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封神演義》中女性形象塑造的精神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7-07 15:20
本文首先對《封神演義》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作了統(tǒng)計和歸納,根據其主要特征以及作者所持的褒貶態(tài)度將書中所有女性人物劃分為三種類別;然后在歷史文獻記載的支撐下對其代表人物(女媧和妲己)逐一證偽,證實了“女性形象是一種非自主存在的社會集體的想象物,是一種男性話語的建構”這一結論;從而引出對男性話語創(chuàng)造動機的進一步探討。 一切男性言說以及其建立起來的象征性系統(tǒng)都存在一個對女性認識的沖突:作為性對象的女性以及作為繁衍人類的女性二者之間似乎具有不可調和的特質。女性形象由此被割裂成“女人”與“母親”,“好女人”與“壞女人”。 在男性話語的建構中,“女人”和“母親”的徹底割裂、以及“壞女人”形象的凸現,都是男童早期(俄狄浦斯前期和俄狄浦斯期)經驗的再現。把母親與女人進行割裂,既是早期記憶的再現,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早期焦慮的積極防御。對好母親與壞母親的記憶、俄狄浦斯沖突、閹割焦慮、混雜著愛欲本能,則推動了壞女人形象的產生。
【文章頁數】: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言
第一節(jié) 選題思路
第二節(jié) 目前國內相關研究
一、對《封神演義》的研究
二、對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
第三節(jié) 學術價值及意義
第二章 《封神演義》群女圖
第一節(jié) 母性的典范
第二節(jié) 壞女人──禍水紅顏
第三節(jié) 中性化的女神仙
第三章 《封神演義》中母親與女人形象之證偽
第一節(jié) 女媧考
第二節(jié) 妲己其人考
第三節(jié) 商周社會女性地位考
第四章 象征性系統(tǒng)中的母親與女人
第一節(jié) 西方象征性系統(tǒng)中的母親與女人原型
第二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象征性系統(tǒng)中的母親和女人原型
第三節(jié) 共同的矛盾
第五章 男性話語的創(chuàng)造
第一節(jié) 集體想象
第二節(jié) 母親與女人的割裂
第六章 割裂背后:再現的兒童早期經驗
第一節(jié) 俄狄浦斯前期:好母親、壞母親
第二節(jié) 俄狄浦斯情結
第三節(jié) 閹割情結
第四節(jié) 超越記憶的再現
第七章 關于“壞女人”的一些討論
參考文獻
作者在讀期間科研成果簡介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拉康與后現代文化批評[J]. 黃漢平.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4)
[2]《水滸傳》中的女性形象與明清書評家的點評[J]. 董林. 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5(03)
[3]母性神話的建構與解構——試論當代詩歌中母親形象的文化意義[J]. 李自芬. 江漢論壇. 2004(11)
[4]《水滸傳》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女性觀[J]. 董陽.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5)
[5]從《西游記》看男權文化中的女性形象[J]. 張淑華.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3)
[6]女性“缺席”的判決 論《西游記》中的女性形象塑造[J]. 張紅霞. 明清小說研究. 2004(02)
[7]亙古的母性神話[J]. 黃立.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4(05)
[8]試談《紅樓夢》中的女性描寫[J]. 謝紅文.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4(01)
[9]孔子的女性觀[J]. 王澤慶.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1)
[10]論《詩經》中“男尊女卑”的女性觀[J]. 向葉平. 池州師專學報. 2003(06)
博士論文
[1]中國古代女性意識——從原始走向封建禮教[D]. 吳曉紅.蘇州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閱讀俄狄浦斯情結[D]. 周華.四川大學 2005
[2]弗朗索瓦茲.多爾多的象征性生成閹割理論[D]. 陶杏華.四川大學 2005
[3]《搜神記》女性形象研究[D]. 侯興祥.寧夏大學 2004
[4]非自主的存在:中國古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D]. 姚海燕.湖南師范大學 2004
[5]男性視角下的女性世界[D]. 梁璐.西北大學 2003
[6]論《聊齋志異》的女性世界[D]. 顏莉莉.華東師范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656670
【文章頁數】: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言
第一節(jié) 選題思路
第二節(jié) 目前國內相關研究
一、對《封神演義》的研究
二、對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
第三節(jié) 學術價值及意義
第二章 《封神演義》群女圖
第一節(jié) 母性的典范
第二節(jié) 壞女人──禍水紅顏
第三節(jié) 中性化的女神仙
第三章 《封神演義》中母親與女人形象之證偽
第一節(jié) 女媧考
第二節(jié) 妲己其人考
第三節(jié) 商周社會女性地位考
第四章 象征性系統(tǒng)中的母親與女人
第一節(jié) 西方象征性系統(tǒng)中的母親與女人原型
第二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象征性系統(tǒng)中的母親和女人原型
第三節(jié) 共同的矛盾
第五章 男性話語的創(chuàng)造
第一節(jié) 集體想象
第二節(jié) 母親與女人的割裂
第六章 割裂背后:再現的兒童早期經驗
第一節(jié) 俄狄浦斯前期:好母親、壞母親
第二節(jié) 俄狄浦斯情結
第三節(jié) 閹割情結
第四節(jié) 超越記憶的再現
第七章 關于“壞女人”的一些討論
參考文獻
作者在讀期間科研成果簡介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拉康與后現代文化批評[J]. 黃漢平.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4)
[2]《水滸傳》中的女性形象與明清書評家的點評[J]. 董林. 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5(03)
[3]母性神話的建構與解構——試論當代詩歌中母親形象的文化意義[J]. 李自芬. 江漢論壇. 2004(11)
[4]《水滸傳》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女性觀[J]. 董陽.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5)
[5]從《西游記》看男權文化中的女性形象[J]. 張淑華.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3)
[6]女性“缺席”的判決 論《西游記》中的女性形象塑造[J]. 張紅霞. 明清小說研究. 2004(02)
[7]亙古的母性神話[J]. 黃立.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4(05)
[8]試談《紅樓夢》中的女性描寫[J]. 謝紅文.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4(01)
[9]孔子的女性觀[J]. 王澤慶.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1)
[10]論《詩經》中“男尊女卑”的女性觀[J]. 向葉平. 池州師專學報. 2003(06)
博士論文
[1]中國古代女性意識——從原始走向封建禮教[D]. 吳曉紅.蘇州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閱讀俄狄浦斯情結[D]. 周華.四川大學 2005
[2]弗朗索瓦茲.多爾多的象征性生成閹割理論[D]. 陶杏華.四川大學 2005
[3]《搜神記》女性形象研究[D]. 侯興祥.寧夏大學 2004
[4]非自主的存在:中國古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D]. 姚海燕.湖南師范大學 2004
[5]男性視角下的女性世界[D]. 梁璐.西北大學 2003
[6]論《聊齋志異》的女性世界[D]. 顏莉莉.華東師范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6566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656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