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問卷編制及其特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1 23:09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問卷編制及其特點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大學生 計算機軟件自我效能感 計算機自我效能感 問卷編制 發(fā)展特點
【摘要】:當前,計算機已被應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正在并將繼續(xù)改變人類的學習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學生作為將來國家建設家的高素質人才,掌握和使用計算機技術成為其必備素質之一。探究大學生學習和使用計算機的相關心理問題,對于促進大學生高效學習并利用計算機及快速接受相關新技術,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隨著人機界面研究的日益深入,計算機的可用性不斷改善,但一些人仍然持續(xù)地抵制與回避計算機使用,甚至產生焦慮等負面情緒,而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學習者或使用者的計算機自我效能感逐漸成為研究焦點,計算機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使用計算機的能力的一種判斷,研究發(fā)現,計算機自我效能感是影響計算機作業(yè)的一個關鍵性變量,計算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變得日益重要,而用戶使用計算機時接觸最多的是計算機應用軟件,因此本研究在計算機自我效能感研究的基礎上,從計算機應用軟件效能感著手,探索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效能感的結構與測量工具。 本研究遵循“理論構建——工具研制——特點分析”的基本思路,借鑒國內外文獻資料和已有相關問卷,結合開放式調查所獲資料,界定了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內涵,構建了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結構,編制了符合心理測量學的規(guī)范的“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問卷”,初步揭示了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發(fā)展特點。綜合本研究結果,得出了以下主要結論: 1.自編的《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問卷》符合心理測量學要求,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為評價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效能感的測量工具。 2.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為一階兩因素結構,包括控制效能和操作效能。 3.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發(fā)展總體上處于中等水平。兩維度的發(fā)展水平不一致,其中控制效能維度發(fā)展水平高于操作效能感維度。 4.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效能感的發(fā)展存在著極其顯著的性別差異,表現為男生高于女生。 5.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效能感及操作效能維度上,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具體表現為,大三之前隨著年級升高而升高,大三發(fā)展水平最高,大二其次,大四下降為最低。在計算機應用軟件效能感總分上,大三高于大一、大四及研究生,大二高于大四;在操作效能維度上,大二、大三均優(yōu)于大一、大四、研究生,大一高于研究生。 6.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效能感存在顯著的專業(yè)差異,表現為理工科優(yōu)于文科及其他專業(yè),藝體專業(yè)高于文科,計算機專業(yè)高于文科。 7.學校性質對計算機應用軟件效能感影響不顯著。就具體維度而言,院校類型在操作效能維度上差異極其顯著,二本院校與一本院校、三本院校和一本院校差異顯著,二本院校及三本院校學生優(yōu)于一本院校學生。 8.在計算機應用軟件效能感及各維度上,不同使用時間在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效能感上差異極其顯著,隨著接觸電腦的時間年限的增長,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效能感會隨之增強。接觸時間較長的學生顯著高于接觸時間偏少的學生,接觸電腦在1年以上的大學生應用軟件效能感顯著高于接觸電腦少于1年的大學生;接觸電腦10年以上的大學生最高。每周不同使用計算機時間在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效能感及兩個維度上差異均極其顯著。每周使用時間越長,計算機應用軟件效能感越高。使用時間偏多顯著高于使用時間偏少的學生,即每周使用時間在50小時以上的大學生顯著高于每周使用時間少于10小時的大學生。
【關鍵詞】:大學生 計算機軟件自我效能感 計算機自我效能感 問卷編制 發(fā)展特點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B844.2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1 問題提出10-12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義11-12
- 1.2.1 理論意義11
- 1.2.2 實踐意義11-12
- 2 研究現狀綜述12-22
- 2.1 軟件自我效能感的相關概念界定12-16
- 2.1.1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12-13
- 2.1.2 計算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概況13-16
- 2.2 測量工具及其方法16-18
- 2.2.1 計算機自我效能感的測量16-17
- 2.2.2 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測量17-18
- 2.3 已有相關研究18-20
- 2.3.1 計算機自我效能感與計算機焦慮18-19
- 2.3.2 計算機自我效能感與計算機績效19
- 2.3.3 計算機自我效能感與計算機態(tài)度19
- 2.3.4 計算機自我效能感與計算機經驗19-20
- 2.3.5 計算機自我效能感、軟件自我效能感與信息系統(tǒng)接納性20
- 2.4 現有研究存在的問題20-22
- 3 研究構想22-28
- 3.1 概念界定22
- 3.1.1 應用軟件的定義22
- 3.1.2 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概念22
- 3.1.3 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一般與特殊22
- 3.2 研究設計22-24
- 3.2.1 研究目的22-23
- 3.2.2 研究對象23
- 3.2.3 研究方法23
- 3.2.4 研究假設23
- 3.2.5 整體研究思路23-24
- 3.3 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結構的初步構想24-28
- 3.3.1 理論基礎24-25
- 3.3.2 維度構想25-26
- 3.3.3 開放式問卷調查26
- 3.3.4 專家咨詢26-28
- 4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問卷編制28-40
- 4.1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預測問卷編制及結構分析28-32
- 4.1.1 研究目的28
- 4.1.2 研究對象28
- 4.1.3 研究材料28
- 4.1.4 研究程序28
- 4.1.5 統(tǒng)計工具28
- 4.1.6 結果與分析28-32
- 4.2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正式問卷的形成與測量32-38
- 4.2.1 研究目的32
- 4.2.2 研究對象32
- 4.2.3 研究材料32
- 4.2.4 研究程序32
- 4.2.5 統(tǒng)計工具32
- 4.2.6 結果與分析32-38
- 4.3 小結38-40
- 5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發(fā)展特點40-48
- 5.1 研究目的40
- 5.2 研究對象40
- 5.3 研究工具40
- 5.4 統(tǒng)計工具40
- 5.5 結果與分析40-47
- 5.5.1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發(fā)展的總體狀況40-41
- 5.5.2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性別差異41
- 5.5.3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年齡差異41
- 5.5.4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年級特點41-43
- 5.5.5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學校類型分析43
- 5.5.6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專業(yè)差異分析43-44
- 5.5.7 不同使用電腦時間在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上的差異分析44-45
- 5.5.8 每周使用電腦時間在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上的差異分析45-46
- 5.5.9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有無個人電腦的差異分析46-47
- 5.6 小結47-48
- 6 總討論48-54
- 6.1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研究的價值48
- 6.2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問卷的編制48-49
- 6.3 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一般與特殊49
- 6.4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結構49-50
- 6.5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發(fā)展特點50-51
- 6.5.1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性別差異50
- 6.5.2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年級差異50
- 6.5.3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專業(yè)差異50-51
- 6.5.4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學校類型差異51
- 6.5.5 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軟件自我效能感的電腦使用時間差異51
- 6.6 本研究的主要貢獻及后續(xù)研究方向51-54
- 6.6.1 主要貢獻51-52
- 6.6.2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及今后的研究方向52-54
- 7 總結論54-56
- 8 參考文獻56-60
- 9 附錄60-66
- 后記66-68
- 研究生期間的科研成果6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邊玉芳;;學習自我效能感:是一般的還是針對特殊領域的?[J];心理科學;2006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邊玉芳;學習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編制與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0152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152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