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化對我國青少年道德發(fā)展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網絡文化對我國青少年道德發(fā)展的影響
【摘要】:網絡文化是一種蘊涵特殊內容和表現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依賴于以信息、網絡技術及網絡資源為支點的網絡活動而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網絡文化對青少年道德發(fā)展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影響。網絡文化中不同價值觀相互滲透和沖突,使青少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年代。傳統倫理道德很難避開網絡而獨立發(fā)展。青少年的網絡生活必須面向網絡時代對他們的網絡交往倫理的價值要求,以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作為交往的媒介和存在的基本狀態(tài)和方式。必須構建起適合青少年發(fā)展的網絡文化、加強青少年自身修養(yǎng)、創(chuàng)建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促進青少年道德發(fā)展。
【作者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
【基金】:教育部重點研究課題“網絡文化境遇下我國中小學校道德教育的變革研究”(DEA080175)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41
【正文快照】: 據《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第19次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到3.84億人,較2008年增長28.9%,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從22.6%提升到28.9%,互聯網普及率在穩(wěn)步上升。低齡網民占比也在上升,10歲以下網民群體由0.4%增至1.1%,19歲以下的青少年共占32.9%,也就是說有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馬倩;對青少年網上交往行為的分析及引導[J];青年研究;2000年09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山東省濰坊盲校 王培峰;[N];中國教育報;2003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芳;;網絡時代高校德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2 汪昌平;;網絡交往心理初探[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3 侯幸;;網絡時代隱私權保護的問題探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4 張福洲;單春玲;;“飛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年12期
5 肖輝;論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思維方式的轉變[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6 操慧 ,李虹霞;網絡讀者書評是策劃營銷圖書的重要依據[J];編輯之友;2004年02期
7 胡洪彬;;E時代青年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10年05期
8 張建林;王炳艷;張建華;;高職院校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思考[J];包頭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9 張鵬超;李杰;;網絡行為的負面影響分析[J];包頭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10 包雅瑋;;教育管理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及其發(fā)展方向[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王龍;;公安大學網絡輔助教學的初步探討[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2 張艷萍;于全勇;;網絡環(huán)境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關系[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3 陳焱焱;;試論德育中的教師權威[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4 王珠珠;劉雍潛;李龍;趙國棟;繆蓉;黃榮懷;曾海軍;江新;馮秀琪;潘克明;趙保和;胡浦清;;《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普及對教育的影響與對策研究》專題研究報告[A];教育技術:信息化階段新發(fā)展的研究[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共德;互聯網精神交往形態(tài)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徐展;基于心理學的網絡教學模型與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姜英;網絡文學的價值[D];四川大學;2003年
4 吳玉榮;互聯網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5 梁林梅;教育技術學視野中的績效技術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張瑜;校園網絡亞傳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應用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7 胡欽太;網絡教育中道德自主學習體系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彭躍輝;網絡發(fā)展與精神文明[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9 樂毅;學校評估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廣少奎;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及其行政制度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霞;青少年網絡生態(tài)文明教育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于昊;大學生網絡輔導員隊伍建設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德毅;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時間管理方式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郭乙廷;“人肉搜索”涉及的道德問題研究及對策分析[D];湘潭大學;2010年
5 袁佳穗;虛擬環(huán)境下的人際互動[D];湘潭大學;2010年
6 鄒瑋瑋;校內住宿與校外住宿對大學生自律性影響的比較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甘硯聰;網絡環(huán)境下插畫的審美泛化性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琨媛;網絡文化背景下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屈杰;網絡人際交往對青少年社會化的影響[D];西北大學;2010年
10 孫振華;網絡語境下自然人格的法律擴展[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匡樂成,蘇雄峰;網絡時代青年工作的課題與思考[J];中國青年研究;1999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祖秀;;網絡文化與青少年道德教育[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1年08期
2 宋震;;高職學生上網情況的調查與研究[J];科技資訊;2011年21期
3 魯俊;;試論后現代視閾下的網絡文化[J];湖北社會科學;2011年07期
4 黃桂清;;論網絡在社會文化重塑中的作用[J];中共桂林市委黨校學報;2011年02期
5 楊玲;瞿X;晏興琳;;淺議網絡學習中的文化多樣性[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8期
6 賈敬遠;;網絡文化及其背景下大學生價值觀探析[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7 張春枝;;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新視閾——讀佘雙好教授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現狀及健全措施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年23期
8 金永升;王雄;;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工作 應對網絡文化的挑戰(zhàn)[J];現代交際;2011年07期
9 劉林;;網絡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消極影響及對策[J];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10 王林;;高校網絡文化建設的研究[J];才智;2011年1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爾肯江·吐拉洪;;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 努力促進青少年發(fā)展(代序)[A];“十一五”與青少年發(fā)展研究報告——第二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6)[C];2006年
2 郭斯萍;余仙平;;家庭因素在矯治青少年網絡成癮中的重要作用[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倪八q,
本文編號:11673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167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