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學習評價:一種非正式學習評價方式的實證研究
本文關鍵詞: 先前學習評價 實證研究 成人教育 出處:《開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先前學習評價是當前國際成人高等教育領域普遍采用的、針對非正式學習的一種評價方式。本研究基于體驗式學習理論,選取參與遠程高等教育且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92名成人學生為研究對象,在廣播電視大學教學系統(tǒng)開展了先前學習評價的實證研究。研究發(fā)現,測評人員對評價標準的理解與應用存在偏差,學生對先前學習評價的認識有待進一步加強,特別是讓學生清楚評估中的相關責任、評估方法等,以及整個先前學習評價工作的評價與監(jiān)督機制尚不健全;诖,本研究總結了先前學習評價的一般操作流程,并提出建立申請制度,加強審核學生所提供材料、證據等的真實性,向學生提供申請前的自我測試以及為學生提供反饋和審查評估結果的機會等四個方面的改進措施。研究希望促進兩個"成果轉化",一是通過先前學習評價的實證研究,對在職人員通過非正式學習獲得的知識、能力或技能給予合理的"成果轉化",進一步推動我國針對成人非正式學習評價的研究;二是希望將研究成果進行"成果轉化",變?yōu)閷W歷教育、在職人員教育與終身教育融合的一種推進機制。
[Abstract]:Previous learning evaluation is a kind of evaluation method for informal learning,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adult higher education. This study is based on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 In this paper, 92 adult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 in distance higher education and have certain working experience a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an empirical study of previous learning evaluation is carried out in the teaching system of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re deviated, and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vious learning evaluation need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especially to make the students clear about the related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evaluation, th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so on. And the 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the former learning evaluation work is not perfect.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general operating process of the previous learning evaluation, and proposes to establish an application system to strengthen the examination of the materials provided by the students. The authenticity of evidence, etc.,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self-test before application and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feedback and review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research aim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wo "results", one is through the empirical study of the previous learning evaluation. To give reasonable "result transformation" to the knowledge, ability or skill acquired by informal learning, and to further promote the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adult informal learning in our country; Second,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be "transformed" into a promot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gration of academic education, on-the-job education and lifelong education.
【作者單位】: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現代遠程教育研究所;
【基金】: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專項課題“先前學習評價”研究成果
【分類號】:G4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迎;安玉潔;黃榮懷;;運程學習者特征模型的構建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楊四耕;;體驗:一種生命化的學習方式[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2 王迎;王淑娟;;遠程教育中的學生支持服務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7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汪洋;體驗式培訓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4年
2 謝洪梅;經理人的學習風格及其分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靜;體驗式情境下的管理模擬問題研究[D];青島大學;2005年
4 劉菊香;基于模糊理論的網上協作學習學生分組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劉永昌;培養(yǎng)中專學生數學自我體驗及促進主動學習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6 陳雪;企業(yè)員工體驗式培訓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7 王亮;網絡多媒體環(huán)境下務工者自主學習能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徐素霞;E-Learning中學習者建模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崔瑩;網絡課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宋進喜;理論引領的體驗式培訓對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孫朝霞;經驗——成人學習中的重要影響因素[J];成人教育;2004年01期
2 陳肖生;網絡教育與學習適應性研究綜述[J];中國遠程教育;2002年03期
3 紀河;遠程教育中成人學習特性的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4年15期
4 王陸,方平,劉維民;關于學生個性因素與遠程教育相關性的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5 徐學鋒,裴純禮;教育技術及其在發(fā)展和應用中存在的問題[J];電化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永生;;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資本的計量及其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的實證研究[J];教育與經濟;2006年01期
