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教育學視野下的美國多元文化教育——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Peter Mclaren教授
本文關鍵詞:批判教育學視野下的美國多元文化教育——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Peter Mclaren教授 出處:《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多元文化主義"產生于二戰(zhàn)以來的各種社會變革思潮,旨在促進跨越種族、宗教、國家的文化理解和文化寬容,其概念被廣泛地使用于各個學術領域,包括歷史的、政治的、教育的等等。Peter Mclaren教授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和信息研究學院的教授,他被譽為批判教育學的領軍人物之一。近年來,Mclaren教授主要運用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說,并與諸多學者和社會人士合作,積極致力于美國以及拉美地區(qū)的多元文化教育運動。Mclaren教授訪問我所之際,筆者有幸與其主要就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以及批判的多元文化主義的核心內容進行探討和交流。
[Abstract]:Professor Peter Mclaren , a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Research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academic fields , including historical , political , educational , etc . Professor Peter Mclaren is a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Research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Los Angeles . He has been praised as one of the leading figures in critical pedagogy . In recent years , Professor Mclaren has devoted himself to th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Latin America .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分類號】:G571.2
【正文快照】: 一、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的歷史背景鄭蕾(以下簡稱鄭):Mclaren教授,很感謝也很榮幸您能接受我的訪談。您知道,中國自古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如今又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如何能讓我們的教育營造一種文化寬容的氛圍,為我們的學生提供一個文化理解的體驗,我認為不僅對于人自身的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芳;;析美國多元分化教育的課程理論[J];語文學刊;2010年13期
2 馮廣蘭;孫龍存;;美國多元文化教育思潮探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5期
3 何小勇;羅飛;;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分析[J];教育評論;2010年03期
4 柴寶勇;朱其劍;;超越與反思:當代西方多元文化主義的教育觀述評[J];理論與改革;2007年04期
5 榮司平;;論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念[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6 羅東山;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教育[J];民族工作;1997年08期
7 萬明鋼;;從“差異”走向“承認”的多元文化教育[J];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8 張學強;;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質與民族地區(qū)教師的文化品性[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9 李勉;;新加坡多元文化教育述評[J];世界民族;2007年05期
10 葉小紅;論多元文化教育的內涵和價值[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麗潔;;天津市義務教育國際化發(fā)展路徑研究[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中)[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余海波;美國中小學教師的多元文化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馬效義;以色列:四類學校體現多元文化教育[N];中國民族報;2007年
3 徐揚;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尋求多民族共存[N];中國民族報;2007年
4 張媛芬;多元文化視角的澳門土生葡人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6年
5 陳時見 朱利霞;一元還是多元?[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6 本報記者 李茂;美國教師如何應對恐怖襲擊[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7 鄭新蓉;清醒認識今天的教師角色與使命[N];中國教育報;2010年
8 本報駐聯合國記者 丁剛;發(fā)展中文教育 弘揚華夏文化[N];人民日報;2002年
9 本報記者丁剛;發(fā)展中文教育 弘揚中華文化[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10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研究室 陳衛(wèi)和;“蒲公英行動” 持續(xù)進行的意義[N];美術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靳淑梅;教育公平視角下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呂耀中;英國學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歐群慧;云南省黎明市孟波鎮(zhèn)中學多元文化教師民族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4 劉茜;多元文化課程的建構與發(fā)展[D];西南大學;2007年
5 李純;多元文化視域中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6 黎義明;澳門回歸初期特區(qū)政府修改教育制度之管理路向研究[D];西南大學;2005年
7 王文嵐;社會科課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8 張潔;上海市郊公辦學校學生來源的多樣性對教育的影響與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臧琰琰;美國多元文化教師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陳艷宇;多元文化教育的歷史發(fā)展與價值取向[D];西南大學;2006年
3 劉智力;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4 田景紅;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楊昌江;民族地區(qū)多元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6 陳月明丹;多元文化教育視野下的校本課程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呂田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學校道德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聶燕;多元文化視域中的校長角色與學校文化建設[D];廣西民族大學;2009年
9 易曉琳;中美少數族群學生學業(yè)成就歸因理論比較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牟欣欣;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元文化的沖突與融合[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4013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0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