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目睹特大火災后的心理健康狀況
本文選題:火災 + 青少年; 參考:《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2年03期
【摘要】:目的:探討目睹火災對初中學生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焦慮及抑郁癥狀的影響。方法:采用方便抽樣方法抽取距某特大火災現(xiàn)場200米某中學六年級及初一、初二3個年級全體387名學生為研究組,抽取另一區(qū)與研究學校性質、等級相匹配的某中學六年級及初一、初二3個年級全體480名學生為對照組,對全體被試施測埃森兒童青少年創(chuàng)傷問卷(ETI-KJ)中文版、兒童焦慮性情緒障礙篩查表(SCARED)、兒童抑郁障礙自評量表(DSRSC)。結果:研究組PTSD及疑似PTSD檢出率高于對照組(均P0.05),SCARED量表廣泛性焦慮及軀體化/驚恐因子分高于對照組(均P0.05),DSRSC量表總分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焦慮(SCARED總分≥23分)、抑郁(DSRSC總分≥15分)癥狀檢出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女性(OR=1.90)、既往經歷創(chuàng)傷(OR=5.67)及來自目睹火災學校(OR=1.61)者更易出現(xiàn)PTSD癥狀。結論:目睹特大火災的初中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及廣泛性焦慮、軀體化/驚恐等癥狀,在進行災后心理支持及危機干預時需重視目睹學生的心理健康。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ire on PTS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a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387 students of Grade 6 and Grade 1 of a middle school 200 meters from the scene of a major fire, and all 387 students of Grade 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properties of another district and the study school were selected. Four hundred and eighty students of grade six, grade one and grade two in a middle school were us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Esse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rauma questionnaire (ETI-KJ) was administered to all the subjects. SCAREDV and DSRSCS were used to screen anxiety disorder in children.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PTSD and suspected PTSD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scores of generalized anxiety and somatization / panic factor of SCARED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total score of DSRSC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tection rate of SCARED and DSRSC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PTSD symptoms were more likely in women with OR1.90, with previous trauma (OR5.67) and from a fire witness school (OR1.61). Conclusion: the students who witnessed the fire may have the symptom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generalized anxiety, somatization / panic, etc.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students in post-disaster psychological support and crisis intervention.
【作者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精神衛(wèi)生中心;
【基金】: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9BAI77B05)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韓利群;王延中;王鵬;于華林;;中國不同人群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相關研究現(xiàn)狀[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8年12期
2 王凱,蘇林雁,朱焱,翟靜,楊志偉,張紀水;兒童焦慮性情緒障礙篩查表的中國城市常模[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2年04期
3 陳樹林,李凌江,盧原,高雪屏,張錦黎,李晏,李衛(wèi)暉;火災災民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的發(fā)生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5年03期
4 蘇林雁 ,王凱 ,朱焱 ,羅學榮 ,楊志偉 ,兒童抑郁量表全國協(xié)作組;兒童抑郁障礙自評量表的中國城市常模[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3年08期
5 孟凡強,崔玉華,沈漁村,林凱,侯冬芬,戚元麗,金太光,孫春云,唐亮,程衛(wèi)國;綜合醫(yī)院軀體形式障礙臨床特點的初步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根芳;;心理行為干預對青少年感染后腸易激綜合征近期預后的影響[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2 孔春妍;牟春筍;解秀珍;唐忠;;哮喘兒童心理情緒障礙及疾病嚴重程度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7年06期
3 李楊;魏珉;Gayle PAGE;Susan IMMELT;;慢性病兒童應激源 應對方式及心理狀態(tài)的研究[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8年03期
4 沈玲;羅學榮;韋臻;管冰清;袁秀洪;寧志軍;丁軍;楊偉;;焦慮性障礙兒童情緒問題及教育心理控制源的研究[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1年12期
5 李星;林慧卿;葛欣;李玉峰;;學齡期兒童神經性尿頻與心理狀況關系的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2年04期
6 孫國勝;高春強;黃云華;高飛;張建芳;徐正才;徐華;;繪畫治療對情緒障礙兒童親子關系的作用[J];當代醫(yī)學;2011年34期
7 葉敏捷;謝正;王瑛;鄭維芳;姜德國;;米氮平治療軀體化障礙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學;2006年06期
8 楊華彬,易著文,何小解,湯艷清,阮健,何曉玲;孟魯司特對哮喘患兒情緒和肺功能的影響[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5年02期
9 卓秀慧,洪琦,羅小杏,梁純,葉翠容;深圳部分青少年焦慮情緒與生活事件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5年02期
10 王凱,蘇林雁;8~10歲兒童抑郁癥狀的隨訪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鄭建民;龔俊;莊子森;葉馨;楊醒;孫國平;鄭海霞;孫海燕;陳月玲;張捷;戴可榕;阮召瑞;莫夸耀;陳釗;張曉陽;邱宜斌;唐本玲;;512地震災民創(chuàng)傷后應激反應的影響因素分析[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2 阮健;楊華彬;湯艷清;何曉玲;;放松訓練對哮喘患兒臨床癥狀和肺功能的影響[A];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雜志社臨床心身疾病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軀體化障礙32例臨床觀察[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精神疾病專業(yè)委員會第十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4 任菁菁;;社區(qū)保健機構中軀體形式障礙的臨床分析[A];2005年浙江省全科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5 張文武;王曉笳;胡珍玉;;寧波市民工子弟學校學生情緒問題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A];2009年浙江省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老年精神障礙學組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6 李巖;;新入園兒童分離焦慮的音樂治療干預研究[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張冬紅;;繪畫藝術治療在兒童情緒障礙患者中的應用[A];2013年河南省精神科護理危機管理與溝通技巧培訓班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佳;兒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適應模型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2 吳文峰;兒童抑郁癥狀應激—認知易感模型的追蹤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3 張伯華;《內經》情志治療思想臨床應用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4 鄧云龍;功能性軀體不適及其與心理社會因素關系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5 曹楓林;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心理機制、腦功能影像學及團體心理干預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6 肖漢仕;中學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編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預[D];中南大學;2007年