2 韓磊;王鵬;高峰強;;青少年人格特征與考試焦慮的相關研究[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3 吳小貽;;教師教育研究的“少”與“多”[J];宿州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4 曾五一;李海濤;;中國區(qū)域間教育平等狀況的統(tǒng)計考察[J];統(tǒng)計研究;2007年07期
5 林丹華;申繼亮;;挑戰(zhàn)與希望并存:北京市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狀況調查[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6 田飛;郭江平;曹威麟;;高校師生心理契約期望值類型的實證研究[J];教育探索;2008年05期
7 劉彬;;關懷生命:我國教師生存現狀的實證研究[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8 鄭書宇;;近幾年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實證研究綜述[J];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9 錢曉;;理工類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性別和年級差異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年04期
10 劉威;惲如偉;;從國外案例看教育游戲實證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白羽;樊富珉;;大學生網絡依賴成因與動機實證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2 趙佳音;;教育是否只是作為衡量雇員生產率的篩選裝置——基于我國的實證研究[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楊眉;;“人際溝通分析學”在影響大學生“心理控制源”上的實證研究[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C];2009年
4 盧珂;;義務教育投資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以“十五”時期為例[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熊筱湘;;我國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的實證研究[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劉純姣;;上海大學生網癮實證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C];2010年
7 王遠偉;;對中國教育發(fā)展進程中若干問題的回顧與反思——以1978-2006年中國教育數據為基礎的實證研究[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8 張素蓉;;地震災區(qū)基礎教育個人直接成本的實證研究——以北川縣為例[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楊眉;;從人格教育入手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實證研究[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10 朱春奎;;財政教育投入與經濟增長:基于VAR方法對中國的實證研究[A];呼吁公共預算:來自政治學、公共行政學的聲音——第一屆中國公共預算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沁平 整理;新出臺重要教育改革措施要同步設立跟蹤實證研究[N];人民政協報;2010年
2 黑龍江綏化學院社會科學系 郭啟華;八成教師仍以傳統(tǒng)方式教學[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李茂;芝加哥大學學者通過實證研究發(fā)現:信任是學校改革的動力源泉[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4 江蘇省鹽城中學 毛艷萍;中學生心理壓力實證研究[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5 韓誠 張軼帆;近8成農民不愿孩子讀大學[N];中國婦女報;2010年
6 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教授 朱希祥;欠缺實證能力 創(chuàng)新基礎不牢[N];文匯報;2011年
7 李曜明;教育管理學的五個發(fā)展趨勢[N];中國教育報;2007年
8 西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與傳播學院 楊曉宏 賈巍 孫新領 趙向陽;專業(yè)發(fā)展,如何搭好培訓“快車”?[N];中國教育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計琳;規(guī)范引導為“家教熱”降溫[N];中國教育報;2008年
10 中央電化教育館《電影課實證研究》總課題組 楊德林;500部影片在哪里?[N];中國教育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廣彬;教育與居民健康:我國教育的健康收益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9年
2 孫繼紅;我國區(qū)域教育發(fā)展狀況評價的實證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3 王婷;中國西部農村教育成本、收益與家庭教育決策的實證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9年
4 儲慶;國家、教育與地位獲得[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黃瀟;中國教育不平等與收入分配差距的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6 于凌云;養(yǎng)老保險、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一個理論框架及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7 過廣宇;素質教育的新思路:個性教育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翟群;中學生自我價值感系統(tǒng)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余祖?zhèn)?教育水平和健康狀況的關系[D];武漢大學;2010年
10 魏婷;教育游戲參與者行為意向影響因素模型與實證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賈英;江蘇省義務教育投資差異的實證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林向東;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評價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3 高巍;課堂教學師生言語行為互動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4 李翠華;新疆教育差異對經濟發(fā)展影響的實證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0年
5 鄧飛;我國受教育年限問題實證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6 劉新月;混合式學習模式實施效果的實證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7 涂瑞珍;上海城鄉(xiāng)普通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及教育負擔狀況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8 劉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實證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9 左莉;企業(yè)文化與校園文化的對接研究[D];燕山大學;2006年
10 張娟;大學生人際信任與孤獨感的特征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5435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543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