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促進農村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變革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信息技術促進農村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變革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如今信息技術在基礎教育中的應用正日益廣泛,新技術的運用必然給識字教學的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廣大的一線語文教師、教學研究者,都在探討與研究如何適應新情況乃至如何引領這項變革。與此同時還有許多小學由于師資和其他條件的限制,暫時還無法在教學中充分應用信息技術。這些小學大部分處于農村,盡管近20年來中國農村教育的狀況有了很大的改觀,但與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由于對農村教育經費投入的不足,村級小學的辦學條件依然不容樂觀。許多村小只能滿足基本的教學需要,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距離他們依然遙遠。本文就用“農村小學”來指代那些處于不發(fā)達地區(qū),暫時還沒有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充分使用信息技術,但已經具備(或將要具備)“把信息技術應用在教學過程中”這樣的條件的村級小學?梢哉f他們正處于“由傳統(tǒng)識字教學向信息技術條件下的識字教學過渡”這樣的一個時期。 本文首先總結了一些識字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然后歸納了識字教學理念的更新與發(fā)展,以此入手來闡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開展識字教學所積累的教學經驗、原則和一些有效的措施。進而思考:在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整合的階段,應該如何繼承和發(fā)揚這些有價值的措施。 此外,論文從認知心理學的視角,審視“識字”這一認知過程。闡明了漢字所具有的認知功能,再結合小學生自身認知水平發(fā)展的狀況,歸納出低年級小學生學習漢字的特點。然后介紹了識字教學的相關研究人員所提出的新觀點和新思路。這些內容都能為以后的小學識字教學改革提供理論上的指導。 在這兩方面的基礎上,作者分析了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的整合。闡述了信息技術對識字教學各個要素的影響,以及這二者進行整合的方式。進而列舉出整合的幾項成果,并結合實例來說明:這些成果是如何具體地應用以上所提到的教學經驗和認知心理學理論的。然后基于農村小學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教學措施來應對這樣的“整合”階段。并且對這些措施的可行性進行了論述。 本文的研究豐富了識字教學改革的理論,同時對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師也具有啟發(fā)意義。為他們組織識字綜合活動提供了參考,為他們進入“識字教學信息化的時代”提供了幫助。論文對目前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的整合起到了充實的作用。
【關鍵詞】:農村小學 低年級識字教學 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整合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623.22;G434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錄6-8
- 第1章 緒論8-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8-9
- 1.2 相關概念的界定9
- 1.3 識字教學研究綜述9-11
- 1.4 研究內容11-14
- 第2章 識字教學概述14-22
- 2.1 新中國建立后識字方法概覽14-16
- 2.2 識字理念的發(fā)展變化16-18
- 2.3 識字教學應遵循的原則18
- 2.4 實際教學中的經驗總結18-22
- 第3章 認知層面上的識字教學22-32
- 3.1 漢字的認知功能22-23
- 3.1.1 標識符號22-23
- 3.1.2 類化符號23
- 3.1.3 區(qū)別符號23
- 3.2 小學生自身認知水平的發(fā)展23-26
- 3.2.1 感知覺的發(fā)展23-24
- 3.2.2 兒童的注意與記憶24-26
- 3.3 小學生對漢字認知的特點26
- 3.4 教學經驗、認知理論在實際產品中的應用26-29
- 3.5 識字教學研究的新觀點、新思路29-32
- 3.5.1 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29-30
- 3.5.2 相似論指導識字教學30
- 3.5.3 利用多元智能理論統(tǒng)整識字教學30-32
- 第4章 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的整合32-40
- 4.1 信息技術對識字教學的影響32-35
- 4.2 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的整合方式35
- 4.3 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整合的成果35-37
- 4.3.1 拍攝旨在促進識字的教學視頻35
- 4.3.2 開發(fā)適合小學生的多媒體識字軟件35-36
- 4.3.3 漢字輸入與識字教學的整合36-37
- 4.4 整合的實際范例37-39
- 4.4.1 如何呈現(xiàn)具體的漢字38
- 4.4.2 如何傳授識字方法38
- 4.4.3 如何進行生字的鞏固38
- 4.4.4 對課件整體的分析38-39
- 4.5 整合中存在的問題39-40
- 第5章 農村小學應對變革的預案40-52
- 5.1 農村小學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40-45
- 5.1.1 師資和設備方面存在的問題40-42
- 5.1.2 教學過程中的問題42-45
- 5.2 針對問題所提出的解決方案45-49
- 5.2.1 使小學生深入理解漢字是什么45-47
- 5.2.2 課堂授課前組織學生觀看教學片47-48
- 5.2.3 課后用學習漢字輸入的方式鞏固所學48
- 5.2.4 教師組織開展識字的實踐活動48-49
- 5.3 構想、方案的可行性論述49-51
- 5.4 促使語文教師的理念轉變51-52
- 第6章 總結與展望52-54
- 6.1 主要工作52-53
- 6.2 研究展望53-54
- 附錄:識字教學中的常見問題調查54-56
- 參考文獻56-59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59-60
- 致謝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邢西深;;論漢字輸入如何有效促進識字教學[J];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2 韋照勝;;貧困山區(qū)農村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3 胡英;;開啟識字之門[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年08期
4 金文偉;;識字教學效率低的根本原因分析[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2期
5 顧凡凡;;漫談中小學課程整合[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年24期
6 周瓊;多媒體技術與新型識字教學——上海市實驗學校新教材評介[J];課程.教材.教法;1999年11期
7 王寧;漢字教學的原理與各類教學方法的科學運用(上)[J];課程.教材.教法;2002年10期
8 陳傳鋒,董小玉,徐纓;漢字的字形結構特點及其認知規(guī)律與小學識字教學[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1期
9 連登崗;關于漢字的性質[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項娟;;低年級識字教學新思路[J];教育科研論壇;2010年07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莫景其;[N];中國教育報;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黃嘉燁;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秦鳳珍;相似論與漢字識字教學[D];煙臺師范學院;2005年
3 徐婷;多元智能統(tǒng)整小學識字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張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問題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鄧衛(wèi)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劉儒國;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及案例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冷長燕;新中國小學識字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肖海濤;試論“元”漢字及其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信息技術促進農村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變革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95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79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