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高等教育論文 >

STEAM教育背景下我國工科生跨學科能力現(xiàn)狀及提升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21 10:50
  隨著社會信息化、經(jīng)濟全球化和世界多元化的不斷推進,以及人類對可持續(xù)發(fā)展、生態(tài)保護、工程倫理道德認識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復雜的現(xiàn)代工程要求更具有跨學科性的解決方案,這使得未來的工程師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更要有能力融合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熟練應用不同專業(yè)領域的技能。因而,面向培養(yǎng)未來工程師的工程教育,必須把培養(yǎng)工科生的跨學科能力作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點?鐚W科能力是指工科生在解決工程問題的過程中,整合科學、技術、數(shù)學和藝術四門學科中的兩門或兩門以上學科的知識、方法和觀點,產(chǎn)生更高水平和更全面的認知,從而以單一學科不可能完成的方式來解釋工程現(xiàn)象,解決工程問題或產(chǎn)生新的工程產(chǎn)品的能力。培養(yǎng)工科生的跨學科能力需要打破學科壁壘,整合不同學科的教育內(nèi)容,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加強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的理解,目的是使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趨于合理,分析問題的視角更加全面,跨學科能力得到提升。為了達到這一教育目標,STEAM教育應運而生,與傳統(tǒng)的分科教育方式不同,STEAM教育將科學、技術、藝術、數(shù)學四門學科與工程學科進行有機整合,因其能夠彌補傳統(tǒng)教育的不足,目前已被許多西方國家提升到國家戰(zhàn)略層面。反觀我國的工科教...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背景
        1.培養(yǎng)工科生的跨學科能力是破解“斯諾命題”的現(xiàn)實訴求
        2.STEAM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跨學科能力的必由之路
        3.我國培養(yǎng)工科本科生跨學科能力的教育缺位
        4.我國對工科生跨學科能力的研究相對薄弱
    (二)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1.研究目的
        2.研究問題
    (三)研究意義
    (四)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一、文獻綜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1.跨學科
        2.跨學科能力
        3.STEAM教育
    (二)理論基礎
        1.情境認知理論
        2.大學環(huán)境的影響(College Context Impacts)理論模型
    (三)相關研究綜述
        1.STEAM教育的發(fā)展流脈
        2.我國STEAM高等教育的研究現(xiàn)狀
        3.STEAM教育背景下工科生跨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4.跨學科能力的構(gòu)成要素及其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
        5.小結(jié)
二、研究設計與實施
    (一)研究工具編制
        1.STEAM教育背景下我國工科生跨學科能力量表的編制
        2.STEAM教育背景下我國工科生跨學科能力影響因素調(diào)查問卷的編制
        3.研究工具題庫的修訂
    (二)研究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檢驗
        1.量表信度的檢驗與分析
        2.量表效度的檢驗與分析
    (三)調(diào)查樣本的選取
三、STEAM教育背景下我國工科生跨學科能力及影響因素分析
    (一)STEAM教育背景下工科生跨學科能力的現(xiàn)狀
        1.STEAM教育背景下工科生跨學科能力整體水平分析
        2.STEAM教育背景下工科生跨學科能力水平的差異分析
    (二)STEAM教育背景下我國工科生跨學科能力的影響因素
        1.我國工科生跨學科能力與影響因素的相關分析
        2.我國工科生跨學科能力與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
    (三)對研究結(jié)果的討論
        1.工科生跨學科能力水平不盡人意
        2.不同人口學背景的工科生跨學科能力差異顯著
        3.基于問題的教學對工科生跨學科能力具有正向預測作用
        4.教師跨學科教育實踐情況對工科生跨學科能力的正向預測作用
四、STEAM教育背景下我國工科生跨學科能力的提升對策
    (一)打造融合STEAM的跨學科工科課程群
    (二)發(fā)揮好畢業(yè)設計在提升工科生跨學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三)采用面向真實工程問題的教學模式
    (四)提高教師參與跨學科教育實踐的積極性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本科跨學科課程群的體系架構(gòu)設計和探索[J]. 陳彥,徐利梅,陽楊,李翔,黃廷祝.  教育教學論壇. 2019(47)
[2]“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源于跨學科博士生團隊培養(yǎng)的思考[J]. 孫維,馬永紅.  中國電化教育. 2019(04)
[3]STEM教育跨學科學習活動5EX設計模型[J]. 李克東,李穎.  電化教育研究. 2019(04)
[4]促進跨學科學習的產(chǎn)生式學習(DoPBL)模式研究——基于問題式PBL和項目式PBL的整合視角[J]. 董艷,孫巍.  遠程教育雜志. 2019(02)
[5]交叉融合的STEM教育:背景、內(nèi)涵與展望[J]. 袁智強.  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 2019(03)
[6]比較視角下STEM高等教育政策與STEM項目跨學科趨勢研究[J]. 山田禮子,張文雅.  中國高教研究. 2019(02)
[7]基于整體設計方法的整合型STEM教育項目設計研究[J]. 楊彥軍,饒菲菲,阿依努爾.  開放教育研究. 2019(01)
[8]跨學科STEM教育的思辨、現(xiàn)狀與應用[J]. 王詩瑤,王永紅.  教學與管理. 2018(33)
[9]斯坦福大學STEAM教育的方向及啟示[J]. 白逸仙.  中國高?萍. 2018(11)
[10]STEM教育的關鍵:跨學科、靈活課時與深度學習[J]. 曹培杰.  中小學管理. 2018(10)

博士論文
[1]跨界與融合[D]. 李佳敏.華東師范大學 2014
[2]論“跨學科”的譜系[D]. 劉小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3
[3]基于學生參與理論的高校學生發(fā)展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 趙曉陽.天津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上海市小學STEM教師跨學科能力的調(diào)查研究[D]. 陳小敏.上海師范大學 2019
[2]我國研究型大學本科生跨學科教育模式研究[D]. 朱彩平.華南理工大學 2018
[3]我國高?鐚W科研究生培養(yǎng)機制研究[D]. 賈川.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44882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44882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39f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