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礎教育改革的課程哲學反思——關于“新課程改革”三個理論問題的探討
本文關鍵詞:基于基礎教育改革的課程哲學反思——關于“新課程改革”三個理論問題的探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課改心得2013年51期 投稿:王朠朡
摘要:文章以“快樂課堂”為題的對橋中心小學的課改教研活動為切入點,通過感受別的老師對課堂教學以及教學探索的討論,作者闡述了自己對于新的課程改革的心得體會,總結了課堂教育的性質與任務,也重新審視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任務和角色。關鍵詞:課改;理念;心得體…
母鵝產蛋量的多少除受品種、年齡和飼養(yǎng)管理影響外,合理補料也是提高鵝產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著重在“三看”:1.看膘情補料。喂得過肥的母鵝,卵巢和輸卵管周圍沉積了大量脂肪,使體內分泌機能失調,影響卵細胞的生成和運行,因而產蛋量大大降低,甚至停產。過瘦,營養(yǎng)缺乏…
摘要:實施有效教學,這是新課程改革的方向。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學活動對達成教學目標的有效程度。體育課堂教學有沒有效益,是指學生通過體育課學練后,在身體發(fā)展、知識技能、心理發(fā)展和社會適應方面有沒有獲得實實在在的進步發(fā)展。文章從確立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興趣和…
摘要:文章以“快樂課堂”為題的對橋中心小學的課改教研活動為切入點,通過感受別的老師對課堂教學以及教學探索的討論,作者闡述了自己對于新的課程改革的心得體會,總結了課堂教育的性質與任務,也重新審視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任務和角色。
關鍵詞:課改;理念;心得體會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51-0115-02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社會呼喚創(chuàng)新型、開拓型、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要提高國民的素質,必須改變傳統(tǒng)陳舊的教育教學方式。之前高中教育的目標是“為高等院校輸送合格新生”,而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教育要能夠奠定學生的基礎學力,培養(yǎng)人生規(guī)劃能力,培養(yǎng)公民素養(yǎng),健全人格,為學生終身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施教者只有走改革之路才能一改過去的把分數(shù)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才能打破傳統(tǒng)的灌輸式呆板單一的教育教學方式,才能出現(xiàn)生動鮮活的教育,才能培育出具有潛在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的綜合性人才。
按照《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新課程改革分為兩個階段實施:即2000—2005年,完成新課程體系的設計、實驗和調整;2005—2010年則逐步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行新課程體系。十多年來的實驗、改革和完善,新課程理念深入人心,新課改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教學習慣及教師自身知識結構等多方面的影響,在課程實施中卻暴露了不少值得重視和思考的問題。
回顧自己工作的這幾年,我雖然積極地進行新課程、新理念的學習,但是課后通過不斷地教學反思,總感覺自己有時是“穿新鞋走老路”,或許只是給語文課穿上了一件“課改”的外衣。今年對橋中心小學的課改以“快樂課堂”為主題進行,教研活動中同行們積極地討論和對課堂探索的過程對我有所啟發(fā),結合自己課改中經(jīng)歷,在此略談一二。
唐代文學家韓愈說過:“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這句話精辟地闡明了教師在學生求知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學生在課堂中必然要受到教師的極大影響。而傳統(tǒng)理念上的教師則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就如古代殿堂上的皇帝,一聲令下,學生們聽號施令,認真服從,不容你有絲毫的怠慢和質疑。課堂上教師也常常會說“記住沒有”“要背下來”“按照格式寫”等,教師往往是要么站在臺上“越俎代庖”,一講到底,要么是牽著學生的鼻子,讓學生往教師事先準備好的“圈套”里鉆,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中消失殆盡,沒有彰顯孩子們思維上的靈動性。
語文新課程標準則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轉變觀念,把課堂“放心”地交予學生,不作知識的代言人,教師則是思考教學該用什么樣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創(chuàng)設什么樣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教師在課堂上應和學生建立一種友好、平等的關系,成為他們學習的伙伴,成為他們成長的領路人。讓學生成為是語文課堂的主體,我們的教學應始終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追求以生為本的課堂就是追求有效且高效的語文教學。在課堂上,教師精講少講,騰出足夠的時間,讓每個學生主動去學習,思考,操作和討論,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個別學習,小組學習、大組討論、學生執(zhí)教和情景表演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有效的課堂教學需要尋找和文本基調一致的興趣點,營造孩子們感興趣的課堂教學氣氛,尋找能調動學習興趣的方式進行有趣味的教學。
