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現(xiàn)行《學習指導要領》修訂研究
本文關鍵詞:日本現(xiàn)行《學習指導要領》修訂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日本的《學習指導要領》的地位和作用相當于我國的課程標準,是由日本文部科學省根據(jù)教育法律、法規(guī),以及各學校教學課程的設置,編制而成的教育標準,全國各所學校在對國民實施教育時必須遵守這一標準,這個標準稱為《學習指導要領》。日本1947年第一次頒布《學習指導要領》至今已經(jīng)60多年,期間經(jīng)歷了七次重新頒布,平均每10年重新修訂一次,每一次的頒布都對日本教育產(chǎn)生重要影響。 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化所帶來的政治、經(jīng)濟、科學技術的變革對世界各國未來的發(fā)展提出嚴峻挑戰(zhàn),尤其是對基礎教育改革,世界各國都在加大對本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力度。通過大力發(fā)展教育在二戰(zhàn)后迅速崛起的日本,面對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式更為重視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對教育改革進行了多次的探索,但原有的“學歷社會”問題以及之后出現(xiàn)的“學力下降”危機,都使日本教育改革出現(xiàn)諸多障礙。日本相繼頒布多次《學習指導要領》但都未使教育問題有較大改善。經(jīng)過之前兩次相對極端的教育改革后,日本總結經(jīng)驗取兩種教育“精華”剔除“糟粕”于2008年最新頒布了《學習指導要領》,這一次的重新頒布被稱為在走“學歷主義”和“寬松教育”兩者之間的“最中間的教育路線”。 本文以日本“學歷社會”以及“寬松教育”問題為發(fā)端,分析2008年《學習指導要領》頒布的背景,并結合日本《教育基本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修訂,以及成型機制,以小學國語科為范例對新《學習指導要領》修訂的內容展開分析研究。希望通過研究揭示出日本未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向的變化,能對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有所啟示。 根據(jù)這樣的寫作思路,本論文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引言,,闡明本論文的寫作意圖,理論價值、現(xiàn)實意義,以及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通過對“學歷社會”和“寬松教育”引發(fā)的教育問題進行研究,分析現(xiàn)行《學習指導要領》的修訂背景。 第二章對現(xiàn)行《學習指導要領》的成型機制、開始修訂的過程,以及重新頒布所依據(jù)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研究總結。 第三章在翻譯原文的基礎上對現(xiàn)行《學習指導要領》的基本理念、宗旨解讀和整體把握,并以小學國語科中的具體體現(xiàn)為范例對新修訂內容進行研究,以期能有更細致闡述和分析。 第四章縱觀國內外學者對日本新《學習指導要領》頒布的看法和期待,從自身的分析研究出發(fā)對其進行評價。 第五章立足日本新《學習指導要領》研究基礎上,對其能為我國教改革理論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徑的成分給予挖掘和分析,總結出對我國未來教育發(fā)展和改革的啟示。
【關鍵詞】:日本 學習指導要領 學歷社會 寬松教育 教育改革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531.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錄6-8
- 引言8-14
- 一、 問題的提出8-9
- 二、 研究的價值與目的9
- (一) 現(xiàn)實意義9
- (二) 理論意義9
- 三、 核心概念的界定與說明9-10
- (一) “國語”、“國語科”9-10
- (二) “學習指導要領”10
- (三) “寬松教育”10
- 四、 研究現(xiàn)狀分析10-12
- (一) “寬松教育”的產(chǎn)生10-11
- (二) “寬松教育”的影響11
- (三) 制定與頒布的法律依據(jù)和保障11-12
- (四) 《學習指導要領》主要內容的修訂12
- (五) 國內外學者對新《學習指導要領》看法12
- 五、 研究方法12-14
- (一) 歷史研究法12
- (二) 文獻研究法12-13
- (三) 比較研究方法13-14
- 第一章 現(xiàn)行《學習指導要領》的修訂背景14-27
- 一、 寬松教育的興起14-22
- (一) 戰(zhàn)后日本政府開展以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為目的的教育改革14-16
- (二) 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背景下學歷社會現(xiàn)象等教育問題的出現(xiàn)16-18
- (三) 寬松教育改革的興起18-22
- 二、 寬松教育實施過程中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和問題22-26
- (一) 國際、國內學力調查引發(fā)日本國內對“學力危機”擔憂和恐懼22-24
- (二) “學力低下”引發(fā)國內大討論24-26
- 三、 頒布新《學習指導要領》的提出26-27
- 第二章 現(xiàn)行《學習指導要領》的法律依據(jù)及成型機制27-33
- 一、 《學習指導要領》的法律依據(jù)27-29
- (一) 教育基本法27-28
- (二) 學校教育法28-29
- 二、 2008 年《學習指導要領》的修訂過程29-33
- (一) 文部大臣提出咨詢,中央教育審議會召開會議30-31
- (二) 發(fā)表中央教育審議會報告31-32
- (三) 新《學習指導要領》的頒布32-33
- 第三章 現(xiàn)行《學習指導要領》內容的修訂33-39
- 一、 《學習指導要領》教育宗旨的修訂33-35
- (一) 本次教育基本思想的修訂要點33-34
- (二) 小學國語科教育宗旨的修訂要點34-35
- 二、 《學習指導要領》教育內容的修訂35-39
- (一) 本次教育內容的修訂要點35-36
- (二) 小學國語科教育內容的修訂要點36-39
- 第四章 日本各界對新《學習指導要領》的看法39-43
- 一、 新《學習指導要領》的頒布是對寬松教育的徹底修正39-40
- 二、 新《學習指導要領》是對寬松教育的發(fā)展完善40-43
- 第五章 日本新《學習指導要領》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啟示43-46
- 一、 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完善43
- 二、 教育改革適度43-44
- 三、 教師的自主權44-45
- 四、 重視本國傳統(tǒng)文化45-46
- 結論46-47
- 參考文獻47-50
- 附錄50-56
- 后記5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雯霞;當前日本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2 于洪波;新世紀日本國家與教育發(fā)展的戰(zhàn)略選擇[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3 姚舜;;日本《教育振興基本計劃》的評介及對我國的啟示[J];長春大學學報;2010年05期
4 譚建川;;困頓中的摸索:解讀日本新一輪《學習指導要領》的修訂[J];比較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5 牛志奎;若井彌一;;日本教育法制建設的新動向——《教育基本法》及相關教育法律的修訂[J];中國教育法制評論;2008年00期
6 吳又存;高虹;;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解讀[J];教學與管理;2007年01期
7 劉永林;;教師“專業(yè)自主性”缺失的歸因與策略選擇[J];教育導刊;2006年09期
8 王麗燕;;論日本“寬松教育”的修正及其啟示[J];教育科學;2010年02期
9 高峽;;日本義務教育改革新動向——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2005年咨詢報告的主旨及其啟示[J];教育科學研究;2006年09期
10 張曉霞,黃靜瀟,劉建軍;戰(zhàn)后日本教育改革與經(jīng)濟發(fā)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廣;中日小學語文課程價值取向跨文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彭明新;日本《教育基本法》的修改與教育基本理念的轉變[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2 周嘉;日本第二次教育改革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日本現(xiàn)行《學習指導要領》修訂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43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84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