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教師知識研究述評
本文關鍵詞: 教師知識 教師實踐性知識 教師教育 出處:《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我國教師知識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教師知識既包括"給教師的知識",也包括"教師的知識"。我國教師知識研究經(jīng)歷了20世紀90年代末以前的萌芽階段和21世紀初以來的發(fā)展階段。我國的教師知識研究包括應然的教師知識研究和實然的教師知識研究,前者關注教師知識結構,后者關注教師實踐性知識和教師個人知識。我國教師知識研究呈現(xiàn)研究方法多元化、理論研究系統(tǒng)化、研究本土化的發(fā)展趨勢。
[Abstract]:The research of teachers' knowledge in China began in 1990s. Teachers' knowledge includes "knowledge for teachers". Including "teacher's knowledge." The research of teacher knowledge in our country has gone through the embryonic stage before the end of 1990s and the development stage since 21th century. The research of teacher knowledge in our country includes the research of teachers' knowledge that ought to be and the real teacher's knowledge. Research. The former focuses on 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 the latter pays attention to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teachers' personal knowledge.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分類號】:G451.1
【正文快照】: 教師知識問題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乃至教師教育的基本問題,對教師知識進行研究是教師教育研究的邏輯起點。教師知識問題已經(jīng)引起我國教師教育研究領域的重視。那么何謂教師知識?我國教師知識研究的發(fā)展歷史是什么?我國教師知識研究的內(nèi)容包括哪些?我國教師知識研究的未來發(fā)展趨勢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2 石中英;緘默知識與教學改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3 辛濤,申繼亮,林崇德;從教師的知識結構看師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4 石中英;緘默知識與師范教育[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5 石中英;當代知識的狀況與教師角色的轉換[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6 丁鋼;教育經(jīng)驗的理論方式[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7 吉恩·克蘭迪寧;鞠玉翠;;知識與課程開發(fā):教師教育的新圖景[J];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8 陳向明;;對教師實踐性知識構成要素的探討[J];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9 張民選;;隱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顯現(xiàn)可能[J];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08期
10 鐘啟泉;;“實踐性知識”問答錄[J];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李丹;幼兒教師實踐性知識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鞠玉翠;教師個人實踐理論的敘事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劉清華;教師知識的模型建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周福盛;教師個體知識的構成及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姜美玲;教師實踐性知識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吳衛(wèi)東;教師個人知識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張立新;教師實踐性知識形成機制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8 陳靜靜;教師實踐性知識及其生成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利;;對綜合性大學音樂系鋼琴教學的幾點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2期
2 譚可;;堅持以人為本 提高管理效能[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2期
3 呂星宇;;從個人默會知識視角看教師培訓的改革[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4 楊麗萍;;論教師實踐知識及其彰顯[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5 范蓓蕾;;教學案例研討對中小學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性[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6 翟莉;;論公共教育學案例教學對職前教師專業(yè)化的啟示[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7 郭鋒;章明珠;董俊;;新課程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師的角色轉換[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8 李麗;陳永杰;陳維;;實踐性知識視角下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9 黃興帥;提高教師素質(zhì) 適應創(chuàng)新教育[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10 劉中猛;葉澤濱;;城鄉(xiāng)交流與農(nóng)村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年1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蔣磊;;獨立院校英語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途徑探究[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2 白冬;;初中歷史學科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評價體系的探索[A];來自教育一線的報告——黑龍江省教育學會“十一五”優(yōu)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3 俞可;;校長專業(yè)發(fā)展研究的方法論探索:社會化路徑[A];教育領導研究(第一輯)[C];2009年
4 吳永遠;;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幸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陽縣為個案[A];教育領導研究(第二輯)[C];2012年
5 郭芬;;淺析高職高專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A];云南省高職高專教育分會第七次全體理事會暨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史青;;基于勝任特征的高校體育教師能力結構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階段性成果集(華東卷)[C];2012年
7 高宏鈺;;在高!變簣@伙伴合作中促進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8 劉偉民;呂國光;;《西部貧困山區(qū)中小學縣級骨干教師學術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9 左明旭;;小學數(shù)學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10 魯曼俐;;高校外語教師的自我認同危機[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風云;英語師范生學科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陳敏華;高中教學領導力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于興國;轉型期中國教師教育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長娟;社會性別視角下鄉(xiāng)村女教師生涯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江廣和;西北農(nóng)村中學體育教師成長的困境與調(diào)適[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曾能建;福建中小學教師教育發(fā)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diào)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10 段鵬;開放的藝術及其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麗影;幼兒教師課程權力個案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彭姍姍;創(chuàng)新型校長成長條件與途徑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賈麗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文化的重新理解與建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紅梅;新課程標準下農(nóng)村中小學音樂教師素質(zhì)結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許錦絨;遼寧省縣級職教中心專任教師校本培訓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滿玉;沈陽市沈河區(qū)初中生命教育現(xiàn)狀調(diào)查和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秋麗;基于探究性學習環(huán)境的初中生批判性思維的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8 王本富;學習型學校組織文化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影響的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9 楊慧麗;高校網(wǎng)絡課程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發(fā)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付向梅;哈爾濱工程大學教師薪酬激勵機制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紅;;論“緘默”的教師實踐知識[J];北京林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2 劉麗麗;西方反思型實踐理論綜述[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3 劉加霞,申繼亮;國外教學反思內(nèi)涵研究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4 姜勇;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后現(xiàn)代轉向[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5 謝翌;馬云鵬;;教師信念的形成與變革[J];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6 李·S·舒爾曼,王幼真,劉捷;理論、實踐與教育的專業(yè)化[J];比較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7 丁鋼;價值取向:課程文化的觀點[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8 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9 ;實踐性知識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01期
