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思維及其視野中的科學教育
本文選題:科學教育 + 實踐思維; 參考:《中國大學教學》2012年06期
【摘要】:科學教育研究當下的視角只從科學(技術(shù))和教育兩個角度來展開,致使科學教育的研究或被科學研究的范式所代替,或被靜止的本質(zhì)主義教育觀所簡單化。本文試圖從實踐思維的角度審視既往科學教育研究,力求從科學教育的歷史性、社會性和實踐性中來考察科學教育的相關(guān)問題,以求對科學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有所推動作用。
[Abstract]:The current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education research is only carri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which results in the scientific education research being replaced by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aradigm, or simplified by the static essentialism education view.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past scientific education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al thinking, and tries to examine the relevant problems of scientific education from the historical, soci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scientific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education.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長春師范學院高教研究所;長春大學光華學院新聞傳播系;
【分類號】:G40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俊;;可持續(xù)發(fā)展文化是科學與人文融合的必然選擇[J];攀登;2008年06期
2 湯靚穎;;淺析流行文化對品牌的作用[J];品牌(理論月刊);2010年Z1期
3 王麗萍;李月華;;高校圖書館文化特征及其建設(shè)思路[J];圖書情報研究;2010年01期
4 杜敏;蔣亞東;;我國族群之間的跨文化傳播研究——基于對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的調(diào)查[J];新聞世界;2011年08期
5 黃遠竟;云虹;;漢英經(jīng)濟隱喻的跨文化相似性[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9期
6 郝濤;;影響農(nóng)民生育行為因素的多元分析[J];平原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7 裴利花;;對和諧社會中和諧文化的思考[J];濮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8 魏曉鍇;;淺析中越宗藩關(guān)系建立的文化基礎(chǔ)[J];濮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9 雷安軍;;功能主義原則的缺陷及其克服──兼論法律文化的先進與落后問題[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05期
10 唐世貴;唐曉梅;;《山海經(jīng)》華文本作者質(zhì)疑(上)[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明星;郝春東;殷融;;文明的顯化:文明與潛意識關(guān)系的新視角[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蔡燦泉;;潮汕文化的霍福斯泰德架構(gòu)分析及其對地方政府治理的啟示[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二輯)[C];2007年
3 王炳華;江順;;文化融合:多校區(qū)大學建設(shè)不可或缺的工程[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8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一)[C];2008年
4 林文才;;英漢習語的文化內(nèi)涵差異[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王崢;;習語的文化內(nèi)涵及其翻譯的歸化和異化[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宋丙濤;;黃河農(nóng)耕文明輝煌和衰落的制度性和經(jīng)濟性原因分析[A];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7 鄭先興;;從漢畫神樹看樹木在古代社會生活中的文化價值[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錢霞;;英語課堂的生成≈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談英語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9 張碧波;;“南有大漢,,北有強胡”——兼及匈奴文化及其文化體系的考察[A];中國·內(nèi)蒙古第三屆草原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虎有澤;;試析張家川回族的傳統(tǒng)文化[A];第十四次全國回族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艷艷;河南省新農(nóng)村和諧文化建設(sh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唐偉;軍工文化核心價值體系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3 郭文慧;高中數(shù)學課堂中的情境教學[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靜;提高電視節(jié)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蘇紅;論繪畫中的“兒童畫”情結(jié)[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6 宋少婷;中等職業(yè)學校信息技術(shù)課堂生成性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吳婷;中學語文生成性閱讀教學中生成性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毅華;初中說明文活動教學的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蔣磊;國防生軍隊基層文化工作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敏;生成性教學改革的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中一;關(guān)于實踐──精神掌握[J];江漢大學學報;1995年04期
