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與教育評價觀念的演變
[Abstract]:Starting with the evolution of postmodernism ideological trend and educational evaluation concept, this paper comb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postmodernism ideological trend and the changes of evaluation theorists' ideas and theori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ostmodernism ideological trend in this process. To explore the "postmodernism educational evaluation concep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evaluation reform.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concept has been influenced by the trend of postmodernism, but this is not a sudden change from this to the other, nor is it the only and one-way factor leading to its change. Therefore, we must base ourselves on the times and society. Grasp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分類號】:G40-058.1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器友;20世紀末我國文學頹廢主義論綱[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2 梅向東;張恨水的“四不像”與其通俗文藝范式[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3 梅向東;“后新時期”—— 一個非歷史性的概念[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4 金民卿;后現(xiàn)代精神和中國大眾文化發(fā)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5 黃蘊蘭;當代精神生態(tài)與審美光譜[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6 王治河;;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后現(xiàn)代主義[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7 趙小青,孫鳳梅,宋敏,王立華,李為人,潘進;大學物理學習成績評價方式多樣化的研究[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1998年02期
8 許曉平;后現(xiàn)代視野中人的主體性的消解與重建[J];北方論叢;2005年03期
9 范兆雄;論美國課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10 熊和平;課程:從"圈養(yǎng)"到"游牧"再到"傳記"[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文兵;;當代西方哲學的一種價值觀:多元中的追求[A];和諧社會自主創(chuàng)新與文化交融——2006學術(shù)前沿論壇論文集(上卷)[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海峰;阿多諾的“否定的辯證法”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與變革——新制度教育學論綱[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吳航;游戲與教育——兼論教育的游戲性[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唐德海;大學課程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5 費多益;論科學的合理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權(quán)力話語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2年
7 張華;經(jīng)驗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8 黃忠敬;知識·權(quán)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傅建明;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10 汪霞;課程研究:從現(xiàn)代到后現(xiàn)代[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亞平;論新時期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平民意識[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李建國;張資平、葉靈鳳性愛小說新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3 易小斌;后殖民理論語境下的中國當代文論建設(shè)[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丁社教;生產(chǎn)力價值論[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1年
5 王牧華;生態(tài)主義課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劉仲全;高師公共課教育學教材知識結(jié)構(gòu)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王景強;網(wǎng)絡(luò)媒體的審美闡釋[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8 曹永國;后現(xiàn)代主義視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9 趙大川;普通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的構(gòu)建與評價[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10 羅堯成;中國大學課程結(jié)構(gòu)改革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以寧;張海;;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對教育技術(shù)的影響[J];中國電化教育;2004年09期
2 李麗;史毅;;后現(xiàn)代視野下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討[J];南昌高專學報;2008年03期
3 顧鐵華;;后現(xiàn)代主義思想與比較教育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0年13期
4 楊平展;魏小迪;;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下的教學系統(tǒng)設(shè)計[J];教師;2011年04期
5 張昌波;從西方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看我國教育的價值取向[J];教書育人;2003年02期
6 譚偉民;尋明;;后現(xiàn)代主義視野下的課程觀評析[J];柳州師專學報;2006年03期
7 韓云潔;張海峰;;后現(xiàn)代主義視域下的課程觀及其啟示[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4期
8 方黎;;后現(xiàn)代課程觀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影響[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9 于向英;;后現(xiàn)代主義及其對教育的影響分析[J];中州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10 孫海亮;;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對我國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影響[J];商業(yè)經(jīng)濟;2008年19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戴軍;教育理論研究的后現(xiàn)代思維傾向[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胡守敏;論后現(xiàn)代主義視野中的教學研究范式[D];西南大學;2007年
2 黃洪蘭;后現(xiàn)代主義教育目的觀研究及我國教育目的取向[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郭啟華;后現(xiàn)代主義視野中的學生觀[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楊靜;教育技術(shù)發(fā)展的后現(xiàn)代解析[D];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3417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34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