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大學本科生“關鍵事件”的質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5 04:18
社會學中的“關鍵事件”是引起個體發(fā)展變化的重大事件。大學是學生成長中的關鍵階段,學生經歷很多“關鍵事件”,對學生身心發(fā)展、社會認知與適應、學業(yè)與職業(yè)發(fā)展都有著重要影響。深入了解大學生學校經歷的關鍵事件,厘清我國大學生在校生活的基本狀態(tài),剖析大學生關鍵事件的產生緣由以及對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影響方式,對高校人才培養(yǎng)具有重要價值。但從有關大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研究文獻來看,學術界對大學生群體成長的共性規(guī)律研究較多,缺乏針對大學生(尤其是地方高校學生群體)個體成長的深度研究。因此,本研究基于大學生在校成長史的視角,運用質化研究的方法,挖掘對研究對象的成長具有重要影響意義的關鍵事件。本研究目的在于解讀大學生關鍵事件的分布構成;剖析關鍵事件中的學生行為與其心理變化,以Y高校作為樣本校,本文選取大四畢業(yè)生作為研究對象,對Y大學2017屆46名大四畢業(yè)生進行了深度訪談,并運用質化研究中的類屬分析和情境分析對訪談材料進行分析,最后得出扎根理論。本研究發(fā)現,大學生所提到的這些“關鍵事件”帶有濃厚的“自我體驗”色彩,即事件的參與過程包含了學生深厚的主體價值判斷與其當下的某種動機需求,其次大學生所述“關鍵事件”有明...
【文章來源】:渤海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Nvivo11界面圖
渤 海 大 學 碩 士 學 位 論 文(2) 資料分析經過初步閱讀,校對整理好文本以后,我將已經編號的訪談資料導入了質性分析軟件Nvivo11,在 Nvivo11 中,一邊審讀一邊找出被研究者所敘述的情境中重要和突出的主題,并做標注,即為初步編碼。初步編碼的標準是相關詞語或者內容出現的頻率,如果某個主題或概念在文本中屢次出現,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意義模式③,那么這些主題就是我下一步關注的焦點。比如“我擔任了學校書法學會的會長”的編碼為“參加學生會”,在初次編碼之后,研究者反復閱讀,對每個歸類編碼核查,對編碼不斷的進行規(guī)整和修正。例如“這個經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自身的能力”的最終編碼歸為“能力提升”。以此類推,初步的資料分析中,筆者借助 Nvivo 工具,整理形成 194 個自由節(jié)點,這些節(jié)點是依據學生提到的關鍵事件類型,以及背后意義進行的初步大范圍的初步整合。如下圖所示:
圖 2-1:大二學生參與校園活動原因統(tǒng)計圖注:對于受訪者未提及相關事件原因的情況統(tǒng)一計入“不明確”一欄。結合上述事例以及上圖發(fā)現,這一階段的群體已經意識到提升自身能力的必要性眾多發(fā)展自我的路徑,他們寄希望于校園的各種組織與團體活動。因為這些組織能夠給到學生最快速的“反饋”,同時讓自己有一種自我實現的感覺。. 學業(yè)相關型隨著對大學新奇、神秘的理想化生活的破滅,學生競相選擇能夠給予“快速反饋”活動,他們往往也會顧此失彼,造成階段性的學業(yè)迷失,從表 2-2 可知這一階段關類事件占比 19.61%,頻次最高的 10 件事中,有 8 件是受訪者經歷的掛科、逃課的消極事件。筆者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描述分析:1) 學習態(tài)度的變化——“一定要考好”到“考不好拉倒”訪談發(fā)現相比大一,大二學生群體的學業(yè)積極性呈現整體下滑現象,訪談中 D2 談在大一那時候自己還是比較想學習的,還帶著高中的那種熱情,還積極上課回答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學生社團活動與學業(yè)表現及自我效能感的關系[J]. 王丹,葛衡,盧虹宇.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7(07)
[2]大學生成長的金字塔模型——基于實證研究的本土學生發(fā)展理論[J]. 岑逾豪. 高等教育研究. 2016(10)
[3]大學生發(fā)展的影響因素模型:一個理論構想[J]. 周廷勇,周作宇,杜瑞軍. 教育學報. 2016(05)
[4]關鍵實習事件對學前教育學生專業(yè)成長的影響研究[J]. 李芳霞. 寧夏師范學院學報. 2016(04)
[5]青年亞文化:文化關系網中的一條魚[J]. 馬中紅. 青年探索. 2016(01)
[6]同伴關系對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研究[J]. 息曉龍. 商. 2015(42)
[7]大學生親子依戀、分離-個體化與自我同一性狀態(tài)之間的關系[J]. 王樹青,張光珍,陳會昌.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4(02)
[8]關鍵事件:抵及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核心[J]. 蘇紅. 教育科學研究. 2011(11)
[9]慣習與場域: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因素——以中南大學為例的實證研究[J]. 曾東霞.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3)
[10]幼兒園骨干教師專業(yè)成長過程中的關鍵事件[J]. 母遠珍. 學前教育研究. 2011(04)
博士論文
[1]青少年非正式群體交往與自我同一性發(fā)展研究[D]. 安秋玲.華東師范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研究[D]. 武劍英.河北師范大學 2016
[2]大學生同伴關系對學習態(tài)度的影響研究[D]. 蔣杜君.江西師范大學 2016
[3]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程晨.蘭州理工大學 2016
[4]大學生學業(yè)參與行為研究[D]. 韓笑.北京工業(yè)大學 2016
[5]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新教師專業(yè)成長中的關鍵事件研究[D]. 蘇梅.四川師范大學 2016
[6]高中生和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對比研究[D]. 解婧.西安工業(yè)大學 2015
