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兒童父親參與教養(yǎng)與學校歸屬感的關(guān)系—心理韌性的中介作用及干預
【學位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G444
【部分圖文】:
表 3.19 中介效應模型的擬合指標擬合指數(shù) 2df 2/df GFI RMR NFI TLI CFI RMSE數(shù)值 134.589 51 2.639 0.930 0.032 0.927 0.932 0.948 0.045根據(jù)表 3.19 得知: 2/df 為 2.639,介于 1-3 之間,表明模型可以被接受。GFI 為 0.930,大于 0.9;RMR 為 0.032,小于 0.05;NFI 為 0.927,大于 0.9;TLI 為 0.932,大于 0.9;CFI 為 0.948,大于 0.9;RMSEA 為 0.045,小于 0.05。中介效應的模型的擬合指標表明測量數(shù)據(jù)與模型擬合良好。使用 Amos.24 軟件構(gòu)建的流動兒童的父親參與教養(yǎng)和心理韌性對學校歸屬感的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見圖 3.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雪芳;;基于團體輔導的高校輔導員工作革新探析[J];新西部;2019年17期
2 劉嘉;;繪畫團體輔導在武漢某高職院校大學新生中的實踐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8年12期
3 張弛;周琳琰;;大學生團體輔導:高校輔導員的新方法[J];高教學刊;2019年03期
4 歐彩玲;;團體輔導技術(shù)在大學生學業(yè)輔導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9年03期
5 楊宏敏;孫娜;;高校朋輩團體輔導在新生人際調(diào)適中的應用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年02期
6 高歌;;團體輔導在提升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勝任力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yè);2019年05期
7 宋志英;;團體輔導干預大學生解釋風格的效果[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7年09期
8 關(guān)慧;;團體輔導對提升大一新生適應能力的積極作用[J];管理觀察;2017年32期
9 徐勇;;在自我悅納中設計人生——團體輔導在高中生涯規(guī)劃中的嘗試[J];華夏教師;2017年11期
10 高紅;林昆輝;;團體輔導在抑郁患者中的作用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8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劉志宏;初中生校園壓力因果模型建構(gòu)與壓力疏導團體輔導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2 鐘歆;依戀回避者安全依戀的形成條件及干預研究[D];西南大學;2017年
3 楊魯靜;品格優(yōu)勢的評估及其在心理臨床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曉萍;婚前輔導及其有效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種夢竹;流動兒童父親參與教養(yǎng)與學校歸屬感的關(guān)系—心理韌性的中介作用及干預[D];河北師范大學;2019年
2 李晨;南疆學校民漢合宿背景下學生學校歸屬感的干預研究[D];喀什大學;2018年
3 湯芳芳;團體輔導對社區(qū)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提升[D];湖南師范大學;2018年
4 李思婷;中職生良心的特征及干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8年
5 肖帥軍;正面管教家長團體輔導課程對小學生社會與情緒健康的干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8年
6 張亞男;青少年網(wǎng)絡受欺負與正念、抑郁的關(guān)系及干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年
7 王晶;自尊對流動兒童人際關(guān)系困擾的影響及干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年
8 袁靜;農(nóng)村留守初中生心理韌性的調(diào)查及團體輔導干頇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年
9 吳瑞熹;焦點解決取向團體輔導對高中生學業(yè)倦怠的干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年
10 徐奧;大學生人際敏感性測量及其團體輔導研究[D];廣西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609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860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