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馬克思人的教育思想的旨趣
本文關鍵詞:論馬克思人的教育思想的旨趣
更多相關文章: 馬克思教育思想 人的教育 教育本質(zhì)
【摘要】:解讀馬克思關于人的教育問題的語境、主旨與實質(zhì),是深化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馬克思從人與社會相互關系的視角,把"現(xiàn)實中的個人"確定為教育對象,提出"現(xiàn)實中的個人"是"對象性存在"和人的發(fā)展的三階段理論,闡釋教育目的的內(nèi)涵以及實現(xiàn)教育正義的道路。以此立場理解教育,使教育成為"現(xiàn)實中的個人"的"實踐"活動,凸顯教育理解的歷史維度,實現(xiàn)教育思想方式的革命。因而,加強馬克思人的教育思想的研究,有利于展示馬克思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為當前學校教育改革提供思想資源。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現(xiàn)代校長研修中心;
【關鍵詞】: 馬克思教育思想 人的教育 教育本質(zhì)
【基金】:作者主持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實踐與教育——馬克思教育思想當代意義”(項目編號:11FKS001)成果之一
【分類號】:G411
【正文快照】: 當前,我國進入義務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新階段①,創(chuàng)造更加豐富的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推進教育改革,前提是理解“人的教育”。正確把握“人的教育”的內(nèi)涵、特征與實現(xiàn)途徑,使“人是教育的目的而不是教育手段”作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芮必峰;健全的社會與健全的傳播——試論弗洛姆的傳播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2 李家成;論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3 湯文曙;馬克思歷史觀的主體視角及其當代價值[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4 劉榮清;馬克思現(xiàn)代理性主義人性觀的生成——讀《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5 章征科;略論全球化對中國現(xiàn)代化的影響[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6 方青;農(nóng)村社會保障的國家責任[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7 陳愛萍;馬克思“市民社會”概念的演變[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8 孫顯元;;總體社會、主體社會和社會建設[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9 高敏;“西方馬克思主義”“總體性”思想對當代社會發(fā)展的啟示[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10 陳紹山;關于消費的哲學反思[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海峰;阿多諾的“否定的辯證法”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2 郝志軍;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張希希;論有效的課堂交往[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4 史耀疆;制度變遷中的中國私營企業(yè)家成長研究[D];西北大學;2002年
5 陳章樂;社會主義法治化初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6 常晉芳;網(wǎng)絡哲學引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7 何玉興;社會群體溝通平衡問題學理資源探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趙雪綱;論人權的哲學基礎[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郭艷君;歷史與人的生成[D];黑龍江大學;2002年
10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權力話語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波;儒學與未來科技[D];云南師范大學;2000年
2 李欣;本體論視域中的美善關系[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3 樊育紅;當代知識管理觀分析[D];蘇州大學;2001年
4 王迅;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論述評[D];蘇州大學;2001年
5 吳燕;哲學向生活世界的回歸——馬克思感性世界理論的初步構建[D];黑龍江大學;2001年
6 張彭松;總體性與歷史的終極關切——對青年盧卡奇總體性范疇的反思[D];黑龍江大學;2001年
7 岳友熙;人類精神的諾亞方舟[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8 李文記;論競技體操的美學特征[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9 李紅專;試論馬克思關于人的價值尺度與生產(chǎn)力尺度的思想[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王奎清;論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思維方式[D];鄭州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章敬平;一場對抗教育異化的實驗[J];基礎教育;2005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舒志定;;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基礎與路徑[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舒志定;;現(xiàn)實的個人:教育的出發(fā)點——馬克思教育思想當代性的一個視角[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舒志定;;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質(zhì)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周瑞;;由教育目的引發(fā)的思考[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教育學方法論是什么?[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單士兵;“教師腐敗”令人擔憂[N];工人日報;2001年
2 孫浩;激發(fā)活力:3位美國人的教育創(chuàng)新實驗[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3 蘇婷;素質(zhì)·責任[N];中國教育報;2005年
4 顧明遠;也談“教育是什么”[N];中華讀書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卜之;“不跪著”應是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N];中國教育報;2005年
6 本報記者 方可成 實習生 陳鐵梅;別無選擇的中國媽媽[N];南方周末;2011年
7 記者 梁姍 實習生 楊超;日本學生到我市住家交流[N];南寧日報;2011年
8 上海市進才中學校長 袁小明;學校文化是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4年
9 梁建剛 本報記者 金柯;暑假,,想說快樂不容易[N];解放日報;2004年
10 教育部部長 周濟;真正把德育落到實處[N];光明日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蒲公英;十二月黨人的教育思想與實踐及其對十九世紀上半葉俄羅斯教育的影響[D];四川外語學院;2012年
2 譚穎;教育中的模仿[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3 周佳春;論當代藝術教育中人文因素的重要性[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白潔;“生成”與“轉化”的教育[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玉超;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6 王勁;論人的主體性教育[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2年
7 王俊;英國全納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8 宋瑞敏;回到“原點”的日常教學生活探微[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黃建偉;試析斯騰伯格的英才教育觀[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10 狄偉;馬丁·布貝爾的品格教育及其啟示[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6349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34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