7 耿耀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沖動行為的心理機制及其心理干預[D];中南大學;2006年
8 范方;留守兒童焦慮/抑郁情緒的心理社會因素及心理彈性發(fā)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9 張朝輝;軀體化障礙的特征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10 李楊;慢性病患兒及父母應激源、應對方式以及教育干預效果評價[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黨云皓;農村留守兒童心理行為問題及相關因素的調查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陳高尚;四川地震災區(qū)災后小學生抑郁癥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3 徐偉;城鄉(xiāng)結合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調查及干預[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郭龍;兒童社交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氣質類型關系之探討[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5 劉琦;泥石流災后中學生PTSD共病重癥抑郁癥狀及與心理彈性的關系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6 林曉霞;學齡期白血病患兒及家長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干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楊帆;長沙市中學生焦慮性情緒的調查和青少年焦慮障礙的病例對照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8 陳雷音;長沙市流動兒童心理狀況的對照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9 彭萍;高一學生冗思對抑郁癥狀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0年
10 王婧;湖南省兒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癥狀及生活質量總體滿意度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惠武利,施旺紅,徐德忠,王家同,門可;煙臺海難援救軍人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發(fā)生者SCL-90分析[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年19期
2 李革新,陸兵,張有謨,伊麗,馬雪松,吳堅,高金生,楊岳銓,李玲玲,康麗;事故后飛行人員的心理反應與心理鑒定[J];航空軍醫(yī);1999年02期
3 林琳;何國平;;急診科護士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流行病學特點及危險因素[J];現(xiàn)代護理;2006年17期
4 卡爾-亨茲.貝瑟;;軍事精神病學與軍事部署:德國聯(lián)邦國防軍士兵中的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英文)[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7年05期
5 甘景梨,高存友 ,楊代德 ,胡興煥 ,李曉瓊 ,張偉紅;軍人心理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患者與健康軍人事件相關電位的對照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年04期
6 邱育平;張業(yè)祥;王艷琴;肖黃宜;孫玲;魏波;;江西省萬載縣芳林小學爆炸案幸存小學生心理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01期
7 楊來啟;吳興曲;張彥;李鳴;劉光雄;高永利;鄧自和;何江平;何明;;非典時期一線醫(yī)務人員遠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06期
8 王征宇;;癥狀自評量表(SCL-90)[J];上海精神醫(yī)學;1984年02期
9 吳興曲,王倩云,楊來啟,胡淑芳,鄧自和,王惠利,王曉峰,李拴德,馬文濤,劉光雄;312名高原汽車兵心理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的調查[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02年06期
10 馮艷芳;趙素銀;張香云;王淑玲;李玉欣;;車禍幸存兒童應激相關障礙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6年1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夢竹;上海市青少年PTSD狀況調查及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茸;;災后中小學校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危機干預[J];商場現(xiàn)代化;2009年18期
2 高鴻云;;青少年自殺[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7年03期
3 邢娟娟;;創(chuàng)傷后心理危機干預探討[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8年03期
4 李六珍;張磊;胡文晶;;震后心理援助應遵循正確的應激原則[J];科技導報;2008年14期
5 葉利云;;地震后兒童與青少年PTSD特點影響因素及其治療[J];社會心理科學;2009年01期
6 鮑兵;;“5·12”大地震青少年PTSD發(fā)生機制及干預策略探討[J];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7 朱繪霖;項錦晶;陳雯瑾;申荷永;高嵐;;四川震區(qū)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青少年的房樹人繪畫特點[J];教育導刊;2011年06期
8 王爽;張澤良;賀婧菲;;兒童地震災害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的心理干預策略初探[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9 盧建平;舒明躍;;初中學生焦慮抑郁狀況與家庭功能缺陷調查[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8年13期
10 孫宇理;朱莉琪;;地震后兒童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的影響因素(綜述)[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甘秀英;聶衍剛;周虹;;地震后青少年創(chuàng)傷應激障礙與社會支持、人格的關系研究——以5.12地震為例[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石洲寶;劉敏科;申希平;黃生輝;唐珂;;安神膠囊對輕性抑郁障礙療效及依從性對照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陸德寶;肖剛;沈樹梅;;北京市順義區(qū)農業(yè)人口抑郁障礙狀況調查[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4 陸純明;錢汶;羅雪連;;抑郁障礙109例司法鑒定剖析思考[A];中國法醫(yī)學會司法精神病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全國司法精神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5 陳葵;王得新;潘映輻;伍文清;許春伶;;癲癇合并抑郁障礙的臨床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6 楊立猛;王健仰;張路;侯劍鋒;胡盛壽;鄭哲;;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患者術前炎癥標志物預測術后抑郁障礙的發(fā)生[A];中國心臟大會(CHC)2011暨北京國際心血管病論壇論文集[C];2011年
7 王樹寧;陳維s,
本文編號:18887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888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