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教育思想與意義評析
本文選題:朱熹 + 理學 ; 參考:《蘭臺世界》2012年15期
【摘要】:朱熹是我國封建時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理學學說的集大成者。作為古代教育家,朱熹倡導以理學為核心的教育思想,編撰以育人為根本的教育著作,開展以書院為模式的教育實踐,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Abstract]:Zhu Xi was one of the main representatives of Confucianism in feudal period in China. As an ancient educator, Zhu Xi advocated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with Neo-Confucianism as the core, compiled educational works based on educating people, and carried out educational practice based on academy of learning, which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作者單位】: 西京學院;
【分類號】:G40-0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朱守良;;朱熹對中國儒學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2 季婁;;朱熹與八大書院[J];河北企業(yè);1999年01期
3 龐橋;朱熹教育哲學思想淺論[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林建華;論朱熹教育思想體系的生成與建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黃極;朱熹生態(tài)倫理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D];武漢科技大學;2011年
2 程婕;下學與上達:朱熹蒙學思想的哲學基礎[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3 陳火根;朱熹教化思想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俊峰;;小議朱熹的教育觀[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12期
2 左兆榕;鐘俊玲;;朱熹教育思想研究概述[J];文教資料;2010年14期
3 陳獻明;;朱熹的教育思想[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1982年01期
4 李玲;;朱熹語文教育思想的新審視[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6年02期
5 李莉;;為什么說買“東西” 而不說買“南北”[J];山西老年;2010年06期
6 張h;;石瀨[J];中文自修;2004年01期
7 李修貴;;朱熹教育思想述論[J];滄桑;2009年03期
8 王國良;;朱熹理學的傳播與徽州和諧社會的建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9 唐牛;;朱熹:教育大家與理學大師[J];黃山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4期
10 王富紅;;朱熹教育思想對現(xiàn)代教育的啟示[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袁彥;常青;;朱熹與武夷山水[A];閩學與武夷山文化遺產(chǎn)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吳洪成;;簡論朱熹的小學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黃書光;;試論程朱學派教育思想的歷史地位[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陳利華;;對朱熹蒙學教育思想的現(xiàn)代思考[A];朱熹理學與晉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莊永東;;朱熹理學在晉江的遺跡[A];朱熹理學與晉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李金表;;朱熹在南安的行蹤[A];朱熹理學與晉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朱瑞熙;;二論朱熹的政治主張[A];朱熹與閩學淵源——“延平四賢”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8 牛力達;;簡論朱熹對易學發(fā)展的貢獻[A];朱熹與閩學淵源——“延平四賢”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9 邵良棋;;淺談朱熹的“德治”思想[A];朱熹與閩學淵源——“延平四賢”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10 陳其芳;;朱熹與武夷山[A];朱熹與中國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會論文集[C];198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志堅;九江也是“朱熹”郵票的原地[N];中國集郵報;2010年
2 媒體從業(yè)者 吳杭民;朱子想回家看看卻不知家在何方[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3 張放;藏在深村的朱熹祠堂[N];成都日報;2005年
4 云大附中 劉翥;溫暖心靈的聲音[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5 高秀昌;二程洛學與朱熹閩學[N];光明日報;2004年
6 安慶師范學院 朱守良;朱熹《家訓》:從個人修養(yǎng)到民族文明[N];光明日報;2008年
7 倪俊峰 陳建希 林建國 陳航;《朱熹誕生八百八十周年》在福建隆重首發(fā)[N];中國集郵報;2010年
8 楊暉 丁曉雄;朱熹故里著力打造園林城市[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9 方懷銀;“古徽州”應為“朱熹”郵票的原地[N];中國郵政報;2010年
10 陳國代;名山留圣跡 過化在人心[N];閩北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建華;論朱熹教育思想體系的生成與建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楊冰;回眸與超越——先秦時期原創(chuàng)性教育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石明慶;理學詩論與南宋詩學[D];南開大學;2003年
4 周淑萍;兩宋孟學研究[D];西北大學;2004年
5 王小珍;宋代崇安五夫里劉氏家族及其文學研究:以劉子諼行腫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6 熊瑜;朱熹倫理教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7 權相佑;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孫學功;馮從吾學術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9 常裕;河東學派考論[D];南開大學;2006年
10 姜元濤;“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長生;朱熹山水詩的淵源與嬗變[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2 徐永文;南宋時期贛東北朱熹后學的教育活動與教育思想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3 羅小如;論朱熹《論語集注》的訓詁價值[D];寧夏大學;2003年
4 齊旭東;論王陽明“致良知”思想及其教育學意義[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蔡鴻菲;反思陸九淵頓悟教育思想及對語文教育的啟示[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常建勇;朱熹自我教育思想探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7 李煌明;理念與天理——柏拉圖與朱熹[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8 王淑霞;圣賢——朱熹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9 鄭俊暉;朱熹主要音樂著述的文獻學研究——以《朱文公文集》為中心[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10 陳揚東;朱熹閱讀教學理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本文編號:18317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831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