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使用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手機使用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手機逐漸走進了普通人的生活,手機網(wǎng)民的穩(wěn)步增長以及手機功能的多樣性,使得手機依賴現(xiàn)象越來越顯著,手機的過度使用不僅會導致各種身體不適癥狀,也會增加孤獨感、焦慮、抑郁、壓力情緒和沖動性等心理問題。多數(shù)手機成癮引起的身心健康問題是可以通過預防來降低或避免的,其中一項有效的措施即提高大學生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意識。對手機成癮的研究有助于降低大學生手機成癮率,從而減少過度使用手機給人們帶來的日常生活上的消極影響。目的:本文旨在通過問卷調(diào)查和文獻查閱的方式考察手機成癮傾向的大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特點,以期引起社會和大學生本人對手機依賴的重視,為做好大學生身心健康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據(jù)和實踐指導。方法: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對抽取的1150名吉林省某高校的大一到大三的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回收有效問卷1105份。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大學生手機使用現(xiàn)狀(每天使用手機時間、手機月消費、使用最多的手機功能等);身體健康狀況(是否頸椎疼痛、眼睛是否酸澀、是否頭痛、睡眠狀況等);心理健康狀況(述情障礙、焦慮、抑郁、是否有壓力等),并采用了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抑郁-焦慮-應激自評量表以及手機成癮指數(shù)量表了解不同手機使用情況的特點以及在身心健康方面的差異。結(jié)果:在校大學生智能手機使用率為98.2%,超過一半以上的大學生每天手機使用時間在3小時以上,77.6%的大學生有睡前使用手機的行為,在手機的眾多功能中打電話、發(fā)信息仍是大學生使用手機最主要的功能,占比37.1%。手機成癮的檢出率占總?cè)藬?shù)的25.2%,手機成癮的四個維度失控性、戒斷性、逃避性和低效性的檢出率依次是27.8%、31.4%、38.6%、27.9%,手機成癮在性別、每月手機使用費用、每日手機使用時間及睡前是否使用手機上差異顯著,而在年級、是否是獨生子女、家庭居住地、不同使用年數(shù)上差異不顯著。由卡方檢驗可知,不同手機成癮程度的大學生除BMI值和頸椎疼痛外,眼睛酸澀、頭痛、日間嗜睡、睡眠質(zhì)量、記憶力下降、身體健康評價上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方差分析結(jié)果顯示,抑郁、焦慮、壓力、述情障礙總分、缺乏認識情感的能力、缺乏描繪情感的能力和外向性思維在手機成癮不同程度之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Logistic回歸和線性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手機成癮高分組對眼睛酸澀、頭痛、日間嗜睡、客觀睡眠質(zhì)量、記憶力下降、身體健康評價和抑郁、焦慮、壓力、述情障礙總分及其各維度均具有正向預測作用。結(jié)論:大學生的手機使用率及成癮傾向較高,并且大學生在性別、每月手機使用費用、每日手機使用時間及睡前是否使用手機上差異顯著。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手機的過度使用會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手機使用 手機成癮 大學生 身體健康 心理健康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45.5;R749.99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1章 緒論13-18
- 1.1 手機的使用13-15
- 1.1.1 手機使用的相關概念13-14
- 1.1.2 手機使用的現(xiàn)狀14-15
- 1.2 大學生身體健康15-16
- 1.2.1 大學生身體健康現(xiàn)狀15
- 1.2.2 大學生身體健康和手機使用的相關研究15-16
- 1.3 大學生心理健康16-17
- 1.3.1 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16
- 1.3.2 大學生心理健康和手機使用的相關研究16-17
- 1.4 研究目的與意義17-18
- 第2章 研究對象與方法18-20
- 2.1 研究對象18
- 2.2 研究工具18-19
- 2.2.1 自編的一般情況調(diào)查表18
- 2.2.2 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18
- 2.2.3 抑郁-焦慮-應激自評量表18-19
- 2.2.4 手機成癮指數(shù)量表19
- 2.3 統(tǒng)計分析19-20
- 第3章 結(jié)果20-34
- 3.1 調(diào)查對象的總體情況20-21
- 3.2 手機使用特征21-22
- 3.2.1 手機使用基本情況21
