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共教育支出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G5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陸;從公共教育支出的國際比較談我國教育的改革[J];理論與改革;2000年03期
2 王瑩;試論中國公共教育支出體制的構建[J];財貿經濟;2001年11期
3 呂煒;王偉同;;我國公共教育支出績效考評指標體系構建研究——基于績效內涵和教育支出過程特性的構建思路[J];財政研究;2007年08期
4 楊莉;周敏倩;;基于DEA方法的政府公共教育支出績效評價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09年25期
5 邱偉華;;公共教育支出與收入差異關系的研究述評[J];生產力研究;2007年07期
6 胡芳;;論我國農村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J];今日南國(理論創(chuàng)新版);2008年04期
7 邱偉華;;公共教育支出調節(jié)收入差異的有效性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8 林靜;;關于公共教育支出與經濟增長關系[J];科技經濟市場;2009年05期
9 申玲;;我國公共教育支出績效評價模型的構建[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年20期
10 韓樹杰;;公共教育支出的國際比較及啟示[J];教育與經濟;200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蔣義;;4%: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必須達到的分配規(guī)律——基于世界各國教育投入歷史數據的比較分析[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彭紅玉;;論公共教育支出在高職領域的有效配置[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一)[C];2004年
3 杜興洋;田進;;公共教育支出績效評價的政策分析[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石會娟;宗義湘;趙邦宏;;政府干預農業(yè)技術推廣的行為選擇[A];第五屆中國農業(yè)推廣研究征文集[C];2006年
5 沈禁;;我國公共教育支出的比較分析[A];第四屆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學術年會論文集(Ⅰ)[C];2008年
6 張鳳林;;人力資本理論及其應用研究[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崔玉平;;公共教育支出的經濟價值[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8 劉澤云;袁連生;;我國公共教育投資比例研究[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王秋梅;;改革公共服務 促進社會和諧[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劉志山;;論深圳特區(qū)的現代化[A];2002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現代化建設中的體制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胡亮 楊菁;公共教育支出:“4%”何日達標[N];中國經濟時報;2011年
2 記者 曾衛(wèi)康 劉旦 陳翔 任珊珊 黃楚慧 李妍;公共教育支出今年超百億[N];廣州日報;2007年
3 沈百福;公共財政與教育支出[N];學習時報;2008年
4 黃仕興;地方公共教育支出績效預算體系的設計[N];中國財經報;2006年
5 程f^;五大因素影響居民教育支出過快增長[N];中國信息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馬暉;跨過“4%困局”:2020年教育投入目標或調至5%[N];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
7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熊丙奇;教育欠債源于缺乏問責[N];東方早報;2011年
8 龔輝文;對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認識[N];中國稅務報;2006年
9 江海燕;著力化解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困境[N];南方日報;2007年
10 記者 瞿劍;“技工荒”緣于普高和職高比例失衡[N];科技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邱偉華;公共教育與收入差異[D];復旦大學;2007年
2 龍新民;中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失衡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3 魏真;我國公共教育財政政策評估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4 李學迎;經濟學視野下的寬容[D];山東大學;2009年
5 王磊;公共產品供給主體選擇與變遷的制度經濟學分析[D];山東大學;2008年
6 王婷;中國西部農村教育成本、收益與家庭教育決策的實證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9年
7 何麗雙;中國地方公共物品供給差異性分析[D];遼寧大學;2009年
8 江明融;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9 魏來;中國公共體育服務產品供給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10 郭進偉;公共支出結構與經濟發(fā)展績效[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姚靜;我國公共教育支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唐碧;我國城市政府在居家養(yǎng)老中的職能定位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3 李艷輝;我國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的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4 陳曉英;基于公共產品理論的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5 鮑晨輝;中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體制創(chuàng)新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6 金俊海;西部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08年
7 蔣寧民;金融安全與地方政府角色[D];復旦大學;2009年
8 李菲;農村社區(qū)公共產品供給模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9 唐捚峗;公共財政視角下的事業(yè)單位改革研究[D];貴州大學;2008年
10 陳燕明;財政約束下的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保障制度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5849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584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