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女子教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31 11:29
本文關(guān)鍵詞:漢代女子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中所研究的教育,是從教育廣義上的定義而言的,指凡是能夠增進人們的知識及技能,影響人們思想品德的活動。此定義套用在漢代女子教育上為:凡是能夠增進漢代女子的知識和技能,影響漢代女子思想品德的種種教育活動。這樣一來,本文漢代女子教育的內(nèi)容構(gòu)成便包括德行教育、文化教育、藝術(shù)教育、勞作教育及審美教育等。漢代是我國封建女子教育的形成時期,漢代女子教育在我國女子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眾所周知,教育是一定社會背景下的產(chǎn)物,作為一定社會背景下的產(chǎn)物,教育必然受到該社會背景及條件的影響與制約。然而,教育并不僅僅受制于社會背景等,教育還會產(chǎn)生一些反作用力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女子教育同理,漢代女子教育亦同理。本文便根據(jù)這一思路,通過分析漢代女子教育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并結(jié)合對漢代女子教育思想、漢代女子教育內(nèi)容構(gòu)成、漢代女子教育特點的研究,最后總結(jié)出漢代女子教育的影響、價值及啟示等。本著以史為鑒的目的,從漢代女子教育內(nèi)容、思想中汲取營養(yǎng),供當今社會的女子教育及女子教育研究借鑒。
【關(guān)鍵詞】:漢代 女子 教育 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529;K234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10
- 第一章 漢代女子教育的社會背景10-14
- 第一節(jié) 政治背景10-11
- 第二節(jié) 經(jīng)濟背景11-13
- 第三節(jié) 文化背景13-14
- 第二章 漢代的女子教育狀況14-30
- 第一節(jié) 漢代的女子教育家及其女子教育思想14-19
- 一. 賈誼及其女子教育思想14
- 二. 劉向及其女子教育思想14-17
- 三. 班昭及其女子教育思想17-18
- 四. 蔡邕及其女子教育思想18-19
- 第二節(jié) 漢代女子教育的內(nèi)容構(gòu)成19-24
- 一. 德行教育19-21
- 二. 文化教育21-23
- 三. 藝術(shù)教育23-24
- 四. 勞作教育24
- 五. 審美教育24
- 第三節(jié) 漢代女子教育的特點24-30
- 一. 女子教育內(nèi)容經(jīng)學化明顯25
- 二. 以德行教育為重25
- 三. 女子教育內(nèi)容與階層相關(guān)25-27
- 四. 帶有家庭的烙印27-28
- 五. 既重視又限制的雙重性特點28
- 六. 漢代女子教育理論與實踐存在不符性28-30
- 第三章 漢代女子教育的影響、價值及啟示30-40
- 第一節(jié) 漢代女子教育的影響30-37
- 一. 政治方面30-31
- 二. 文學方面31-33
- 三. 思想文化方面33
- 四. 家庭社會方面33-34
- 五. 婚姻方面34-37
- 第二節(jié) 漢代女子教育的價值及啟示37-40
- 一. 對歷代的女子教育研究37
- 二. 對當今女子教育37-39
- 三. 對當代女子自身發(fā)展39-40
- 結(jié)語40-41
- 參考文獻41-43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科研成果43-44
- 致謝4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張建東;;漢代女子教育若干特點淺析[J];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1期
2 翟麥玲;;從生活現(xiàn)象中考察漢代女子的教育問題[J];南都學壇;2007年05期
3 崔銳;秦漢時期女子教育概述[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4 金璐璐;;論漢代的女性教育[J];社科縱橫;2008年03期
5 朱曉鴻;試析漢代的婦女教育[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年03期
6 林紅;;漢代女性婚姻自主權(quán)探析[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8年02期
7 王蓉;;漢代文化傳播方式與女子教育[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8 鞠傳文;;漢代女性教育與文學[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9 王揚;試論漢代婦女在婚姻生活中的自主地位[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胡正娟;漢代儒家女教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5989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5989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