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進思政課師生獲得感的若干關系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3-03-04 01:35
思政課獲得感的界定涉及主體層面和客體層面。前者包括教師主體和學生主體的獲得感;后者包括獲得的內容和層次。文章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為指導,就增進思政課師生獲得感的若干關系進行探討。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一、教師對外部要求的體悟與教師自身獲得感的關系
1. 積極心態(tài)有助于增強教師自身的獲得感。
2. 消極心態(tài)削弱教師自身的獲得感。
二、教師科研獲得感與教學獲得感的關系
1. 科研獲得感的相對明確性。
2. 教學獲得感的相對模糊性。
3. 教師科研獲得感與教學獲得感的互促互進。
三、教師獲得感與學生獲得感的關系
1. 教師獲得感對學生獲得感的基礎性作用。
2. 教師獲得感對學生獲得感的引導性作用。
四、學生客觀獲得感與主觀獲得感的關系
1. 學生客觀獲得感的顯性呈現(xiàn)。
2. 學生主觀獲得感的顯隱共存。
3. 學生主客觀獲得感的同向同行。
本文編號:3753483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一、教師對外部要求的體悟與教師自身獲得感的關系
1. 積極心態(tài)有助于增強教師自身的獲得感。
2. 消極心態(tài)削弱教師自身的獲得感。
二、教師科研獲得感與教學獲得感的關系
1. 科研獲得感的相對明確性。
2. 教學獲得感的相對模糊性。
3. 教師科研獲得感與教學獲得感的互促互進。
三、教師獲得感與學生獲得感的關系
1. 教師獲得感對學生獲得感的基礎性作用。
2. 教師獲得感對學生獲得感的引導性作用。
四、學生客觀獲得感與主觀獲得感的關系
1. 學生客觀獲得感的顯性呈現(xiàn)。
2. 學生主觀獲得感的顯隱共存。
3. 學生主客觀獲得感的同向同行。
本文編號:37534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7534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