- 3.2.2 手機使用的主要功能21-22
- 3.3 大學生手機成癮傾向基本情況22-23
- 3.4 手機成癮程度人口學特征差異23-24
- 3.4.1 手機成癮程度性別分布比較分析23
- 3.4.2 手機成癮程度在年級分布比較分析23
- 3.4.3 手機成癮程度在是否為獨生子女組間比較分析23-24
- 3.4.4 手機成癮程度在家庭居住地分布比較分析24
- 3.5 手機成癮程度在不同手機使用狀況的變量研究24-26
- 3.5.1 手機成癮程度在不同手機使用年數(shù)組間比較24-25
- 3.5.2 手機成癮程度在每月手機使用費用組間比較25
- 3.5.3 手機成癮程度在每日手機使用時間上的組間比較25-26
- 3.5.4 手機成癮程度在睡前使用手機的比較分析26
- 3.6 手機成癮與身體健康狀況分析26-29
- 3.6.1 大學生身體健康基本情況26-27
- 3.6.2 不同手機成癮程度的身體健康狀況比較27-28
- 3.6.3 手機成癮與身體健康的相關性28-29
- 3.7 手機成癮與心理健康分析29-30
- 3.7.1 大學生心理健康基本情況29
- 3.7.2 不同手機成癮程度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比較29-30
- 3.7.3 手機成癮與心理健康相關分析30
- 3.8 手機成癮與各變量的回歸分析30-34
- 3.8.1 手機成癮不同程度對身體健康的Logistic回歸分析30-32
- 3.8.2 手機成癮不同程度對心理健康的線性回歸32-34
- 第4章 討論34-41
- 4.1 大學生手機使用情況34-35
- 4.2 大學生手機成癮狀況分析35-37
- 4.2.1 大學生手機成癮現(xiàn)狀35
- 4.2.2 手機成癮的人口學特征分析35-36
- 4.2.3 手機成癮的手機使用情況分析36-37
- 4.3 大學生手機成癮與身體健康的分析37
- 4.4 大學生手機成癮與心理健康的分析37-38
- 4.5 建議38-40
- 4.5.1 提高學校對健康意識的培養(yǎng)38-39
- 4.5.2 提高父母自身素質(zhì)營造和諧家庭氛圍39
- 4.5.3 大學生自身需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39
- 4.5.4 政府應加強對手機文化的監(jiān)督力度39-40
- 4.6 研究的局限性40-41
- 4.6.1 研究樣本的局限40
- 4.6.2 研究工具的局限40-41
- 第5章 結(jié)論41-42
- 參考文獻42-48
- 附錄48-53
- 作者簡介53-54
- 科研成果與參與項目54-55
- 致謝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申晉波;馬春偉;黃亞鑫;;合理睡眠對大學生體質(zhì)影響的研究——以運城學院為例[J];搏擊(武術科學);2015年12期
2 張秀玲;鄭世英;;手機依賴對高校大學生的影響[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5年12期
3 王延平;楊瑜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與對策[J];科技經(jīng)濟市場;2015年07期
4 李若水;張尚卿;呂皓;陳曦;;大學生睡前玩手機情況的調(diào)查與分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年01期
5 王平;孫繼紅;王亞格;;大學生手機成癮與孤獨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5年01期
6 孫麗平;;90后大一新生手機依賴性與疏離感的相關研究[J];時代教育;2014年21期
7 劉勇;陳健芷;趙建芳;;哈爾濱大學生人格特質(zhì)與手機使用及成癮行為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4年07期
8 李書民;;手機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J];中國統(tǒng)計;2014年07期
9 盛立英;侯文;徐曼;王婷婷;孫揚;周令;趙海艷;謝莉娜;;醫(yī)科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4年08期
10 陶舒曼;伍曉艷;劉業(yè)好;張昱X;張詩晨;陶芳標;;醫(yī)學生的自傷行為與手機依賴及抑郁癥狀[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4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沈勇;手機使用行為及其影響因素[D];浙江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苑新群;大學生媒體多任務與心理健康的關系[D];首都師范大學;2014年
2 崔丹丹;高中生手機依賴與睡眠質(zhì)量和心理健康的關系[D];鄭州大學;2014年
3 王薇;手機成癮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問題[D];浙江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手機使用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71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67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