,規(guī)范和清理不合理的"入學門檻",構建適應人口流動的教育體制是消除不合理"入學門檻",促進教育公平和城鄉(xiāng)社會融合的重要舉措。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農民工隨遷子女 入學門檻 政策研究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問題研究”(09JZD003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重點課題“城鎮(zhèn)化進程中的教育變遷研究”(AHA090003) 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2011年)資助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521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我國是一個流動的社會,在城鄉(xiāng)二元經(jīng)濟結構背景下,規(guī)模龐大的農民工在城鄉(xiāng)之間、區(qū)域之間的持續(xù)流動對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提出了巨大挑戰(zhàn)。當前,大量涌入的農民工隨遷子女沖擊了城鄉(xiāng)分割、區(qū)域分割的屬地化教育管理體制,在經(jīng)費投入、學校布局、課程教學、學籍管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智超;;農民工子女就學的制度性障礙與建議[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2 曹錫環(huán);哲學合理性理論在政策科學中的應用[J];江漢論壇;2001年07期
3 劉鴻淵;;多元利益格局下的城市流動兒童教育問題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2007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東平;王旗;;北京市農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研究[J];北京社會科學;2009年01期
2 魏娜;潘晴;劉艷敏;;從個性差異看流動兒童對“主流教育”融入度問題[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0年18期
3 阮積嵩;;進城農民工子女犯罪問題探析[J];創(chuàng)新;2011年03期
4 蓋笑松;楊世君;孫蕾;;中國兒童的入學準備:問題分析與促進途徑[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5 李萍;;從農民工子女入學難看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存在的問題[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年12期
6 繆保愛;;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及其對策[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7 郭冬梅;;農民工分享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現(xiàn)困境及其突破[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8 籍峰濤;;農民工子女初中后續(xù)教育政策分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30期
9 韓嘉玲;張妍;;流動人口的貧困問題:一個多維的研究視角[J];貴州社會科學;2011年12期
10 張蕊蕊;;農民工子女教育相關主體的利益分析與整合[J];基礎教育研究;2012年09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小華;城市農民工同住子女義務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黃紅華;統(tǒng)籌城鄉(xiāng)就業(yè)中的政策工具選擇與優(yōu)化[D];浙江大學;2009年
3 徐麗敏;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融入研究:一個發(fā)展主義的研究框架[D];南開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亞麗;農民工隨遷子女接受城市義務教育:現(xiàn)行政策的缺陷與完善[D];天津理工大學;2009年
2 唐先斌;我國流動兒童義務教育問題研究[D];浙江財經(jīng)學院;2011年
3 馬宇飛;打工子弟學校社會資源動員機制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4 劉丹;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社會支持體系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5 呂紅;農民工子女在城市公辦學校的學習現(xiàn)狀調查及學校管理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6 吳素霞;上海市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7 程娟;城市流動兒童高中階段就學問題的政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秀愛;青島市“新市民”子女學習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邢磊;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就學的“兩為主”政策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韋翠萍;我國流動兒童少年受教育權的法律保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范先佐;;進城務工就業(yè)農民子女的教育公平與制度保障[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1期
2 科爾曼·S.斯托魯莫夫;劉承禮;;政府分權促進了政策創(chuàng)新嗎?[J];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2006年02期
3 劉鴻淵,黃雷,朱波強;論農村義務教育投入機制的創(chuàng)新[J];經(jīng)濟體制改革;2004年05期
4 班建武;余海嬰;;教育政策執(zhí)行難的利益分析——以北京市流動兒童義務教育政策實施為例[J];教育科學;2006年03期
5 程福蒙;柯洪霞;;關于流動兒童教育問題的再審視[J];教育探索;2006年08期
6 劉鴻淵;曾艷琳;;論制度框架下的西部貧困地區(qū)“留守學生”問題[J];社會科學研究;2006年06期
7 呂紹青,張守禮;城鄉(xiāng)差別下的流動兒童教育——關于北京打工子弟學校的調查[J];戰(zhàn)略與管理;2001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曉春;;論宏觀指導下的中觀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與政策研究[J];遼寧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2 王本忠;新形勢下加強教育政策研究芻議[J];江西教育科研;1994年01期
3 曾天山,金寶成;我國教育政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人民教育;2001年04期
4 華樺;李文柱;;論后勤理論政策研究課題設置[J];軍事經(jīng)濟研究;1990年07期
5 奎星;孟昭學;;教育部教育改革和發(fā)展戰(zhàn)略與政策研究重大課題“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質量研究”啟動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8年06期
6 趙風波;邵興江;;立法引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美國《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內涵、措施及影響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7 陳恒;鄔躍;;完善城市務工人員子女義務教育政策的思考[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3期
8 曾天山,金寶成;我國教育政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教學與管理;2001年13期
9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戰(zhàn)略與政策研究”正式啟動[J];中國教育網(wǎng)絡;2008年04期
10 胡永遠;余素梅;;湖南省民辦教育發(fā)展政策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素蓉;;中國基礎教育收費政策研究——1996-2006年亂收費從治標到治本的變遷路徑[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王雪;;教育公平視角下的農民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問題解析[A];第二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少華;當今國外教育政策研究特點述要[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記者 孫軍;加強政策研究和法制建設是教育健康發(fā)展的關鍵[N];中國教育報;2006年
3 本報記者 張以瑾邋張圣華;為了教育政策的不斷完善[N];中國教育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邊慶利;民辦學校應履行公民平等受教育權[N];中國教育報;2001年
5 本報記者 周波;最深的感受:“成都經(jīng)驗”看得見[N];成都日報;2007年
6 石墨;俄羅斯 等待一場新的洗禮?[N];南方周末;2007年
7 謝少華;教育政策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01年
8 記者 馬敏;寧夏半數(shù)學生城市上學[N];華興時報;2006年
9 德惠市教育局局長 喬玉慶;增強責任意識 履行教育職責[N];吉林日報;2007年
10 記者 汪良波;積極探索又好又快發(fā)展教育的新路子[N];湛江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徐麗敏;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融入研究:一個發(fā)展主義的研究框架[D];南開大學;2009年
2 石長林;中國教師政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3 郭朝紅;影響教師政策的中介組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管亞梅;上海市浦東新區(qū)農民工子女學校“轉制”的政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黃劍虹;澳門免費教育——《納入公共學校網(wǎng)》政策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李軍;我國教育政策研究現(xiàn)狀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廖水根;農民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管理機制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5 張巖;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問題中的政府責任研究[D];新疆大學;2008年
6 余闖;城鎮(zhèn)教師對口支援農村教育的政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陸曉霞;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研究[D];鄭州大學;2004年
8 張隨剛;民辦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9 王寶璽;地方課程政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杜琳;我國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8423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42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