[7]師范生教育實習關鍵事件質化研究[D]. 陳飛.東北師范大學 2015
[8]“青椒”生長的“節(jié)”點—關鍵事件對高校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影響之敘事研究[D]. 李光.西北師范大學 2015
[9]高中物理教學關鍵事件的構建與生成[D]. 田艷娟.河北師范大學 2015
[10]大學生生活事件、心理彈性與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D]. 蒲勤.四川師范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625900
【文章來源】:渤海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Nvivo11界面圖
渤 海 大 學 碩 士 學 位 論 文(2) 資料分析經過初步閱讀,校對整理好文本以后,我將已經編號的訪談資料導入了質性分析軟件Nvivo11,在 Nvivo11 中,一邊審讀一邊找出被研究者所敘述的情境中重要和突出的主題,并做標注,即為初步編碼。初步編碼的標準是相關詞語或者內容出現的頻率,如果某個主題或概念在文本中屢次出現,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意義模式③,那么這些主題就是我下一步關注的焦點。比如“我擔任了學校書法學會的會長”的編碼為“參加學生會”,在初次編碼之后,研究者反復閱讀,對每個歸類編碼核查,對編碼不斷的進行規(guī)整和修正。例如“這個經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自身的能力”的最終編碼歸為“能力提升”。以此類推,初步的資料分析中,筆者借助 Nvivo 工具,整理形成 194 個自由節(jié)點,這些節(jié)點是依據學生提到的關鍵事件類型,以及背后意義進行的初步大范圍的初步整合。如下圖所示:
圖 2-1:大二學生參與校園活動原因統(tǒng)計圖注:對于受訪者未提及相關事件原因的情況統(tǒng)一計入“不明確”一欄。結合上述事例以及上圖發(fā)現,這一階段的群體已經意識到提升自身能力的必要性眾多發(fā)展自我的路徑,他們寄希望于校園的各種組織與團體活動。因為這些組織能夠給到學生最快速的“反饋”,同時讓自己有一種自我實現的感覺。. 學業(yè)相關型隨著對大學新奇、神秘的理想化生活的破滅,學生競相選擇能夠給予“快速反饋”活動,他們往往也會顧此失彼,造成階段性的學業(yè)迷失,從表 2-2 可知這一階段關類事件占比 19.61%,頻次最高的 10 件事中,有 8 件是受訪者經歷的掛科、逃課的消極事件。筆者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描述分析:1) 學習態(tài)度的變化——“一定要考好”到“考不好拉倒”訪談發(fā)現相比大一,大二學生群體的學業(yè)積極性呈現整體下滑現象,訪談中 D2 談在大一那時候自己還是比較想學習的,還帶著高中的那種熱情,還積極上課回答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學生社團活動與學業(yè)表現及自我效能感的關系[J]. 王丹,葛衡,盧虹宇.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7(07)
[2]大學生成長的金字塔模型——基于實證研究的本土學生發(fā)展理論[J]. 岑逾豪. 高等教育研究. 2016(10)
[3]大學生發(fā)展的影響因素模型:一個理論構想[J]. 周廷勇,周作宇,杜瑞軍. 教育學報. 2016(05)
[4]關鍵實習事件對學前教育學生專業(yè)成長的影響研究[J]. 李芳霞. 寧夏師范學院學報. 2016(04)
[5]青年亞文化:文化關系網中的一條魚[J]. 馬中紅. 青年探索. 2016(01)
[6]同伴關系對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研究[J]. 息曉龍. 商. 2015(42)
[7]大學生親子依戀、分離-個體化與自我同一性狀態(tài)之間的關系[J]. 王樹青,張光珍,陳會昌.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4(02)
[8]關鍵事件:抵及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核心[J]. 蘇紅. 教育科學研究. 2011(11)
[9]慣習與場域: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因素——以中南大學為例的實證研究[J]. 曾東霞.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3)
[10]幼兒園骨干教師專業(yè)成長過程中的關鍵事件[J]. 母遠珍. 學前教育研究. 2011(04)
博士論文
[1]青少年非正式群體交往與自我同一性發(fā)展研究[D]. 安秋玲.華東師范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研究[D]. 武劍英.河北師范大學 2016
[2]大學生同伴關系對學習態(tài)度的影響研究[D]. 蔣杜君.江西師范大學 2016
[3]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程晨.蘭州理工大學 2016
[4]大學生學業(yè)參與行為研究[D]. 韓笑.北京工業(yè)大學 2016
[5]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新教師專業(yè)成長中的關鍵事件研究[D]. 蘇梅.四川師范大學 2016
[6]高中生和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對比研究[D]. 解婧.西安工業(yè)大學 2015
[7]師范生教育實習關鍵事件質化研究[D]. 陳飛.東北師范大學 2015
[8]“青椒”生長的“節(jié)”點—關鍵事件對高校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影響之敘事研究[D]. 李光.西北師范大學 2015
[9]高中物理教學關鍵事件的構建與生成[D]. 田艷娟.河北師范大學 2015
[10]大學生生活事件、心理彈性與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D]. 蒲勤.四川師范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6259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6259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