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辦高校教育資源整合的機制和路徑研究
本文關鍵詞:河南民辦高校教育資源整合的機制和路徑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河南民辦高等教育歷經30年的發(fā)展,截止2014年河南共有含獨立院校在內的各類民辦高校37所。然而,河南民辦高校數量的增多和激烈競爭的背后凸顯出許多問題:各民辦高校整體實力不強、專業(yè)重復度高、教育資源利用率低、生源競爭激烈等),已經滿足不了學生的發(fā)展要求和中原經濟區(qū)戰(zhàn)略的需要。因此,對河南民辦高等教育教育資源的整合進行研究非常必要。文章采用文獻研究法、調查訪談法和統(tǒng)計分析法等進行研究,最終目的在于探尋河南民辦高等教育教育資源整合的機制和路徑。河南民辦高校教育資源整合需要多方協(xié)作,因此在教育資源整合的機制構建過程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和完善河南民辦高校內部管理和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運行機制;二是完善主體參與協(xié)調機制,構建“政府一教育中介-高校一社會”四方合作的體制框架;三是完善民辦高校教育資源整合的政策框架,促進區(qū)域協(xié)作體制;四是完善國際國內一流高校和河南省民辦高校的合作辦學機制。河南民辦高校資源整合必然給河南民辦高校帶來規(guī)模經濟效應、資源配置效應、組合協(xié)同效應和體制變動效應,文章對此也進行了詳細的論述。鑒于河南省民辦高等教育資源配置的現狀,作者將河南省民辦高校教育資源整合的模式主要分成內部管理、合并重組、中外合作、社會營銷、標準示范以及新型大學城六個具體模式,并從六個資源整合的模式出發(fā),提出多渠道籌措辦學經費、強化內部管理、走特色發(fā)展道路、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建設示范性民辦高校、創(chuàng)建集團式的河南民辦教育聯(lián)盟組織、建立河南中外合作辦學和國內一流高校分校的教育實驗區(qū)、建立河南新型大學城社區(qū)等八個途徑,逐步實現對教育資源的整合和優(yōu)化。
【關鍵詞】:民辦高校 教育資源整合 機制 路徑 模式
【學位授予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48.7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緒論9-15
- 1.1 研究的背景9
- 1.2 研究的意義和目的9-10
- 1.3 研究綜述10-13
- 1.3.1 國內的研究現狀10-11
- 1.3.2 河南省關于民辦高等教育的研究11
- 1.3.3 教育資源整合方面的研究11-12
- 1.3.4 已有研究存在的問題與不足12-13
- 1.4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13-14
- 1.4.1 研究的思路13
- 1.4.2 研究方法13-14
- 1.5 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14-15
- 2 概念的界定與理論基礎15-19
- 2.1 相關概念的界定15-17
- 2.1.1 民辦高等教育15
- 2.1.2 教育資源15-16
- 2.1.3 民辦教育資源整合16
- 2.1.4 機制16-17
- 2.2 理論基礎17-19
- 2.2.1 教育均衡發(fā)展理論17
- 2.2.2 后發(fā)優(yōu)勢理論17-18
- 2.2.3 規(guī)模經濟理論18-19
- 3 河南省民辦高校發(fā)展現狀、資源整合面臨的問題19-26
- 3.1 河南省民辦高校發(fā)展的現狀19-21
- 3.1.1 河南民辦高等教育的現狀19-20
- 3.1.2 河南民辦高校教育資源和全國知名民辦高校的現狀比較20-21
- 3.2 河南民辦高校資源整合面臨的問題21-26
- 3.2.1 缺乏系統(tǒng)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保障,已有的相關政策落實不到位21-23
- 3.2.2 財政資助缺失23
- 3.2.3 社會認可度普遍不高,生源壓力大23-24
- 3.2.4 內部組織管理模式不科學,辦學理念偏差,教育資源管理混亂24
- 3.2.5 教師隊伍不穩(wěn)定,教育教學水平低24-25
- 3.2.6 河南民辦高校之間競爭激烈,,合作意愿不強25-26
- 4 河南民辦高校教育資源整合的機制和效應分析26-34
- 4.1 建立和完善河南民辦高校教育資源整合的機制26-30
- 4.1.1 建立和完善河南民辦高校內部管理和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運行機制26-27
- 4.1.2 構建“政府一教育中介—高校一社會”四方合作的協(xié)調機制框架27-28
- 4.1.3 完善民辦高校教育資源整合的政策框架28-30
- 4.1.4 完善國際國內一流高校和河南省民辦高校的合作辦學機制30
- 4.2 河南民辦高校資源整合的效應分析30-34
- 4.2.1 河南民辦高校資源整合的規(guī)模經濟效應31-32
- 4.2.2 河南民辦高校資源整合的資源配置效應32
- 4.2.3 河南民辦高校資源整合的組合協(xié)同效應32-33
- 4.2.4 河南民辦高校資源整合的體制變動效應33-34
- 5 河南民辦高校教育資源整合模式和路徑34-42
- 5.1 民辦高等教育資源整合模式34-35
