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性評價:一種超越測驗的學生評價方式
本文關鍵詞:真實性評價:一種超越測驗的學生評價方式,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真實性評價是一種直接的測量和評價方式,體現(xiàn)了當代建構主義學習觀和評價觀,整合了教學、學習和評價三個步驟,并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能力的多種途徑和機會。本文主要對真實性評價的產(chǎn)生背景、定義、評價工具和操作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闡述。以此對我國現(xiàn)階段的學生評價改革提供一點啟示。
【作者單位】: 長江大學一年級教學工作部 長江大學一年級教學工作部 長江大學一年級教學工作部
【關鍵詞】: 真實性評價 評價工具 操作方法 評價方式 學生 檔案袋 評價標準 評價方法 評價表 任務
【分類號】:G40
【正文快照】: 20世紀90年代,國外興起一種表現(xiàn)性的、成長記錄袋式的、以知識為背景、以結果為基礎的評價方式——真實性評價(Authentic Assessment)。這種評價方式要求學生通過實際行動或作品成果展示他們的知識掌握情況。在這種評價方式下,學生能夠比較直接地展現(xiàn)他們已經(jīng)掌握的活的知識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鶴飛;以終身學習為導向的E-Learning系統(tǒng)的設計[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白桂香;小學生閱讀-習作能力圖式訓練的教學設計和自主學習過程分析[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3 白桂香,鄭曉紅,吳田榮;高年級小學生閱讀—習作能力圖式同化訓練的教學試驗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4 高瑞利;美國教學設計理論從ID1到ID2的發(fā)展[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5 趙國棟;關于信息通訊技術對大學教學影響的理論分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3期
6 苗逢春;信息技術與中小學教學整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7 程鳳春;;教育并存服務性與生產(chǎn)性[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8 許世巖;田徑類課程設計的若干理論問題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8期
9 耿菲;速滑課堂異質(zhì)分組教學探析[J];冰雪運動;2003年02期
10 馮秀琪,李海紅;多元智能理論對教學設計的啟示[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何榮杰;;信息化背景下教學設計模式[A];教育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服務——第五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上冊)[C];2006年
2 崔永華;;試論綜合課課堂教學設計——教育學視角的分析[A];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善良;現(xiàn)代認知壓觀下的數(shù)學概念學習與教學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2 朱德全;問題系統(tǒng)教學設計探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劉承波;信息時代高等學校教學過程的變革及其運行機制[D];廈門大學;2002年
4 劉電芝;小學兒童數(shù)學學習策略的發(fā)展與加工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周勇;綜合理科課程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彭兵;基于學習對象的教學設計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陳品德;基于Web的適應性學習支持系統(tǒng)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柯清超;分布式學習系統(tǒng)軟件建模方法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鐘志賢;面向知識時代的教學設計框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姚利民;有效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管建福;論小學數(shù)學教材的分析方法[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高闖;科技活動課程理論與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3 李楹;基于建構主義現(xiàn)代遠程教育模型的研究與實踐[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4 羅江華;“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敝袑W教師對計算機類教學媒體的態(tài)度及引導[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孫澤軍;說明文形式圖式閱讀策略訓練提高初中二年級學生閱讀理解水平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洪顯利;組塊構建記憶策略訓練,,提高高一學生英語詞匯學習質(zhì)量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余江敏;高等師范院校公共課教育學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8 劉仲全;高師公共課教育學教材知識結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9 楊祖能;初中物理創(chuàng)新能力教學目標分析與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曲霞;小學作文創(chuàng)造性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雷曉云;泰勒的課程評價模式述評[J];課程.教材.教法;1989年04期
2 張崇善;;法國中小學的教育評價與管理[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0年04期
3 羅永康;;語文教學應該重視教育評價[J];語文教學與研究;1990年07期
4 楊秀致;;小學數(shù)學目標教學評價探索[J];四川教育;1992年05期
5 ;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八五”期間重點課題簡介(三)[J];教育科學研究;1994年01期
6 趙德春;西文工具書評價研究[J];克山師專學報;1994年04期
