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教育福祉化
本文選題:福祉社會 + 教育福祉化; 參考:《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2年03期
【摘要】:建設福祉社會是世界各國治國理政的目標。教育作為社會福祉的一部分,既是實現(xiàn)福祉社會的重要手段,又是社會成員共享的一種幸福生活方式。教育福祉化雖然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fā)展歷程,卻是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福祉日益發(fā)達的必然結果。教育福祉化時期的到來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示,對教育的改革、發(fā)展、創(chuàng)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
[Abstract]:Building a happy society is the goal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ll over the world. As a part of social welfare, educa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alize welfare society, but also a happy way of life shared by social members. Although educational welfare has experienced a long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t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social welfare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 coming of the period of education welfare has brought us profound enlightenment, 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reform,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Education is faced with new challenges.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教育部重點課題(GJA080018) 東北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青年科研團隊項目(NENE-SKD2009)
【分類號】:G4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鄧劍光;;關于教育平等權的法律思考[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2 岳昌君,丁小浩;教育投資比例的國際比較[J];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3 臧興兵;沈紅;;公共教育投入與人力資源強國建設[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澤云;袁連生;;公共教育投資比例國際比較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2 袁連生;;我國政府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的原因與對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3 蔣蘭陵;;金融危機對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影響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0年04期
4 劉洪偉,和金生,張雄林;組織學習的成本問題初探[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5 趙宏斌;蔣莉莉;;我國教育財政投入比例及與中低收入國家的比較[J];復旦教育論壇;2008年04期
6 韓躍廣;;“實名推薦”與“教育平等——中國教育不平等狀況解讀[J];法學與實踐;2011年02期
7 孫毅婷;蔡文伯;王龍淼;;新疆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比例探析[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8期
8 王大磊;陳蔚萍;朱桂琴;;基于教育公平視角下的影子教育利弊探析[J];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9 姚繼軍;張新平;;新中國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測度[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2期
10 劉澤云;袁連生;;我國公共教育投資比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李文利;;中國高等教育財政研究:回顧與展望[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北京大學論文集[C];2004年
2 寧本濤;;世紀初中國教育經濟學發(fā)展的反思[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3 劉澤云;袁連生;;我國公共教育投資比例研究[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崔盛;;從教育經費投入上統(tǒng)籌城鄉(xiāng)義務教育[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沈禁;;我國公共教育支出的比較分析[A];第四屆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學術年會論文集(Ⅰ)[C];2008年
6 崔盛;;經濟危機背景下的教育發(fā)展[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仿松;財政教育投資及其績效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2 袁暉光;中國高校擴招背景下大學生就業(yè)和工資調整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3 臧興兵;生源地助學貸款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王大磊;共和國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政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胡伶;公共治理范式下的地方教育行政職能轉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雄林;知識集聚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7 劉洪偉;企業(yè)競爭能力的“雙因素”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8 王彥;中國光纖光纜產業(yè)的技術學習過程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9 許琳;高等教育投資的國際比較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景碩;教育券與我國公共教育支出效果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張曉樂;我國的義務教育投入與財政分權[D];山東大學;2011年
3 袁樹軍;我國高等教育經費優(yōu)化配置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4 劉亞沙;中國政府教育投資級次結構的調整與優(yōu)化[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5 孫婷婷;黑龍江省高教投入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6 唐文秀;高等教育財政撥款體制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劉媛;進城務工農民對子女教育投資選擇行為的實證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年
8 馬德娣;農村初中教師隊伍素質現(xiàn)狀及提高路徑[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王純青;衡南縣義務教育問題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10 白志棟;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教育發(fā)展與經濟增長實證分析[D];西北民族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蔣文娟;蘇一星;;教育平等權的憲法保護[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2 周永坤;;教育平等權問題及解決之道[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3 張愛梅;;流動人口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權問題探討[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4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課題組;財政收入占GDP比重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01年19期
5 朱應平;新司法解釋的憲政意義[J];人大研究;2001年11期
6 朱應平;教育平等權的司法保護[J];政治與法律;2002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李義平;財富的生產能力比財富更重要[N];人民日報;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國內傳真[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4期
2 張愛華;南仙利;王海潮;;當代國外教育公平實踐推進策略探析[J];河北教育(綜合版);2011年06期
3 藍建;;南非的“免費學校計劃”[J];教育;2011年17期
4 ;舉措[J];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06期
5 楊曉玲;;“學會生存”不如“學會發(fā)展”[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11年03期
6 梅汝莉;讓歷史啟迪未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對未來教育的天才構想[J];中小學管理;1998年Z1期
7 滕s,
本文編號:18903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890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