- 5.2 河南民辦教育資源整合的路徑35-42
- 5.2.1 多渠道籌措經費,整合潛在資源35-36
- 5.2.2 強化內部管理和對外宣傳,形成辦學資源效應36-37
- 5.2.3 科學定位,走特色發(fā)展道路37
- 5.2.4 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37-38
- 5.2.5 建設示范性民辦高校,整合教育資源38-39
- 5.2.6 創(chuàng)建集團式的河南民辦教育聯(lián)盟組織39
- 5.2.7 建立河南中外合作辦學和國內一流高校分校的教育改革實驗區(qū)39-40
- 5.2.8 建立河南新型大學城社區(qū),共享教育資源40-42
- 6 結語42-43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參加的科研實踐及發(fā)表的論文43-44
- 致謝44-45
- 參考文獻45-4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庹莉;關于民辦高校教育質量和辦學特色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04期
2 肖斌;;對民辦高校教育技術工作的探索[J];民辦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3 吳海軍;;淺談民辦高校教育質量的評價標準[J];民辦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4 顧美玲;;關于加強民辦高校教育質量評估的思考[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5 劉林;王幡;;北京民辦高校教育資源利用研究——以社會資本理論為視角[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6 石邦宏;戴霞;;有效監(jiān)管民辦高校教育質量[J];中國高等教育;2008年24期
7 黎利云;杜繼軍;;民辦高校教育風險調查與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0年07期
8 劉翠蘭;;民辦高校教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構建的探索與實踐[J];當代教育科學;2011年23期
9 仲春梅;;民辦高校教育基金會信息披露的探討[J];會計之友;2013年10期
10 鄭瑞倫;梁書瀚;禹華平;;民辦高校教育發(fā)展影響因素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童宏保;;論民辦高校教育管理與經營過程企業(yè)化特征[A];2007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胡玲玲;;中美民辦高校社會捐贈問題比較研究[A];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暨第四屆中青年學者論壇論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記者 原建軍邋實習生 蔡秋琪;貧困生救助須全兌現[N];西安日報;2008年
2 武漢東湖學院計算機學院 周明;我國民辦高校教育模式與發(fā)展路徑探析[N];山西青年報;2014年
3 記者 曹雷;民辦高校生畢業(yè)遺憾多[N];濟南日報;2006年
4 賀潤坤;保持清醒認識 實現持續(xù)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林檜;四川省民辦高校教育轉型中的政策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2 林延軍;基于內涵發(fā)展的民辦高校教育品牌塑造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年
3 林清蘭;泉州市民辦高校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研究[D];華僑大學;2015年
4 張建營;河南民辦高校教育資源整合的機制和路徑研究[D];華北水利水電大學;2016年
5 李文平;內蒙古民辦高校教育質量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6 奚云霞;民辦高校教育質量管理研究[D];揚州大學;2007年
7 許夢龍;湖南省民辦高校教育質量管理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8 張永;廣西民辦高校教育資源整合研究[D];廣西大學;2014年
9 吳雪晶;我國民辦高校教育經費籌集多元化發(fā)展模式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10 武珂;我國民辦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研究[D];河南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河南民辦高校教育資源整合的機制和路徑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85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98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