例如,在教學《金色的腳印》這一課,探究課文為什么以“金色的腳印”為題時,我并沒有像以往那樣告訴學生要從動物的情感和文章結構兩方面去思考,而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整篇課文的理解,自選角度,通過小組討論——代表陳述——質疑答辯幾個環(huán)節(jié),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課堂模式,可以更好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在學生討論之時,教師可到各小組去適時點撥和及時了解學生探討情況,以備在下一環(huán)節(jié)中做恰當?shù)囊龑。這樣,教師不僅是教者,也是學者,思者和聽者,從而為多向互動合作教學策略的實現(xiàn)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僅掌握了知識,還體會到了團結合作的樂趣。同時課堂上學生的回答,也大大的超乎了我的想象,整堂課由學生唱主角,尤其是在代表陳述和質疑答辯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回答中結合以往對于狐貍這種動物的感性認識,和現(xiàn)在課文讓他們所得到的理解,暢所欲言,充分展示了他們的個性色彩。在這課堂中,學生們有了自己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有了表述自己觀點的舞臺,對于課文所要傳達的旨意,我相信通過他們自身的合作探究會領悟得更通透些,延伸的范圍也更廣,最主要的是孩子們能通過語文課堂獲得學習的愉悅,不再感到枯燥無味。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應該打破“師道尊嚴”的傳統(tǒng)觀念,以平等的身份去看待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個別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想要做好一個合格的新世紀“引路人”就該“放手”去愛孩子們,讓新觀念、新方法走進小學語文課堂。跟上課改的腳步,不僅僅是認真學習研究了新課程理論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把這些嶄新的教學觀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在實踐中,重新認識課堂教學的性質與任務,重新審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任務與角色,并以此重新調整課堂教學的活動模式。
參考文獻:
[1]石小麗.基礎教育新課程實驗區(qū)域推進的“廣州模式”[J].基礎教育課程,2011,(Z1).
[2]李峰,何惠珍.由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理念看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03).
[3]阿依努爾.“兵團基礎教育新課程實驗推廣工作會議暨通識培訓班”在我院舉辦[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2,(03)..
[4]朱成科.基于基礎教育改革的課程哲學反思——關于“新課程改革”三個理論問題的探討[J].當代教育科學,2007,(10).
[5]吳永軍.正確認識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及其價值取向[J].教育科學研究,2010,(08).
摘要:文章以“快樂課堂”為題的對橋中心小學的課改教研活動為切入點,通過感受別的老師對課堂教學以及教學探索的討論,作者闡述了自己對于新的課程改革的心得體會,總結了課堂教育的性質與任務,也重新審視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任務和角色。關鍵詞:課改;理念;心得體…
摘要:文章以“快樂課堂”為題的對橋中心小學的課改教研活動為切入點,通過感受別的老師對課堂教學以及教學探索的討論,作者闡述了自己對于新的課程改革的心得體會,總結了課堂教育的性質與任務,也重新審視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任務和角色。關鍵詞:課改;理念;心得體…
摘要:文章以“快樂課堂”為題的對橋中心小學的課改教研活動為切入點,通過感受別的老師對課堂教學以及教學探索的討論,作者闡述了自己對于新的課程改革的心得體會,總結了課堂教育的性質與任務,也重新審視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任務和角色。關鍵詞:課改;理念;心得體…
本文由第一文庫網(wǎng)()首發(fā),轉載請保留網(wǎng)址和出處!
>> 查看更多相關文檔
免費下載文檔:
本文關鍵詞:基于基礎教育改革的課程哲學反思——關于“新課程改革”三個理論問題的探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87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88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