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未來5年將投700億用于發(fā)展教育“軟件”
本文關鍵詞:上海:未來5年將投700億用于發(fā)展教育“軟件” 出處:《教育發(fā)展研究》2012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教育改革 上海市區(qū) 教育經費 軟件 師資隊伍建設 主要用途 發(fā)展規(guī)劃 高等教育 關注教育 學生培養(yǎng)
【摘要】:正上海市頒定"十二五"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未來5年,上海市區(qū)兩級財政將投入700億元教育經費,主要用途不是"蓋大樓、買設備",而是用于學生培養(yǎng)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教育"軟件"。
[Abstract]:Shanghai city was awarded the "12th Five-Year"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for the next 5 years, Shanghai will invest 70 billion yuan to two levels of financial education funds, the main purpose is not to cover the building, buy equipment, but for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education "software".
【分類號】:G527
【正文快照】: 上海市頒定“十二五”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未來5年,上海市區(qū)兩級財政將投入700億元教育經費,主要用途不是“蓋大樓、買設備”,而是用于學生培養(yǎng)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教育“軟件”。上海市教衛(wèi)黨委書記、市教委主任薛明揚在向媒體解讀《上海市教育改革和發(fā)展“十二五”規(guī)劃》編制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姍姍;;教育改革之燈塔——《學會生存》之旨歸[J];新教育;2010年12期
2 張忠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是職工教育改革的靈魂[J];成人教育;1983年04期
3 明睛;日本中曾根首相的“教育改革七條設想”[J];比較教育研究;1984年04期
4 滕健;;更新教育觀念 促進教育改革(摘要)[J];教育探索;1985年02期
5 ;普通教育改革應分步進行[J];湖南教育;1985年03期
6 潘伯庚;;從整體著眼進行普通教育改革的實驗研究淺議[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6年02期
7 張大敏;巨大的變化——正在達拉斯進行的教育改革[J];比較教育研究;1987年03期
8 楊玉慶;轉變教育觀念初探[J];教育探索;1987年04期
9 顏興源;;溫州經濟格局與教育改革[J];教育理論與實踐;1987年05期
10 黎谷;;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教育改革[J];江西教育科研;198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具滋Q;;韓國教育機構評價的演變與展望[A];北京論壇(2011)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變革與轉型:“教育傳承與創(chuàng)新”教育分論壇論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溫恒福;;農村教育的實效與魅力:實施創(chuàng)富教育[A];2010年農村教育高端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任琳琳;;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背景下的城鄉(xiāng)學校變革[A];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與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2011年農村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王緋燁;;教育券的理想藍圖與實踐困境[A];第19屆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研究論文集[C];2009年
5 張樂天;;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目標分解與路徑選擇[A];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與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2011年農村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孫伯良;;教育公平視角下基礎教育一體化的財政政策研究[A];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與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2011年農村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鄧澤軍;;渝東南民族地區(qū)農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調查與思考[A];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與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2011年農村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趙述德;楊忠儉;;落實貫徹鄧小平教育理論 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促進民辦教育快速健康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9 楊紅衛(wèi);;撐起云南民辦教育的一片藍天[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10 徐海晏;;從遵循市場規(guī)律和教育規(guī)律談民辦學校的健康發(fā)展[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蔣建華;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個另立一個[N];中國教育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宋全政;沒有回頭路的教育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陳天富;科學發(fā)展種好教育改革“試驗田”[N];重慶日報;2009年
4 張曉晶;期待新一輪教改帶來新希望[N];閩西日報;2009年
5 王繼紅 記者 海濤;五華區(qū)教育改革再推新舉措[N];昆明日報;2009年
6 自治區(qū)教育廳;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業(yè)績喜人[N];新疆日報(漢);2009年
7 湖北省教育廳廳長 陳安麗;一項具有創(chuàng)意的教育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豐捷;2009教育改革與民愿同行[N];光明日報;2009年
9 記者 嚴志亮;市政協(xié)召開委員約談會共話教育改革和發(fā)展[N];金華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趙慶國;“技工荒”再敲教育改革警鐘[N];中國改革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霞;基于課程標準的教育改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劉世清;教育政策倫理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朱麗;教育改革代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張云;經驗、民主和教育[D];復旦大學;2005年
5 康永久;知識輸入還是制度重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褚洪啟;教育觀念的變革[D];北京師范大學;1994年
7 李海云;新教育中國化運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孫大廷;美國教育戰(zhàn)略的霸權向度[D];吉林大學;2008年
9 戴一中;臺灣師資培育變革與當時社會背景之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10 李曙婷;適應素質教育的小學校建筑空間及環(huán)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成增;張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6年
2 秦臻;比較視閾中的我國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3 賀娟;鄧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4 戴林;新世紀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學;2008年
5 王亞波;論我國經濟轉型期教育體制改革的滯后效應[D];吉林大學;2005年
6 李海燕;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與借鑒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7 王秀艷;論新課程與教師角色的轉變[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8 向巖兵;論經濟改革對教育改革的若干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高玉潔;俄羅斯《普通教育國家教育標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楊勇;鄧小平教育思想論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3896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89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