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領域虛擬仿真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探析
本文選題:虛擬仿真 + 教學資源; 參考:《中國電化教育》2012年11期
【摘要】:當前,虛擬仿真技術在教育領域成為繼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之后的第三代熱點技術,對虛擬仿真教學資源的建設與應用的研究也成為目前教育領域的熱點。本文在總結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在教育技術相關理論的指導下,首先闡述了虛擬仿真教學資源的特點及其主要教學應用,然后以理性的態(tài)度分析了虛擬仿真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最后給出了解決問題的建議。
[Abstract]:At present,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third generation hot technology following multimedia and network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has become a hot spot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virtual imit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u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heir main teaching applications, and then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with a rational attitude, and finally give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作者單位】: 威海職業(yè)學院現(xiàn)代教育中心;
【分類號】:G43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顯華;;談教學資源的有效運用[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年02期
2 張芳;;通用技術課程教學資源的選擇與應用[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3 蔣夫爾;;豫新攜手促進優(yōu)質(zhì)教學資源共享[J];中小學電教;2011年06期
4 周雄俊;;農(nóng)遠工程教學資源使用的困境及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11年10期
5 金天澤;鄭磊琦;;教育技術——教育中的現(xiàn)代服務業(yè)[J];價值工程;2011年19期
6 張愛珍;;電大網(wǎng)上教學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J];河套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7 張肖杰;;網(wǎng)絡教育過程中的利弊分析張肖杰[J];企業(yè)研究;2011年16期
8 楊仁廣;張艷;;網(wǎng)絡多媒體教學資源主題搜索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9 徐金鴻;;淺談英語網(wǎng)絡教學資源的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21期
10 楊洪琴;;傳播符號學視角下基于“學生發(fā)展”理念的讀寫教學資源探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羅英茹;王煒;張景仁;馬民;;網(wǎng)絡課程教育質(zhì)量初探[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潘少聰;;校園博客,師生共同發(fā)展的有效平臺[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3 李軍;;試談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教學設計[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徐成志;查仲春;;遠程教學環(huán)境的發(fā)展方向……“網(wǎng)上教室”[A];“網(wǎng)絡時代的遠程開放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山西平遙中學課題組;;論信息化教育教學資源的開發(fā)[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6 王洪斌;劉欣;張志;;《實現(xiàn)信息技術資源零浪費的實踐與研究》研究報告[A];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游家水;;整合信息資源,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孫經(jīng)鈺;任秋潔;王宇昕;;主題知識網(wǎng)站應用于教學的研究[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9 潘少聰;;校園博客,師生共同發(fā)展的有效平臺[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10 韓冽;李泰峰;;通過混合學習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本科課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魏非凡;丹徒區(qū)投入2.2億元整合優(yōu)質(zhì)教學資源[N];鎮(zhèn)江日報;2009年
2 無錫市錫山教師進修學校 嚴育洪;為教學“價”更高而深謀遠慮[N];江蘇教育報;2010年
3 記者 孫亞斐 劉家兵;2700萬建設遠程教育網(wǎng)[N];蘭州日報;2005年
4 王小海;別讓教學資源也放了假[N];經(jīng)濟日報;2004年
5 付光輝 盧長玉;100余萬元資源卡資助興仁教育[N];黔西南日報;2009年
6 韓忠洪;整合教學資源的嘗試[N];黔西南日報;2010年
7 通訊員侯小平 記者王曉;豫疆兩地實施優(yōu)質(zhì)教學資源進教室項目[N];哈密日報(漢);2011年
8 趙永平;把教學資源送到百姓身邊[N];人民日報;2007年
9 楊宏權;不要讓資源成為一種擺設[N];中國教師報;2006年
10 南榕;23萬名貧困地區(qū)教師受惠[N];西部時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熊藝;中國遠程教育系統(tǒng)管理與評價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2 胡澤民;“學習用戶”理念下遠程高等教育教學運行模式研究[D];廈門大學;2005年
3 羅江華;教育資源數(shù)字化的價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4 俞紅珍;論教材的“二次開發(fā)”[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齊媛;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中小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謝忠新;學校信息化應用評估模型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高宏卿;基于網(wǎng)格的遠程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李怡明;基礎教育均衡視域下異質(zhì)化教學建構[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9 李鋒;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趙健;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城鄉(xiāng)互動教師學習共同體構建與運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永平;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醫(yī)學視聽教材的再開發(fā)[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白云;網(wǎng)絡教學資源自適應組織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管佩磊;“物理專題研修”網(wǎng)絡教學資源平臺開發(fā)的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李曉麗;移動學習支持的網(wǎng)絡教育模式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5 黃輝;教學資源庫平臺的研究與設計[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6 袁蓓;基于Serv-U的分布式專題學習網(wǎng)站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湖南大學;2009年
7 杜梅;知識管理在教學資源中的研究與應用[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8 劉硝亞;知識管理在數(shù)字化校園教學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9 張慧子;小學動畫類教學資源的類型分析和設計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10 范青;微視頻教學資源的研發(fā)與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0990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09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