2 周美春;;科學教育 以師為本——“第二屆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論壇”綜述[J];教育;2007年33期
3 ;安徽省科學教育研究會[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年11期
4 ;安徽省科學教育研究會[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0年01期
5 綦明男;科學教育的現(xiàn)狀及科學教育研究的意義[J];教育探索;2002年06期
6 ;安徽省科學教育研究會[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年10期
7 ;中國教育學會科學教育分會小學工作委員會關(guān)于發(fā)展理事單位的通告[J];科學課;2010年09期
8 ;國際小學科學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兼談我國小學自然課的若干問題 丁邦平[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8年03期
9 丁邦平;科學教育學:一個新興的教育研究領(lǐng)域[J];外國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10 魏傳光;道德教育中思維方式的變革趨勢——從概念思維到實踐思維[J];教育與現(xiàn)代化;2004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偉平;;論實踐思維(提綱)[A];全國"唯物史觀的理論創(chuàng)新"與"馬克思主義實踐理論的當代意義"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史計月;;術(shù)后鎮(zhèn)痛的實踐思維[A];2006年中華醫(yī)學會全國麻醉學術(shù)年會知識更新講座[C];2006年
3 尹筱莉;;科學教育研究方法論及其反思[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shù)年會第1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4 劉勝;;人際冒犯行為的合情合理判斷與中庸實踐思維的關(guān)系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冀鳳梅;;少兒茶藝教學——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載體[A];“大禹]罕比俁枰昭刑只狒呱俁枰昭肴募痆C];2006年
6 黃偉梧;;海港引航的職業(yè)特征與加速技術(shù)力量成長的思考[A];海洋船舶安全理論與實踐論文集[C];2008年
7 劉志山;;科學發(fā)展觀及其教育意義[A];2004年中國經(jīng)濟特區(qū)論壇:科學發(fā)展觀與中國的發(fā)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莫錦英;;體驗教育——提高德育的實效性[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陳輝;;論公共行政管理方法理性化[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梁艷利;;現(xiàn)代化進程中權(quán)力運作者思維方式的對比分析——兼評斯科特的極端現(xiàn)代主義批判理論[A];中國的立場 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9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勇;全軍科學文化教育工作會議召開[N];解放軍報;2010年
2 李樹金;軍隊科學文化教育工作會議召開[N];解放軍報;2011年
3 ;表彰全軍第五個五年科學文化教育先進單位和個人[N];解放軍報;2011年
4 劉依塵;科學教育研究可以借石攻玉[N];中華讀書報;2003年
5 時盡嶺、記者 周奔;全軍“四五”科學文化教育成績顯著[N];解放軍報;2006年
6 記者 李增瑞;武警部隊科學文化教育工作領(lǐng)導(dǎo)小組成立[N];人民武警;2006年
7 記者 李增輝;認真貫徹落實全軍在職科學文化教育規(guī)劃[N];人民武警;2007年
8 謝亞鵬邋李小東;全軍和武警部隊科學文化教育工作會議在筑召開[N];貴州日報;2007年
9 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叔子;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交融[N];光明日報;2005年
10 ;教育需要實證性的科學研究[N];人民政協(xié)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董晉騫;對馬克思實踐思想的再理解[D];吉林大學;2006年
2 喬東;管理思想哲學基礎(chǔ)反思[D];清華大學;2005年
3 張華茂;知識實踐論[D];吉林大學;2004年
4 周霖;教育理論思維與教育理論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啟明;中庸實踐思維、心理彈性與社會適應(yīng)的關(guān)系[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鐔永峰;科學發(fā)展觀的理論思維與實踐思維及其關(guān)系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黨校;2009年
3 陶磊;試論從理論到實踐的中間環(huán)節(jié)[D];云南師范大學;2005年
4 郝秀杰;我國高職教育中技術(shù)應(yīng)用教育和科學文化教育關(guān)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5 張宏杰;論未成年人道德思維的培育[D];貴州師范大學;2007年
6 趙秀文;從實體思維到關(guān)系思維[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7 李道申;實踐思維方式的創(chuàng)生與發(fā)展[D];黑龍江大學;2001年
8 路德紅;馬克思主義實踐論思維方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9 顧江鴻;中學生物理學習態(tài)度的調(diào)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10 薛志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理念與策略[D];蘭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1136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113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