10 馬克斯·范梅南;;教育敏感性和教師行動中的實踐性知識[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田寶宏 魏宏聚;[N];光明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慎英;論學習方式的變革及其知識假設[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鞠玉翠;教師個人實踐理論的敘事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陳振華;論教師成為教育知識的建構者[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趙昌木;教師成長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呂國光;教師信念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劉清華;教師知識的模型建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李志厚;教師校本學習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楊軍紅;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周福盛;教師個體知識的構成及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張波;數(shù)學專業(yè)師范生的實體性知識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冰鷗;西北貧困地區(qū)農(nóng)村小學教師實踐知識的敘述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劉漢霞;論教師的實踐知識及其生成[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 何曉芳;專業(yè)化背景下的教師實踐知識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王鳳香;一位鄉(xiāng)村女教師的故事[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5 彭鳳琴;對教師個人實踐知識的敘事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王俊;教師知識結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董濤;教師教學知識發(fā)展實證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8 范敏;教師個體教育觀念的敘事研究[D];河南大學;2005年
9 彭陽紅;知識的個性化與教育學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10 盧信瑜;我國小學教師教學知識發(fā)展調(diào)查與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卓進;陳理宣;;教育類課程教學困境及綜合教改——基于教師教育層面的探討[J];高教探索;2010年05期
2 鐘啟泉;王艷玲;;教師知識研究的進展與啟示[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8年01期
3 趙洋;;外語教師實踐性知識探究[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4 郭玉獻;;教師教育實踐性知識研究的幾點反思[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年16期
5 劉清華;教師知識研究的問題與建構路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年21期
6 牛震乾;;論教師的知識成長[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4期
7 張曉貴;;兩岸三地數(shù)學教師教育中數(shù)學教育類課程設置的比較[J];數(shù)學教育學報;2009年01期
8 李盛兵;90年代澳門教師教育政策透視[J];比較教育研究;2000年S1期
9 和學新;教師教育體制變革發(fā)微[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01年05期
10 張振朝,李淑坤;面對教師教育的幾點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求真務實 開拓創(chuàng)新 開創(chuàng)我市教師教育工作的新局面[A];河北省教育廳教師繼續(xù)教育與教師培養(yǎng)模式改革研討會暨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2010年年會交流材料匯編[C];2010年
2 龔志武;;教師教育空間模式的轉型研究[A];科學發(fā)展觀與成人教育創(chuàng)新——2004年中國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Ⅰ)[C];2004年
3 呂春菊;薛瑞香;;愛的真誠中[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4 鄭國慶;;教師教育,地方師范院校面臨全新的挑戰(zhàn)[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5 夏俊;;美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校的發(fā)展歷史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0)——外國教師教育史、職業(yè)與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姚建國;;立足國情 放眼未來 盡快完善教師資格認定和教師教育制度[A];第四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和2005中國教育熱點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曾曉東;;不同市場形態(tài)下開放教師教育的不同反應[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8 劉春花;;教師文化:教師專業(yè)成長之應有視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會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周紅安;鄭穎;;美國教師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歷史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0)——外國教師教育史、職業(yè)與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陳時見;;教師教育的源起與流變[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6)——中國教師教育史、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查衛(wèi)平 編譯;美國呼吁提高教師教育質(zhì)量[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記者 張婷;落實教育規(guī)劃綱要 加強和改革教師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0年
3 馬朝宏;老師的希望在老師的老師那里[N];中國教師報;2003年
4 徐輝 季誠鈞;教師教育的國際經(jīng)驗與我國的現(xiàn)實選擇[N];光明日報;2007年
5 河北省社科規(guī)劃研究項目課題組河北師大 徐莉;走出“小師范”的圈子,走“大教師教育”道路[N];光明日報;2004年
6 碧特瑞絲·阿瓦勒斯;怎樣培養(yǎng)21世紀的教師[N];中國教育報;2004年
7 安徽省懷遠縣實驗小學 邵志武;新形勢下的教師教育[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8 游海;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 發(fā)展教師教育[N];江西日報;2004年
9 劉亞輝邋本報記者 劉昆;堅持教師教育本色[N];光明日報;2007年
10 本版編輯邋商報實習記者 王晨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師教育分社社長 劉立德 北京大學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主任 周雁翎 教育科學出版社教師教育用書編輯室主任 楊曉琳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教師教育部編輯 石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副社長 吳法源 李松;教師教育用書 多方求解愿景[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美玲;教師實踐性知識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于興國;轉型期中國教師教育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黎志華;教師教育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田騰飛;社會變革背景下南非的教師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5 曾能建;福建中小學教師教育發(fā)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翔;教師教育U-S共生性合作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7 楊慧文;變革中的教師教育范式:海峽兩岸之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張奎明;建構主義視野下的教師素質(zhì)及其培養(yǎ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宋會君;體育教師專業(yè)化之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5年
10 王立國;基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師素質(zhì)標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德華;教師實踐性知識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談力群;論信息化社會與教師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殷曉峰;新時期山東省中小學教師教育策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4 凌奇;教師職業(yè)自我概念引領下的自主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段艷霞;綜合性高校辦理教師教育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6 張巖;中小學教師教學反思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7 齊丹丹;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8 黃小文;基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08年
9 李艷;大學精神與現(xiàn)代大學教師發(fā)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10 宋志英;高師院校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4514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5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