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C與直播的網(wǎng)絡混合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以軟件項目管理課程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4-15 08:39
基于MOOC平臺、在線直播平臺、溝通群等輔助教學工具,提出基于MOOC平臺和直播平臺相結合的網(wǎng)絡混合教學模式實施方案。通過課前、課中、課后等環(huán)節(jié)闡述網(wǎng)絡教學模式課前準備、MOOC教學、直播教學、項目實踐、課程思政、成績評價等實施步驟。介紹了網(wǎng)絡混合教學模式流程,通過此教學模式實現(xiàn)網(wǎng)絡化、遠程化、分層次、個性化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到課率提高10%,成績提高5%,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對于響應教育部"利用好網(wǎng)課""停課不停學"號召有很好的教學示范作用。
【文章來源】:軟件導刊. 2020,19(11)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混合教學流程
教師根據(jù)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精心設計每章節(jié)內容,準備每章課程,包括課程視頻、相關課件、項目案例等教學資源。同時,設計混合授課安排,上傳相關課程資源到中國大學MOOC平臺,發(fā)布課程公告說明本章內容,如圖2所示[5-6]。例如第十四章,上傳6個知識點視頻以及1個課程介紹視頻、PPT課件,項目案例文件一套、在線測試一套;針對本章的關鍵知識點——掙值分析方法設計課堂討論;發(fā)布公告說明第14章內容;最后通過雨課堂和微信群推送每周教學進度和教學要求。
本課程MOOC線上教學流程如圖3所示。學生收到課程公告后,通過在線平臺了解相關課程信息,下載課程資源,在MOOC平臺學習本周教學內容。按照教學計劃根據(jù)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學習;可以在線提問題、討論、通過博客發(fā)表想法;同時完成在線測試,以驗證本章學習結果。教師通過平臺了解學生在線學習情況,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也可利用MOOC平臺的課堂討論功能與學生互動。為了鼓勵學生知識拓展和創(chuàng)新研究,不嚴格設置線上學習要求,以此解決個性化教學和創(chuàng)新機制等痛點[7]。3 網(wǎng)絡直播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育現(xiàn)代化背景下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的角色轉換[J]. 強勝. 中國大學教學. 2019(11)
[2]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效果與趨勢——基于SSCI和ERIC數(shù)據(jù)庫的分析[J]. 王晶心,馮雪松. 中國大學教學. 2019(10)
[3]面向可持續(xù)競爭力的新工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探索[J]. 徐曉飛,丁效華. 中國大學教學. 2017(06)
[4]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課程建設初探——以“軟件項目管理”課程為例[J]. 韓萬江,張笑燕,陸天波,孫藝. 工業(yè)和信息化教育. 2015(11)
[5]軟件工程專業(yè)認證的新思路研究[J]. 韓萬江,張笑燕,陸天波,孫藝. 軟件. 2015(03)
[6]《軟件項目管理》課程中理論與實踐的交融關系[J]. 韓萬江,張笑燕,陸天波. 軟件. 2014(02)
[7]抓住MOOC之機遇 促進計算機與軟件工程專業(yè)教學改革[J]. 徐曉飛. 中國大學教學. 2014(01)
[8]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體系 培養(yǎng)工程化實用型通信軟件人才[J]. 張笑燕,宋茂強. 中國大學教學. 2011(04)
本文編號:3139005
【文章來源】:軟件導刊. 2020,19(11)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混合教學流程
教師根據(jù)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精心設計每章節(jié)內容,準備每章課程,包括課程視頻、相關課件、項目案例等教學資源。同時,設計混合授課安排,上傳相關課程資源到中國大學MOOC平臺,發(fā)布課程公告說明本章內容,如圖2所示[5-6]。例如第十四章,上傳6個知識點視頻以及1個課程介紹視頻、PPT課件,項目案例文件一套、在線測試一套;針對本章的關鍵知識點——掙值分析方法設計課堂討論;發(fā)布公告說明第14章內容;最后通過雨課堂和微信群推送每周教學進度和教學要求。
本課程MOOC線上教學流程如圖3所示。學生收到課程公告后,通過在線平臺了解相關課程信息,下載課程資源,在MOOC平臺學習本周教學內容。按照教學計劃根據(jù)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學習;可以在線提問題、討論、通過博客發(fā)表想法;同時完成在線測試,以驗證本章學習結果。教師通過平臺了解學生在線學習情況,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也可利用MOOC平臺的課堂討論功能與學生互動。為了鼓勵學生知識拓展和創(chuàng)新研究,不嚴格設置線上學習要求,以此解決個性化教學和創(chuàng)新機制等痛點[7]。3 網(wǎng)絡直播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育現(xiàn)代化背景下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的角色轉換[J]. 強勝. 中國大學教學. 2019(11)
[2]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效果與趨勢——基于SSCI和ERIC數(shù)據(jù)庫的分析[J]. 王晶心,馮雪松. 中國大學教學. 2019(10)
[3]面向可持續(xù)競爭力的新工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探索[J]. 徐曉飛,丁效華. 中國大學教學. 2017(06)
[4]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課程建設初探——以“軟件項目管理”課程為例[J]. 韓萬江,張笑燕,陸天波,孫藝. 工業(yè)和信息化教育. 2015(11)
[5]軟件工程專業(yè)認證的新思路研究[J]. 韓萬江,張笑燕,陸天波,孫藝. 軟件. 2015(03)
[6]《軟件項目管理》課程中理論與實踐的交融關系[J]. 韓萬江,張笑燕,陸天波. 軟件. 2014(02)
[7]抓住MOOC之機遇 促進計算機與軟件工程專業(yè)教學改革[J]. 徐曉飛. 中國大學教學. 2014(01)
[8]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體系 培養(yǎng)工程化實用型通信軟件人才[J]. 張笑燕,宋茂強. 中國大學教學. 2011(04)
本文編號:31390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1390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