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可視化知識結構診斷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

發(fā)布時間:2017-03-29 22:16

  本文關鍵詞:可視化知識結構診斷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當前教育制度和教育環(huán)境下,考試作為最基本的評價手段,成績作為最主要的評價反饋,其主要服務的對象是教育管理者,主要用于滿足教育管理者判斷教學效果、教師水平和選拔學生的需求,對于教師和學生的需求考慮不足。本文針對這種現狀展開思考,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切入點和解決方案。調查顯示,教師和學生主要希望考試能夠起到對之前教學過程的總結,對之后教學過程的指導作用,希望可以得到除了成績之外的反饋信息,如知識掌握狀況、知識結構的缺陷和不足等,并將此作為了解教學效果、進而改進教學的依據。因此本文決定,將研究重點放在對以“知識結構”為主的考試反饋的研究,主要包括“知識結構”的獲取方法、表征形式和有效利用三個方面的研究。 關于知識結構的獲取方法:本文嘗試構建了知識結構診斷模型,用于解決如何獲取知識結構的問題。此模型的思路是考慮如何從當前已有信息(試卷知識結構、試題信息、學生應答情況)的基礎上,深層挖掘,得知學生的知識掌握狀況,并將其表征為知識結構。并以此模型為理論基礎,指導了知識結構診斷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此系統(tǒng)使得自動化評價和個性化反饋成為現實。此外,將知識結構診斷模型和系統(tǒng)用于真實教學情境中進行實證性研究,證明其在真實教學情境中的實用價值,并且根據教學情境中的復雜情況,對模型和系統(tǒng)進行了改進和完善。 關于知識結構的表征形式:受到學習科學對知識結構研究的啟示,得知專家和新手(學生)在知識理解和掌握程度上的區(qū)別所在,主要是“識別——記憶”模式的不同,分別為有聯(lián)系有層次的網絡結構和較小的、分離的知識單元。因此,本文采用類似概念圖的形式,構建專家知識結構,并在專家知識結構圖上標注學生的掌握情況,從而形成學生的知識結構。將專家知識結構提供給新手(學生)有助于學生看到差異,找到方向,進一步完善和健全自己的知識結構。 關于知識結構的有效利用:知識結構診斷系統(tǒng)記錄每一次的知識結構,并提供按照時間順序的橫向比較,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次的反饋和改進之后,學生知識結構無限接近于專家知識結構的趨勢。從發(fā)展性評價的角度來看,考試反饋信息的有效利用和改進教學的功能也一目了然。
【關鍵詞】:評價反饋 知識結構 可視化 概念圖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40
【目錄】:
  • 論文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緒論12-22
  • 1.1 研究的背景和現狀12-18
  • 1.1.1 問題的提出12-14
  • 1.1.2 研究現狀14-18
  • 1.2 研究意義和內容18-20
  • 1.2.1 研究意義18
  • 1.2.2 研究內容18-20
  • 1.3 研究方法20-21
  • 1.4 論文結構21-22
  • 第2章 研究的理論基礎概述22-28
  • 2.1 認知理論與可視化對認知的作用22-23
  • 2.2 概念圖理論23-24
  • 2.3 知識空間理論24-25
  • 2.4 發(fā)展性評價理論25-28
  • 第3章 知識結構診斷模型的設計28-46
  • 3.1 基本概念界定28-32
  • 3.2 測試題的分析32-38
  • 3.2.1 測試題的標注32-33
  • 3.2.2 測試題的知識結構33-34
  • 3.2.3 測試題的合理性分析34-35
  • 3.2.4 測試題的分析過程舉例35-38
  • 3.3 學生應答情況分析38-42
  • 3.3.1 學生應答的基本特征38-39
  • 3.3.2 學生應答情況分析39-42
  • 3.4 學生知識結構診斷42-46
  • 3.4.1 專家知識結構研究42-44
  • 3.4.2 學生知識結構表征44-46
  • 第4章 知識結構診斷模型的應用研究與評價46-59
  • 4.1 試用對象選擇46
  • 4.2 測試題分析46-52
  • 4.2.1 測試題的標注46-50
  • 4.2.2 測試題的知識結構50-52
  • 4.2.3 測試題的合理性分析52
  • 4.3 學生應答情況分析52-57
  • 4.4 學生知識結構診斷57
  • 4.5 學生知識結構診斷的評價57-59
  • 第5章 知識結構診斷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59-73
  • 5.1 系統(tǒng)需求分析59-61
  • 5.1.1 使用對象分析59-61
  • 5.2 系統(tǒng)整體設計61-63
  • 5.2.1 系統(tǒng)整體架構61-63
  • 5.2.2 開發(fā)平臺與工具63
  • 5.2.3 數據庫設計63
  • 5.3 系統(tǒng)功能模塊設計63-73
  • 5.3.1 “考試信息”模塊63-67
  • 5.3.2 “反饋信息”模塊67-70
  • 5.3.3 “知識結構”模塊70-73
  • 第6章 總結與展望73-75
  • 6.1 研究成果與創(chuàng)新73
  • 6.2 不足之處與展望73-75
  • 附錄一 “可視化的知識結構診斷”可行性調查75-77
  • 附錄二 用于知識結構診斷模型應用研究的試卷樣本77-80
  • 參考文獻80-83
  • 后記8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陸,王美華;ITS系統(tǒng)中基于關系模型的知識表示[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5期

2 張麗萍;王嫣;董博清;周增堯;;中美中學生學科知識結構的比較研究——基于概念圖評價技術的實驗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3 陳晨;;基于標準的學生學業(yè)成就評價——以NAEP為例[J];基礎教育參考;2010年05期

4 華慶一,房鼎益;三維可視化對于認知的作用[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1998年03期

5 周弦;謝深泉;;基于知識空間理論的自適應測試過程[J];計算機應用;2007年S1期

6 汪賢澤;;基于課程標準的學業(yè)成就評價信息處理的定位[J];當代教育科學;2010年04期

7 崔允o7;夏雪梅;;學生學業(yè)成就評價處在十字路口——兼論評價范式的轉移[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6年17期

8 田慧生;孫智昌;馬延偉;陳琴;;國內外中小學生學業(yè)成就調查與測評研究進展及啟示[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年22期

9 秦冬梅;;加拿大安大略省學生學業(yè)成就評價模式述評[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6期

10 劉艷花;楊貫中;;基于擴展知識空間理論的技能自適應測試過程[J];計算機系統(tǒng)應用;2010年0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汪賢澤;基于課程標準的學業(yè)成就評價程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王立君;概念圖在促進認知和評估知識結構方面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周弦;ICAI中基于知識空間理論的知識結構模型[D];湘潭大學;2005年

2 孫貝;基于知識空間理論的學習診斷模型研究與實現[D];湖南大學;2009年

3 殷文輝;學生知識結構測試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4 黃雪勤;基于可視化知識管理的網絡學習過程設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艷花;基于知識空間的自適應測試方法研究及實現[D];湖南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可視化知識結構診斷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554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7554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49f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