7 葛大匯;;中、小學語文學科的測驗與功用[J];上海教育;1994年05期
8 余文森;論美國教育評價的歷史發(fā)展[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4期
9 康德瑛,王瑜元;萌發(fā)幼兒愛集體情感的實驗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1996年06期
10 郝京華;美國中小學課程與考試改革及問題[J];課程.教材.教法;1997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仁華;倪晉富;;語音識別系統(tǒng)評估初探[A];第二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2年
2 顧元元;;大口徑光學元件波前PSD[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0)[C];2000年
3 李旺祥;敖麗娟;;淺談康復評價及治療中須注意的幾個問題[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康復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1年
4 謝曉非;陳文鋒;;人際互動雙環(huán)培訓方法的形成與理論檢驗[A];2001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5 夏成才;康紅艷;;財務管理能力模型——評價財務管理能力的新思路[A];會計理論研究——湖北省會計學會1996—2002年優(yōu)秀會計論文集[C];2002年
6 龍彬;陳美娟;宋立升;高哲石;;癡呆病人攻擊行為與抑郁等相關因素分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四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7 宋華淼;孟慶家;關英濤;崔虹;;飛行人員心理健康量表(MHI)的編制和信度效度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8 舒強;劉靜;劉花香;李興福;;151例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的臨床特點及其生存質(zhì)量評價[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風濕病學年會論文匯編[C];2003年
9 白躍宏;;骨科臨床與康復醫(yī)學[A];首屆全國重點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主任論壇論文匯編[C];2004年
10 李秉嚴;;循證醫(yī)學資源及其質(zhì)量評價[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醫(yī)學信息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忠玉 周士龍;襄樊出臺任期經(jīng)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規(guī)范[N];中國審計報;2000年
2 陳實;中國經(jīng)理人差距在哪里[N];廠長經(jīng)理日報;2001年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車成衛(wèi);SCI之外天地寬[N];科學時報;2001年
4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田金洲;中醫(yī)治療老年性癡呆展望[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1年
5 王小峰;管理咨詢無所不在[N];中國信息報;2001年
6 趙菲 紀敏 朱紅闖;國外的保險信用評級制度[N];中國保險報;2003年
7 王德忠;綠色包裝的評價與推廣[N];中國包裝報;2003年
8 于鋼;新課程要有新的學生評價理念[N];中國教育報;2003年
9 本報記者 范緒鋒;多元智能理論應當怎樣借鑒?[N];中國教育報;2003年
10 記者 張詠梅;求職者,測一測你的語言運用能力[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張遠增;高等教育評價方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姚若松;不同權重方法對要素計分法預測有效性影響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3 梁紅京;區(qū)分性教師評價制度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李君麗;發(fā)展性教學評價技術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潘文輝;住宅項目可持續(xù)性評價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6 王篤勤;環(huán)境適應型評價模型及其在大學英語評價中的應用[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呂潤美;新課程地理學習過程性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俎媛媛;真實性學生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笑東;關于建立企業(yè)核心能力體系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2年
2 張蕾;肝氣逆、肝氣郁兩證獼猴模型情志反應評價指標量化探索——雌性實驗獼猴表情觀察與情緒評價量表的初步編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3 田穎;中學英語形成性教學評價的實踐與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4 章琢之;師范生教學實踐能力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張炳意;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實施中學生數(shù)學學習過程性評價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張向眾;真實性評價——人在教育評價中的回歸[D];云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馮濤;實物期權及其在石油勘探開發(fā)中的應用[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4年
8 江靜;我國網(wǎng)上銀行發(fā)展戰(zhàn)略之研究[D];東華大學;2004年
9 楊潔;多元智力理論視野下的項目學習[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10 梁惠燕;過程性學習評價行動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關鍵詞:真實性評價:一種超越測驗的學生評價方式,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79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487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