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校管理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
發(fā)布時間:2021-10-16 21:08
構建我國未來學校的管理體系,必須在未來我國的基本特點、學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使命、教育管理的本質特征等基本問題的規(guī)定下展開思路。一方面以"教育性關系"為對象、以文化資源為依托、以柔性管理為方法、以教育家辦學為目標,建立起未來學校的文化管理體系;另一方面以共同育人為人力支撐、以課程育人為資源支撐、以數(shù)據(jù)配置為技術支撐、以品牌配置為資本支撐,建立起未來學校的效率管理體系。
【文章來源】:教學與管理. 2019,(2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邏輯起點:未來中國的基本特點
1. 文化崛起———未來學校管理的立足點
2.“文化人”———未來學校管理的出發(fā)點
二、方法論:文化與效率相統(tǒng)一
1. 歷史發(fā)展的觀點
2. 現(xiàn)實必備的條件
3. 科學研究的趨向
4. 方法論的選擇與運用
三、基本維度:文化管理與效率管理
1. 立德樹人———文化與效率統(tǒng)一的紐帶
2. 文化管理———未來學校管理的落腳點
(1)以“教育性關系”為對象
(2)以學校文化資源為依托
(3)以柔性管理為方法
(4)以教育家辦學為保障
3. 效率管理———未來學校管理的支撐點
(1)以共同育人管理為人力支撐
(2)以課程育人管理為資源支撐
(3)以數(shù)據(jù)配置管理為技術支撐
(4)以品牌配置管理為資本支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師生關系構建探析[J]. 李海峰,王煒. 中國教育學刊. 2018(07)
[2]邁進學校3.0時代——未來學校進化的趨勢及動力探析[J]. 張治,李永智. 開放教育研究. 2017(04)
[3]“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變革路徑[J]. 余勝泉,王阿習. 中國電化教育. 2016(10)
[4]論大數(shù)據(jù)時代信息安全的新特點與新要求[J]. 王世偉. 圖書情報工作. 2016(06)
[5]強國時代制度化推進教育家辦學[J]. 曾天山,丁杰. 中國教育學刊. 2011(02)
[6]教育中的民主概念:一種批判性考察[J]. 石中英.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2009(04)
[7]管理的本質與管理思想的東方回歸[J]. 吳照云,余煥新. 當代財經. 2008(08)
[8]學校品牌管理:一種道德模式[J]. 朱小蔓.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05(09)
[9]柔性管理的發(fā)展及其思想文化淵源[J]. 余緒纓,廈門大學經濟學院. 經濟學家. 1998(01)
本文編號:3440497
【文章來源】:教學與管理. 2019,(2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邏輯起點:未來中國的基本特點
1. 文化崛起———未來學校管理的立足點
2.“文化人”———未來學校管理的出發(fā)點
二、方法論:文化與效率相統(tǒng)一
1. 歷史發(fā)展的觀點
2. 現(xiàn)實必備的條件
3. 科學研究的趨向
4. 方法論的選擇與運用
三、基本維度:文化管理與效率管理
1. 立德樹人———文化與效率統(tǒng)一的紐帶
2. 文化管理———未來學校管理的落腳點
(1)以“教育性關系”為對象
(2)以學校文化資源為依托
(3)以柔性管理為方法
(4)以教育家辦學為保障
3. 效率管理———未來學校管理的支撐點
(1)以共同育人管理為人力支撐
(2)以課程育人管理為資源支撐
(3)以數(shù)據(jù)配置管理為技術支撐
(4)以品牌配置管理為資本支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師生關系構建探析[J]. 李海峰,王煒. 中國教育學刊. 2018(07)
[2]邁進學校3.0時代——未來學校進化的趨勢及動力探析[J]. 張治,李永智. 開放教育研究. 2017(04)
[3]“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變革路徑[J]. 余勝泉,王阿習. 中國電化教育. 2016(10)
[4]論大數(shù)據(jù)時代信息安全的新特點與新要求[J]. 王世偉. 圖書情報工作. 2016(06)
[5]強國時代制度化推進教育家辦學[J]. 曾天山,丁杰. 中國教育學刊. 2011(02)
[6]教育中的民主概念:一種批判性考察[J]. 石中英.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2009(04)
[7]管理的本質與管理思想的東方回歸[J]. 吳照云,余煥新. 當代財經. 2008(08)
[8]學校品牌管理:一種道德模式[J]. 朱小蔓.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05(09)
[9]柔性管理的發(fā)展及其思想文化淵源[J]. 余緒纓,廈門大學經濟學院. 經濟學家. 1998(01)
本文編號:34404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344049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