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會系統(tǒng)理論的小組合作學習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18 10:07
本文關鍵詞:基于社會系統(tǒng)理論的小組合作學習實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隨著中西文化交流和教育的發(fā)展,合作學習在我國成為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強調要培養(yǎng)學生合作、團隊精神,以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本文立足于合作學習的發(fā)展趨勢與國內合作學習存在的低效性等問題,提出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應尊重國內外教育傳統(tǒng)和具體國情的不同,不能直接套用國外模式。在小組組建上應立足于國內教育實際情況,在合理吸收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合作學習中國化、本土化,從而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實現(xiàn)合作學習對學生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本文首先分析總結了國內外在合作學習小組組建方面的研究,以實現(xiàn)小組內充分的互動和積極的人際交往為目標,依托社會系統(tǒng)理論、人際關系理論、社會互賴理論等理論,以非正式群體為主要分組依據,構架了高效合作學習組織及其實施策略。其次從實踐層面探索了基于社會系統(tǒng)理論的小組合作學習,以合作學習組織為自變量,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方式和學習興趣為因變量,對初中二年級的兩個班級進行等組實驗研究,經過實驗得出以下結論: 1.基于社會系統(tǒng)理論的合作學習組織,能夠克服當前合作學習的低效性,提高效率,進而提高學習成績; 2.基于社會系統(tǒng)理論的合作學習組織,使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克服學習困難,最終提高學習興趣; 3.基于社會系統(tǒng)理論的合作學習組織,通過完善小組內部的人際關系結構,加強組內成員之間的合作,促進學生交往,能夠有效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社會系統(tǒng)理論 小組合作學習 非正式群體 實驗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G424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導論7-16
- (一) 問題提出7-11
- (二) 理論依據11-14
- (三) 相關概念界定14-16
- 一、相關研究的文獻述評16-21
- (一) 關于合作學習小組構建的研究16-19
- (二) 關于合作學習小組構建的分析19-21
- 二、研究設計21-27
- (一) 研究思路21
- (二) 研究內容與重難點21
- (三) 研究方法21-22
- (四) 訪談與實驗設計22-27
- 三、基于社會系統(tǒng)理論的合作學習組織的構建27-32
- (一) 小組構建原則27
- (二) 建立小組活動規(guī)則27-28
- (三) 分組28-29
- (四) 教室座位布置29-30
- (五) 小組成員的角色搭配30
- (六) 小組的形象創(chuàng)建30-32
- 四、基于社會系統(tǒng)理論小組合作學習實驗的策略實施32-35
- (一) 策略構建32-34
- (二) 實驗實施34-35
- 五、基于社會系統(tǒng)理論的小組合作學習實驗結果35-37
- (一) 實驗班與對照班實驗前后在學習成績方面的結果比較35
- (二) 實驗班與對照班實驗前后在學習興趣方面的結果比較35
- (三) 實驗班與對照班實驗前后在學習方式方面的結果比較35-37
- 六、討論37-41
- (一) 實驗前后實驗組班與對照班學生學習成績比較結果分析37-38
- (二) 實驗前后實驗組班與對照班學生學習興趣比較結果分析38-40
- (三) 實驗前后實驗組班與對照班學生學習方式比較結果分析40-41
- 七、結論與反思41-42
- (一) 結論41
- (二) 反思41-42
- 參考文獻42-46
- 附錄46-50
- 后記50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彬;;開放的華人社區(qū)——以“北美華人e網”網絡社區(qū)為例[J];八桂僑刊;2011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韋舒瑩;初中思想品德課合作學習的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趙蓬;中學生合作學習對其問題解決水平的影響[D];山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許娟;重慶市石柱縣L中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社會系統(tǒng)理論的小組合作學習實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42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xuetheo/254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