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改課改論文 >

自由與自律: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5 21:23

  本文關(guān)鍵詞:自由與自律: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康德倫理 道德教育思想 自由意識 自律 人是目的 實踐理性批判 道德法則 尊重人 康德哲學 蘇格拉底


【摘要】: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與其批判哲學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在區(qū)分自然與自由的基礎(chǔ)上,康德認為道德和道德教育屬于自由的領(lǐng)域,自律是道德教育的惟一法則,而"人是目的"則是道德教育的最高指向,與此相應(yīng),在道德教育中應(yīng)采用蘇格拉底式的方法?档碌赖陆逃枷胫兴N含的尊重人的理念對人類教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關(guān)鍵詞】康德倫理 道德教育思想 自由意識 自律 人是目的 實踐理性批判 道德法則 尊重人 康德哲學 蘇格拉底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教育部青年專項課題“學生公民素養(yǎng)教育研究”(EEA070218)
【分類號】:G41
【正文快照】: 康德(Kant,I.)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人們對其思想的研究浩如煙海。然而,在這些研究中,對康德教育思想和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則較為薄弱。本文擬對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表達一點管窺之見,以期拋磚引玉?档碌牡赖陆逃枷肱c其批判哲學有著密切聯(lián)系!秾嵺`理性批判》對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洵,陳徽;康德的普世倫理之善惡概念[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2 強昌文;弱勢群體權(quán)益法律保護意義論綱[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3 胡萬年;王陽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與康德意志自律比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4 張能為;伽達默爾“第三次啟蒙”與現(xiàn)代科學化時代[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5 李昭昊;墨翟和平觀的哲學基礎(chǔ)[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6 李靜;;陪審制度的文化解讀——兼論我國新陪審制度[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7 周開寧;;契約精神與和諧社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8 陳治國;論羅爾斯正義觀的三個理論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9 李子華;教師的教育機智及其培養(yǎng)[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10 王文科;經(jīng)濟全球化、全球問題與全球倫理[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旦;;新聞自由:新聞媒介職業(yè)化的政治基礎(chǔ)——對西方新聞自由思想歷史發(fā)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上冊)[C];2002年

2 高劍平;;追問技術(shù)與倫理[A];“科技高速發(fā)展對倫理道德底線的沖擊及其化解”主題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蔣風冰;盛曉明;;生態(tài)運動的實踐智慧——深生態(tài)運動的阿倫特方案[A];全國科學技術(shù)學暨科學學理論與學科建設(shè)2008年聯(lián)合學術(shù)年會浙江大學論文集[C];2008年

4 洪峻峰;;從中國現(xiàn)代思想范式的建立看嚴復的影響與地位[A];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誕辰150周年紀念論文集[C];2004年

5 徐陽光;;論財政轉(zhuǎn)移支付法與和諧社會公平正義理念之實現(xiàn)[A];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7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財稅法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王飛;;民企“原罪”問題的刑法學辨正[A];2005年貴州省法學會刑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劉愛東;王慧;周亮;;制度倫理視角下獨立審計信用監(jiān)管機制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shù)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包世琦;;制度建設(shè):實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途徑[A];堅持科學發(fā)展 構(gòu)建和諧社會——全國社科院系統(tǒng)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第十二屆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王小錫;;實現(xiàn)和諧社會的道德思考[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上)[C];2006年

10 馮建軍;;社會公正與教育公正[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海峰;阿多諾的“否定的辯證法”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2 田彤;轉(zhuǎn)型期文化學的批判[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3 劉驚鐸;道德體驗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4 邱本;自由競爭與秩序調(diào)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何玉興;社會群體溝通平衡問題學理資源探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余涌;道德權(quán)利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吳瀚飛;中國公開選拔領(lǐng)導干部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李茹;政府干預(yù)市場的倫理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楊平;康德與中國現(xiàn)代美學思想[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楊學功;本體論哲學批判[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鵬;論社會正義[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付陽;司法公正與輿論監(jiān)督[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3 李欣;本體論視域中的美善關(guān)系[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4 高健;康德的啟蒙思想及其對德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影響[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5 曾國文;論我國市場經(jīng)濟下勞資關(guān)系的法律調(diào)整[D];蘇州大學;2001年

6 孫麗巍;“主體性”視野下的康德、克羅齊美學思想[D];黑龍江大學;2001年

7 李巧蘭;論社會的歷史性——人、自然、價值視野的統(tǒng)一[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8 趙文靜;試論責任與責任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9 周紅陽;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閱讀[D];湘潭大學;2001年

10 孟利民;取得時效制度存廢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毛禮銳;論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2 陳景磐;論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3 P.格里爾 ,子華;恩格斯、考茨基和新康德主義的道德理論[J];國外社會科學;1980年08期

4 P.格里爾 ,黃育馥;康德和黑格爾哲學對蘇聯(lián)倫理學的影響[J];國外社會科學;1980年09期

5 D.邁爾斯 ,子華;馬克思和倫理人道主義的超然存在[J];國外社會科學;1981年11期

6 趙家驥;孔子德育思想初探[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2期

7 丁裕超;;試論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4期

8 ;蔡元培的道德教育思想[J];四川教育;1982年11期

9 何國華;;李大釗論道德和共產(chǎn)主義道德教育[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3期

10 甘京林;;論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許科 賀春蘭;德育研究的拓荒[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2 李佳;把德育教育滲透到生物教學中[N];西藏日報;2000年

3 朱國仁;道德:來自比較的智慧[N];中國教育報;2001年

4 高子陽(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邳州市教師進修學校);教師:請書寫您的“論語”[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5 南開大學哲學系 陸揚 李美紅;一股超越了善惡的生命力[N];社會科學報;2003年

6 張汝倫(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多是洋書[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7 劉余莉;美德倫理[N];學習時報;2004年

8 秦平;一場關(guān)于“親親互隱”的論戰(zhàn)[N];光明日報;2005年

9 彭國華;商談倫理學的價值與現(xiàn)實際遇[N];人民日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國民;評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2 夏莉;道德的內(nèi)在實踐與理性認知——孔子和蘇格拉底道德教育比較[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3 張興東;當前重慶市職業(yè)中學學生的道德問題及學校德育對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4 朱文文;康德倫理學的確立及責任、自由范疇探析[D];安徽大學;2002年

5 劉蔚;杜光庭《道德真經(jīng)廣圣義》道德培養(yǎng)思想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6 彭定友;從康德式“道德建構(gòu)主義”走向“政治建構(gòu)主義”[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7 彭忠信;當代中國社會轉(zhuǎn)型與道德教育模式的轉(zhuǎn)變[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8 王其杰;墨子道德教育思想及現(xiàn)代意義[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張繼璽;李贄教育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10 余成躍;康德對形而上學重建的思想探究[D];安徽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62698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62698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4aa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