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古詩文教學中的喚醒教育探討
本文關鍵詞:小學古詩文教學中的喚醒教育探討
【摘要】:中國傳統(tǒng)文化浩如瀚海,博大精深,古詩文則是其中當之無愧的精華和瑰寶。閱讀和學習古詩文,不僅能夠了解特定時期人們的政治理念、人生理想和審美情趣,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更能夠引領學生培養(yǎng)愛國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帶領他們走向更恢弘的精神世界。近年來,“國學熱”的話題一直居高不下,教師,家長乃至整個社會輿論都逐漸意識到古詩文學習的重要性,各種國學活動層出不窮。在課堂中,古詩文是小學生必學的課程內容,怎樣真正在古詩文學習中得到更大的收獲,感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最關鍵的。然而在實際的小學古詩文教學實踐中卻出現(xiàn)了很多的問題。很多教師對古詩文的教學缺乏熱情,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相對于其他體裁的文章較少,講解的過程中片面強調字詞講授和死記硬背,忽視啟發(fā)和引導學生的精神感悟,久而久之,學生學習古詩文也相對功利,往往認為背過即可,不愿更深入的解讀,學習古詩文的效果也就如同“買櫝還珠”一般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喚醒”,喚醒教育旨在關注人的全面發(fā)展和他們的內心世界,古詩文無論是思想內容還是外在形式都是非常好的喚醒教育課程資源,所以將喚醒教育理念和古詩文教學相融合非常有必要。本文通過對喚醒教育理論的研究,和對小學古詩文教學現(xiàn)狀調查的結合,針對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的一些不足之處,在喚醒教育的理論指導下,得出小學古詩文教學優(yōu)化的實踐策略。以期能夠為學生打開一扇學習古詩文的窗戶,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我們的講堂洋溢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學生在這種潛移默化的陶冶中心靈得到開化,境界得到升華。
【關鍵詞】:喚醒教育 小學古詩文教學 實施途徑
【學位授予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23.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2
- 一、研究緣起7-8
- 二、研究綜述8-10
- 三、研究意義10
- 四、研究方法10-12
- 第一章 對小學古詩文教學喚醒教育相關問題的認識12-20
- 一、喚醒教育的理論闡述12-14
- (一)喚醒教育的本質內涵12
- (二)喚醒教育的運用依據(jù)12-13
- (三)喚醒教育的價值體現(xiàn)13-14
- 二、在小學古詩文教學中運用喚醒教育的意義14-20
- (一)古詩文涵義及特征14-17
- (二)小學古詩文教學的重要性17
- (三)在小學古詩文教學中運用喚醒教育的必要性17-20
- 第二章 當今小學古詩文教學所存問題分析20-26
- 一、調查情況說明20
- 二、調查凸顯的問題20-26
- (一)學生方面20-22
- (二)教師方面22-23
- (三)教法方面23-26
- 第三章 小學古詩文教學的喚醒教育實施途徑26-39
-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喚起學生探究興趣26-29
- (一)有效導入26-28
- (二)聯(lián)系新知與舊知28-29
- (三)重視背景資料介紹29
- 二、感知環(huán)節(jié)喚醒學生參與意識29-33
- (一)圖文對照29-31
- (二)合理想象31-33
- 三、品讀環(huán)節(jié)喚醒學生情感體驗33-35
- (一)教師范讀33-34
- (二)學生朗讀34-35
- (三)重視吟誦35
- 四、鑒賞環(huán)節(jié)喚醒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35-39
- (一)抓住契機設問35-36
- (二)提升學生審美情趣36-37
- (三)勤練筆,,給學生一方想象天空37-39
- 結語39-40
- 參考文獻40-42
- 附錄42-49
- 在校期間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情況49-50
- 致謝5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獻芳;淺談中小學古詩文教學中的美育[J];山東教育科研;2002年08期
2 程如海;古詩文教學策略探析[J];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2年01期
3 張秉義,張貴芝;古詩文教學,“讀”字當頭[J];當代教育科學;2003年17期
4 吳薇;;論古詩文創(chuàng)新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5 王文忠;;古詩文教法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4年S2期
6 彭加洪;古詩文翻譯技巧[J];教學與管理;2004年25期
7 薛亞玲 ,薛剛;古詩文教學與多媒體的結合[J];教學與管理;2004年36期
8 邵勇;古詩文的“活化”朗讀探討[J];宿州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9 龔睿;對當前小學古詩文教學的反思[J];當代教育論壇;2005年06期
10 楊曉利;;古詩文教學要重“讀”[J];中國民族教育;2006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嚴長春;;在古詩文教學中訓練學生說話的能力[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李娜;;讓傳統(tǒng)美德在古詩文教學中閃光[A];2013年4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3 倪超;;美文美誦,提高課堂誦讀有效性[A];吟誦經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4 陳義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服務意識與行為研究——如何促進學生產生古詩文記憶需要》課題研究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5 羅興煥;;如何讓學生體驗古詩文之“美”[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二卷)[C];2012年
6 張立華;張菊秋;;小學生古詩文背誦的現(xiàn)狀及策略[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C];2010年
7 譚兆基;;怎樣讓學生學會自主閱讀古詩文[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C];2010年
8 陳豐啟;;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初中古詩文教學初探[A];2014年5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9 曹小玉;;誦讀——古詩文教學的關鍵[A];2013年2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10 殷麗芬;;讓古詩文教學成為職中語文教學的“特色菜”[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徐寧 通訊員 郭玲;s亭教師集中研討古詩文教學[N];三峽日報;2009年
2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張鵬舉;小學古詩文教學有待加強與改進[N];中國教育報;2013年
3 劉志艷;古詩文教學應重“讀”[N];黔西南日報;2009年
4 江蘇省宿遷中學 卓成金 宿遷市鐘吾初級中學 劉鋒;古詩文教學中人文性的溯源式觀照[N];江蘇教育報;2009年
5 河北省邯鄲縣第6中學 任根山;論古詩文教學中的愛國主義[N];學知報;2011年
6 都勻市良畝中學 羅大奎;背誦教學法在初中古詩文教學中的作用[N];黔南日報;2011年
7 河北省永年縣第七中學 徐現(xiàn)庚;談初中古詩文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N];學知報;2010年
8 江蘇省邳州市議堂中學 王鳳芹;朗讀在古詩文教學中的作用[N];學知報;2011年
9 江蘇常州西藏民族中學 崔夕鳳;古詩文教學講究“讀、賞、悟”[N];西藏日報(漢);2012年
10 桂華;淺談古詩文教學中的情感嵌入[N];黔西南日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開勇;當前中學古詩文教學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矯聞迎會;高中古詩文課程教學人文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趙曄;高中古詩文背誦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何月紅;廣州方言區(qū)初中古詩文教學探索[D];廣州大學;2011年
5 狄金霞;初中古詩文教學引入流行文化元素的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6 陳白娟;教師素質與古詩文教學有效性之研究[D];廣州大學;2012年
7 張燕;高中古詩文誦讀問題及其方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8 劉華;背景知識在高中古詩文教學中的應用[D];河北師范大學;2013年
9 孟祈;上海中考古詩文試題的測試目標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10 燕曉陽;初中古詩文朗讀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6941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69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