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教育思想探究
[Abstract]: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basis, purpose, goal, idea, educational method and teaching content of Mozi, an important thinker and educator in ancient China, and focuses on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Mozi from six aspects. Mozi's teaching content and educational methods are unique in ancient China's education. In terms of teaching contents, Mozi pays attention to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military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peculative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metho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pay attention to innovation and so on.
【作者單位】: 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語系;
【基金】: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科研課題“墨子教育思想探究”(編號:YK10-38-03)
【分類號】:G40-09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艷;;墨子“和”思想的內(nèi)悖[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2 管萍;;墨家思想對武“士”階層演變的影響[J];滄桑;2007年06期
3 薛柏成;墨家思想對中國“俠義”精神的影響[J];東北師大學報;2005年05期
4 張寶石;;對墨子“兼愛”思想的反思——兼談“兼愛”思想對我國當前道德建設的啟示[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5 李雪艷;;論墨子“愛人、利民”的造物倫理思想[J];大眾文藝;2010年21期
6 陳志雄;;墨子教育觀對中職班主任工作的啟示[J];化工職業(yè)技術教育;2011年01期
7 童恒萍;墨家人才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8 杜智濤;付宏;;墨家的認識論再議[J];理論界;2006年01期
9 朱仰東;;墨家思想視域下元代水滸戲研究[J];臨沂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10 孫中原;;魯班墨翟綜合研究的意義[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鄭林華;墨家思想與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莊庭蘭;中日墨學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童恒萍;墨家與中國古代科技思想[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李雷東;先秦墨家語言實踐及《墨子》文學意義考論[D];西北大學;2009年
5 王繼學;墨學對晚清民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0年
6 徐華;墨學新論:《墨子》佚文及墨家學說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廣民;墨子思想及文藝觀探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能惠;崔清田先生中國邏輯史研究試析[D];河南大學;2011年
3 王曉強;《墨子》環(huán)境倫理思想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4 房穎;墨子人生觀簡論[D];鄭州大學;2011年
5 陸志飛;先秦“儉”思想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于志勇;墨子法律思想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0年
7 程曉蕾;墨家文獻流變考[D];西北大學;2011年
8 于鳳輝;尋求秩序重建[D];蘇州大學;2011年
9 郎濟杰;墨子列德尚賢人才倫理思想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劉輝;《墨子》與《呂氏春秋》政治思想比較[D];湖南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中靜;張文富;;墨子的思想政治教育觀探析[J];文教資料;2011年16期
2 ;杏壇大家[J];教師;2010年07期
3 劉源;曹雅娟;;兼愛思想及其對當代的借鑒意義[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1年01期
4 竺浩煥;;墨學的衰落[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社科版);1991年04期
5 陳厚忠;;墨子“興天下之利”的社會功利價值觀[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1990年02期
6 張華松;公茂軍;;新時期解讀墨學的力作——評《墨子研究》[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7 劉寶春;;談墨學對荀子思想的影響[J];濟寧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8 鞠明霞;;墨子的兼愛思想及對構建我國和諧社會的意義[J];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6年01期
9 耿立卿;王思義;;墨子的和諧觀及其現(xiàn)實價值[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10 楊華;;墨子節(jié)儉思想的社會根源淺析[J];運城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軒轅軻;;陳亮事功之學的教育思想簡說[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趙蒙成;;斯賓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方曉東;;希臘化與羅馬教育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覃壯才;;文藝復興時期教育思想演變模式的研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李洪順;;嘗試教育思想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6 陳知義;;哲人其萎 思想長青——淺談葉圣陶教育思想在當代的價值[A];葉圣陶教育思想在當代的價值——江蘇省葉圣陶研究會(2007)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孔令瓊;;論孔子“有教無類”教育思想中的和諧要義[A];孔學研究(第十二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8 李奧烈;;孔子的教育思想與高等教育的改革[A];孔學研究(第五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五次學術研討會暨海峽兩岸第三次孔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9 陳德安;;大同思想不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而是漢儒的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楊衛(wèi)明;;簡論墨家教育思想的實踐特征[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康麗;時代呼喚教育家辦學[N];中國教師報;2007年
2 劉雨晴;重視對引進教材中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的研究[N];科技日報;2006年
3 記者 單宇;魏書生教育思想潤“英才”[N];唐山勞動日報;2007年
4 柳斌;改革創(chuàng)新,篤學踐行[N];中國教師報;2008年
5 記者 李江濤;清華迎來百年華誕,教育思想歷久彌新[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6 陳厚豐 羅仲尤;為人民服務:教育思想理性回歸[N];光明日報;2003年
7 ;羅曉明的“人格本位”教育思想及辦學實踐[N];文匯報;2004年
8 本報記者 陳亦冰邋沈祖蕓;以赤子之心 辦興國之學[N];中國教育報;2007年
9 沈劍平邋袁文輝 謝東海;兒童個體差異正被有意無意忽略[N];中國教育報;2007年
10 陳瑞琳;設計人生[N];光明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建華;論朱熹教育思想體系的生成與建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楊冰;回眸與超越——先秦時期原創(chuàng)性教育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尚洪波;大學的倫理精神[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趙萬峰;二十世紀初(1898-1937)文化守成主義的教育思想及實踐[D];西北大學;2005年
5 王彥力;走向“對話”[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關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7 蔡幸福;陶行知與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8 侯晶晶;內(nèi)爾·諾丁斯關懷教育理論述評與啟示[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9 劉慶昌;論教育思維[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周鴻艷;中國古代醫(yī)學教育簡史[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麗英;江澤民教育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2 齊旭東;論王陽明“致良知”思想及其教育學意義[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肖麗群;江澤民教育思想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7年
4 吳韻;王韜的教育思想[D];蘇州大學;2008年
5 張廣明;劉基教育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吳文軍;《論語》教育思想及其對當代教育的啟示[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2年
7 周泉;魯迅兒童教育思想探討[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張華麗;一個基督教人文主義者的治世夢[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衡軍;《墨子》教育思想淺析[D];吉林大學;2007年
10 蒲自林;論鄧小平的教育思想[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4960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496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