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當前教育實踐中的價值偏向
本文關(guān)鍵詞:談當前教育實踐中的價值偏向 出處:《教育探索》2012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當前,在教育實踐中出現(xiàn)了價值偏向,主要表現(xiàn)為實利性、媚俗化和責任感淡薄等。為此,應(yīng)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lǐng)社會思潮,繼承優(yōu)秀教育思想,堅持教育實踐價值的正確取向,在教育內(nèi)部建立有效地抑制和矯正教育功利主義的機制。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is a value bias in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which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materiality, vulgarization and weak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leads the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and inherits the excellent educational thought. Adhere to the correct orientation of the practical value of education and establish an effective mechanism to restrain and correct educational utilitarianism within education.
【作者單位】: 桐城師范高等?茖W校;
【分類號】:G521
【正文快照】: 《中共中央關(guān)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一些領(lǐng)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一些社會成員人生觀、價值觀扭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lǐng)社會思潮更為緊迫,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jié)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chǔ)任務(wù)繁重”。國民教育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大偉;教師的專業(yè)生活與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兼談教師教育課程改革[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2 余治里;;對成人高等教育教學質(zhì)量問題的思考[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年11期
3 戴四新;論當代大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J];重慶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4期
4 牛利華;教師職業(yè)壓力與教師的生命關(guān)懷[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5 楊秀清;淺談有效教學的心理能力[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3年S1期
6 楊曉峰;教育敘述批判[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年06期
7 劉春花;從規(guī)訓(xùn)到教化:當代道德教育的人性回歸[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5年05期
8 劉揚,肖非;試論我國特殊教育師資培養(yǎng)中的幾個爭議問題[J];教師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9 李萍,林濱;試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三個基本維度[J];思想理論教育導(dǎo)刊;2005年09期
10 文萍;基于建構(gòu)主義的師生互動教學實踐[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楊秀清;;淺談有效教學的心理能力[A];福建師大福清分校2003年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2 劉春花;;教師文化:教師專業(yè)成長之應(yīng)有視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會第三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和民;社會化危機及其出路[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王立仁;德育價值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宋曄;校園倫理智慧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尹愛青;音樂審美教育的人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5 魯定元;文學教育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6 燕良軾;教學的生命視野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張增田;對話教學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劉徐湘;論教師教學生活的智慧[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視角[D];吉林大學;2005年
10 胡緒陽;語文德性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祖紅;鄧小平德育理論及在新時期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2 楊敏;研究性學習中的教師素質(zhì)及其培養(yǎng)[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3 付麗和;論教師教育的教學個性[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3年
4 姜忠平;試論中學英語教學對學生情感的關(guān)注[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李瓊;師生關(guān)系的審美超越[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曹穩(wěn);成功性就業(yè)與當前大學生職業(yè)指導(dǎo)策略[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郭偉;關(guān)于中學人格教育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8 黃世純;中學語文教學人格教育功能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9 林萍;物理探究式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10 朱容影;發(fā)展高中生英語表達能力的探索與實踐[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傳燧;趙荷花;;教育到底應(yīng)如何面對生活[J];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聰;于偉;;近十年來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關(guān)系研究的梳理與反思[J];當代教育科學;2011年09期
2 楊潔;莫瑞柏;;我國21世紀以來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關(guān)系研究綜述[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1年02期
3 曾茂林;;論教育理論體系的貫通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1年09期
4 李雙玲;;如何讓教育理論“落地生根”——教育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嘗試[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9期
5 柳海民;趙興明;;應(yīng)用型教育理論研究困境與出路[J];中國教育學刊;2011年09期
6 湛衛(wèi)清;;教育哲學:教育實踐的本質(zhì)基礎(chǔ)[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19期
7 張基益;;劉百川先生鄉(xiāng)村教育實踐與理論述評[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8 秦初生;;敘事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鴻溝跨越[J];社會科學家;2011年06期
9 萬作芳;任海賓;;師生關(guān)系的四種類型:基于教育歷史和實踐的概括[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22期
10 黎平輝;;教學個性化:在微觀處架起教育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的橋梁[J];教學研究;2011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秦啟康;奚仲廉;;“開潛教育”的心理學研究[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2 張文俊;劉培國;;服務(wù)在教育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3 陳克華;;民辦教育如何增強競爭力[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4 韓方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與人格魅力[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喬欣;“電子書包”進入教育實踐[N];中國文化報;2011年
2 通訊員 龍鋼 周金瑞 記者 朱珉迕;首批“同心”教育實踐基地掛牌[N];解放日報;2011年
3 蒲宣 洪繼東;“四位一體”茶鄉(xiāng)教育模式折射蒲江大教育實踐[N];成都日報;2010年
4 李學農(nóng) 南京師范大學強化培養(yǎng)學院院長,博士、教授;把握住時代對教師的新要求[N];中國教育報;2010年
5 宜昌東湖高中 董詩明;能行教育的有益探索[N];湖北日報;2011年
6 嘉魚縣渡普中學 胡飛 魯方致;同在藍天下 共同成長進步[N];咸寧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劉華蓉 高偉山;科學發(fā)展理念正在推動教育實踐[N];中國教育報;2009年
8 武山縣教師進修學校 張福代;新時期教師應(yīng)具備的能力[N];甘肅日報;2009年
9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nóng)村教育研究與培訓(xùn)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 朱小蔓;讓教育行動更富理性[N];中國教育報;2008年
10 李yN 賈雪梅;克服對教育理論的庸俗化理解[N];中國教育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易森林;教育理論對教育實踐的功能[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穎;教育的人性追尋[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鄭新華;近代中國教育如何可能[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馮旭洋;論教育“主體”[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程亮;教育學的“實踐”關(guān)懷[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申衛(wèi)革;后現(xiàn)代知識型觀照下教育學知識的實踐轉(zhuǎn)向[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7 劉慶昌;論教育思維[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高閏青;“以人為本”理念及其教育實踐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董吉賀;論“負面”教育的意義[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孫元濤;中國教育研究發(fā)展空間的再尋找[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多俊崗;袁世凱與中國近代教育改革[D];河北大學;2006年
2 徐麗蘋;王先謙的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3 吳亞芬;職前教師實踐性知識培養(yǎng)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4 張靜;布迪厄?qū)嵺`邏輯視閾下的教學行為優(yōu)化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5 吳值敬;裴斯泰洛齊教育思想述評[D];揚州大學;2009年
6 葉海燕;維新時期女子教育思潮及實踐[D];湖南大學;2009年
7 何小忠;教育理論與實踐及其關(guān)系的嘗試性建構(gòu)[D];曲阜師范大學;2000年
8 季仲平;張謇教育思想及其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9 秦莉冰;歐文的教育實踐與他的空想社會主義實踐的關(guān)系[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10 胡東坡;當代校長引領(lǐng)學校變革的內(nèi)在依據(jù)探尋[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4042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04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