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生活德育論的貢獻與局限

發(fā)布時間:2018-08-31 07:54
【摘要】:生活德育論是新時期我國德育理論的可貴探索。它緊緊抓住道德知識、道德教育和道德生活的特殊性,強調(diào)德育服務(wù)生活、回到生活、引導(dǎo)生活。它成功地批判了政治化德育、知識化德育和邊緣化德育,指明了德育的獨特價值,捍衛(wèi)了德育的獨立地位。它極大地改變著我國學校德育的面貌,使德育受到學生愈益廣泛的歡迎。不過,生活德育論也存在不足,那就是:未能建立生活與德育的雙向本質(zhì)聯(lián)系,生活邏輯的內(nèi)涵不清晰,社會批判性不足。
[Abstract]:The theory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is a valuable explo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theory in China in the new period. It firmly grasps the particularity of moral knowledge, moral education and moral life, emphasizes that moral education serves life, returns to life and guides life. It successfully criticizes politicized moral education, intellectual moral education and marginalized moral education, points out the unique value of moral education, and defends the independent posi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t greatly changes the appearance of mor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makes moral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popular with students. However, the theory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also has some shortcomings, that is, it fails to establish the two-way essential connection between life and moral education, the connotation of life logic is not clear, and the social criticism is insufficient.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基金】:教育部2009年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項目“學校制度生活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CET-10-0405)
【分類號】:G4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魯潔;;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寇冬泉;;生活育德是中國傳統(tǒng)德性培育基本范式的回歸與超越[J];道德與文明;2006年03期

2 張鵬,孟祥秀;權(quán)利的呼喚——物權(quán)法確認拾得人權(quán)利的法哲學思考[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3 曹孟勤;;生態(tài)倫理是人之為人的象征[J];晉陽學刊;2006年06期

4 本刊編輯部;2004中國教育研究前沿與熱點問題年度報告[J];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5 本刊編輯部;;2006中國教育研究前沿與熱點問題年度報告[J];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6 唐愛民;;真實的道德生活與德育課程生活資源的開發(fā)[J];課程.教材.教法;2007年05期

7 劉云林;道德法律化:一種需要加以辨析的立法主張——從倫理、道德之別的視角分析[J];求實;2004年01期

8 劉春友;對“互惠互利”的道德非難預(yù)設(shè)[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9期

9 高德勝;課程與生活的融合——評上海市靜安區(qū)德育課程的改革實驗[J];思想.理論.教育;2005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曹孟勤;生態(tài)倫理哲學基礎(chǔ)的反思[D];清華大學;2004年

2 林立公;道德治理及其實現(xiàn)方式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3 戚小村;公益?zhèn)惱砺哉揫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彭柏林;道德需要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張夫偉;迷失與追尋[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6 余維武;沖突與和諧[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戴景平;善惡的人性尺度和社會尺度[D];吉林大學;2007年

8 肖祥;澹泊論[D];中南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召全;經(jīng)濟人與道德人的相通與契合[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荊;德育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李曉蕾;我國德育課程研究綜述[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陳回花;1980年來中小學德育課程標準(或大綱)的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5 胡術(shù)恒;兒童觀及其對教育觀的制約與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楊彩云;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D];河南大學;2006年

7 陸云峰;走向生活的德育教科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8 王麗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之初探[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9 胡娟;“依賴性”對道德哲學的啟示[D];東南大學;2006年

10 王霞;解蔽與理解[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魯潔;;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本文編號:221436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21436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7b60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