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法治意識及其培育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法治意識及其培育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大學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法治意識 問題 措施
【摘要】:目前,我國正在全面推進法治建設。但法治中國的實現(xiàn),不僅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而且依靠具有法治知識、法治情感和法治行為能力的公民。作為公民中的重要成員,大學生在法治中國建設中的作用不容小覷。在依法治國的背景下,探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意識的內涵及構成要素,研究大學生的法治意識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本文依據(jù)法治理論和中國的法治實踐,運用法學、教育學、心理學、政治學、歷史學和社會學知識與方法,圍繞大學生的法治意識是什么,為什么要培育大學生法治意識,怎樣培育大學生法治意識來展開。第一部分主要探究大學生需要樹立的法治意識是什么,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意識,其構成要素包括黨的領導意識,法律至上意識,權力制約意識,民主參與意識,權利意識和公正意識,以及大學生法治意識培育的意義。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大學生的法治意識在認知、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能力方面存在問題。這些問題及原因分析構成了論文的第二部分,即為什么要培育大學生法治意識。針對大學生法治意識的現(xiàn)狀和影響因素,論文的第三部分主要從家庭、學校、社會和個人四個方面探尋“怎么培育大學生法治意識”的問題。大學生法治意識的培育關鍵是要先準確地界定法治意識的構成要素。關于法治意識的構成要素,本論文綜合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容,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增添了黨的領導意識、民主參與意識和公正意識。學校、家庭、社會和學生本人要依據(jù)法治意識的內涵,針對大學生在法治認知、法治態(tài)度和法治行為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發(fā)揮教育的合力作用,從而培育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意識。
【關鍵詞】:大學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法治意識 問題 措施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41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緒論11-19
- (一) 選題背景11
- (二) 研究意義11-12
- 1、理論意義11-12
- 2、實踐意義12
- (三) 研究現(xiàn)狀12-17
- 1、國外研究現(xiàn)狀12-14
- 2、國內研究現(xiàn)狀14-17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17-19
- 1、研究思路17
- 2、研究方法17-19
- 一、大學生法治意識的內涵及培育意義19-29
- (一) 大學生法治意識的內涵19-26
- 1、黨的領導意識20-21
- 2、法律至上意識21-22
- 3、權力制約意識22-23
- 4、權利意識23-24
- 5、民主參與意識24-25
- 6、公正意識25-26
- (二) 大學生法治意識培育的現(xiàn)實意義26-29
- 1、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現(xiàn)代化水平26-27
- 2、有助于促進整個社會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27-28
- 3、有利于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進程28-29
- 二、大學生法治意識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29-45
- (一) 大學生法治意識現(xiàn)狀及問題分析29-38
- 1、大學生法治認知現(xiàn)狀及問題分析30-32
- 2、大學生法治態(tài)度現(xiàn)狀及問題分析32-34
- 3、大學生法治行為能力現(xiàn)狀及問題分析34-38
- (二) 大學生法治意識的影響因素38-45
- 1、傳統(tǒng)法文化的影響40-41
- 2、家庭法治教育弱化的影響41-42
- 3、學校法治教育不到位的影響42-43
-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起步較晚的影響43-45
- 三、大學生法治意識培育的路徑45-57
- (一) 依法治校,實現(xiàn)高校治理的法治化45-48
- 1、加強高校外部行政管理體制建設,實現(xiàn)大學地位法律化45-46
- 2、完善高校內部治理制度,建設法治學校46-48
- (二) 改進教師和輔導員的法治教育工作48-51
- 1、教師和輔導員要明確大學生法治教育的目標48-49
- 2、綜合運用多種教育方法49-51
- (三) 優(yōu)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社會環(huán)境51-55
- 1、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51-52
- 2、發(fā)揮黨和政府的領頭作用52-54
- 3、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作用54-55
- (四) 重視家庭法治教育55
- (五) 堅持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發(fā)揮大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55-57
- 結語57-58
- 參考文獻58-62
- 附錄62-65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65-66
- 致謝6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蔡迎旗;唐克軍;;學校的本質與公民教育[J];教育學報;2013年04期
2 唐克軍;;論大學的品質[J];大學教育科學;2013年02期
3 楊昌宇;;法治核心價值理念的生成及其深層動因[J];學術交流;2012年04期
4 張金輝;;高校自主管理權與大學生權利的沖突和平衡[J];河北法學;2011年02期
5 梅萍;林更茂;;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公民的價值認同[J];中州學刊;2009年03期
6 柯衛(wèi);;中西方法治意識生成因素的比較[J];河北法學;2007年08期
7 郝耀武;論大學生的法治意識[J];大連大學學報;2001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會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2 陳潔;我國大學生法治教育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曾利;當前大學生法治意識培育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2 岳偉;高校法治觀教育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3 楊倩;當代高中學生法治意識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4 李曉莉;我國公民法治意識的培育路徑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5 郝軍;大學生法治教育探析[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6 李朝康;大學生法治意識培養(yǎng)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7 何寧麗;法治意識現(xiàn)狀之初探[D];鄭州大學;2010年
8 韓進華;法治意識探析[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5359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535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