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查處學術不端行為的雙重困境與制度選擇
本文關鍵詞:高校查處學術不端行為的雙重困境與制度選擇
更多相關文章: 學術不端 高校 疊權式權力結構 正當程序 學術共同體
【摘要】:因為對學術不端行為存在認知上的偏差,人們常將學術失范、科研倫理失范、學術腐敗等概念混為一談。高校在查處學術不端行為過程中,由于缺乏正當程序以及統一的學術不端行為判定標準,往往陷入外在和內在的雙重困境:前者呈現出學術不端行為查處的調查權、判斷權及行政權之間的"疊權式權力結構";后者則體現為判定標準上的多重模式。這既不利于有效規(guī)范學術不端行為查處權力,亦無法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欲化解這些難題,應以正當程序的規(guī)范性要求改造"疊權式權力結構",防控查處中可能滋生的恣意;通過學術共同體制定判定標準,導引人們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認知。
【作者單位】: 寧波大學法學院;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關鍵詞】: 學術不端 高校 疊權式權力結構 正當程序 學術共同體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科研誠信和學風建設”重大課題(11JDXF001) 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行動計劃” 浙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法學”及寧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后期資助項目(XH1X1202)
【分類號】:G644
【正文快照】: 當學術研究不再是一些人專屬的生活學習興趣,而儼然成為如馬克斯·韋伯(MaxWeber)所說的一種“學術職業(yè)”時;當科研成果不再只是人們思考、觀察自然現象、社會問題的偶然性所得,而與人們生活、社會發(fā)展密切關聯時;當科研的功能不唯是探索知識、追求真理,而且勾連著研究者的職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關于堅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的聯合聲明[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2 ;關于堅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的聯合聲明[J];社會科學輯刊;2008年06期
3 ;關于堅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的聯合聲明[J];學習與探索;2008年06期
4 ;發(fā)生學術不端行為要反省“教育”是否成功[J];高校教育管理;2009年02期
5 ;高校對查處學術不端行為負直接責任[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9年07期
6 ;關于堅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的聲明[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7 ;關于堅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的聯合聲明[J];中州學刊;2009年03期
8 ;關于堅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的聲明[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9 ;關于堅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的聲明[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10 ;關于堅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的聲明[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嚴美娟;;科技期刊編輯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認識和防范[A];機制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第8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梁鳳英;;試論學術不端行為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A];機制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第8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趙瑞芹;;倡導科研誠信,整治學術不端行為若干舉措[A];機制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第8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鄧雯;;編輯在防范學術不端行為中的能動作用[A];科學評價促發(fā)展 品質服務謀共贏——第九屆(2011)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楊秋霞;林海文;;學術不端行為分析及編輯部應對策略[A];學術期刊編輯學理論與實踐[C];2010年
6 呂文紅;;從根源上遏制學術不端行為——兼論大學學報的教育功能[A];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14次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張紅軍;;淺談高校學術不端行為的防范措施[A];中華醫(yī)學會第12次全國醫(yī)學科學研究管理學學術年會資料匯編[C];2010年
8 秦江敏;王榮;林平;姚磊;;學術不端行為與軍校學報的能動把關作用[A];中國高校學術出版(Ⅳ)——中國高?萍计诳芯繒15次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本刊編輯部;;重要啟事[A];全國大型煤炭企業(yè)綜采技術發(fā)展成果集[C];2010年
10 林美;;端正學風 凈化象牙塔——透視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A];首屆農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育馥;西方國家反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措施[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蘇州;關于學術不端行為的幾點思考[N];光明日報;2009年
3 柏木釘;懲治學術不端行為要敢于下猛藥[N];中國改革報;2012年
4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教授 劉迎秋;治理學術不端行為 弘揚科學道德規(guī)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5 主筆 張思寧;商業(yè)社會的科學操守[N];遼寧日報;2007年
6 記者 陳春保;反對和抵制學術不端行為[N];湖北日報;2008年
7 記者 李玉蘭;教育部要求嚴懲學術不端行為[N];光明日報;2009年
8 記者 趙鳳華;對學術不端行為必須嚴肅處理[N];科技日報;2009年
9 本報評論員;果斷行動 絕不姑息[N];中國教育報;2009年
10 記者 譚嘉;高校對查處學術不端負直接責任[N];健康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白勤;高校教師學術不端行為治理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霞;學術不端行為的政府治理探索[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9年
2 梁穎;我國高校學術不端行為的成因及治理對策研究[D];東北大學;2012年
3 夏晴濤;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問題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年
4 王煈;高校對學生學術不端行為處理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5 蔡瑞;國外學術不端行為治理機制及其啟示[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6 董正華;學術不端行為研究及對策[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7 劉紅軍;基于博弈論的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監(jiān)管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8 萬聰;社會學理論視角下的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9 楊進軍;當前我國學術不端行為的成因及對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10 于靖;高校學術不端行為的評判制度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8945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894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