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研究
本文關鍵詞:新時期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國家安全局勢日趨錯綜復雜。一方面,政治安全、軍事安全和國土安全等傳統(tǒng)安全依然嚴峻,另一方面,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社會安全、生態(tài)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非傳統(tǒng)安全日益凸顯。國家安全形勢呈現(xiàn)多樣性和時代性,使得我國在新時期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異常艱巨。因此,對國民進行國家安全教育、使其形成正確的國家安全觀提上了日程,特別是針對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教育顯得尤為迫切。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生力軍,同時也是西方敵對勢力推行“和平演變”的重要目標。大學生是否具有正確的國家安全意識,將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穩(wěn)定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成敗。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國家安全教育,提高其國家安全意識,對于維護我國的國家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本文在對國家安全、國家安全教育、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等概念進行界定,特別是將習近平所提的11種安全進行歸類總結,提出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5類內容基礎上,從理論和現(xiàn)實兩個層面探討了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主要依據(jù)。通過問卷調查、人物訪談的方式總結分析新時期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并針對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提出了加強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有效對策。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內容,即從知識、意識、能力、行為四個方面明確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目標;從認同理論角度,豐富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內容;從社會、學校、個人層面拓寬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渠道;從組織、制度、資源、法律四個層面提出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保障。
【關鍵詞】:新時期 大學生 國家安全教育 對策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計量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4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9
- 1 問題的提出及選題意義11-13
- 2 研究綜述13-17
- 3 研究思路與方法17
- 4 本文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17-19
- 1 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概述19-26
- 1.1 國家安全19-20
- 1.2 國家安全教育20-21
- 1.3 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21-26
- 1.3.1 內容21-24
- 1.3.2 特征24-26
- 2 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主要依據(jù)26-37
- 2.1 理論依據(jù)26-29
- 2.1.1 馬克思、恩格斯的國家安全思想26-27
- 2.1.2 建國以來我國各時期主要領導人的國家安全思想27-29
- 2.2 現(xiàn)實依據(jù)29-37
- 2.2.1 新時期國家安全的發(fā)展30-31
- 2.2.2 我國國家安全面臨的新挑戰(zhàn)31-34
- 2.2.3 我國國家安全相關法律34-37
- 3 新時期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現(xiàn)狀37-46
- 3.1 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取得的成效37-38
- 3.2 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38-43
- 3.2.1 教育目標模糊42-43
- 3.2.2 教育內容陳舊43
- 3.2.3 教育途徑單一43
- 3.3 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43-46
- 3.3.1 社會環(huán)境影響44
- 3.3.2 學校教育缺失44-45
- 3.3.3 自我約束不夠45-46
- 4 新時期加強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對策46-63
- 4.1 明確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目標46-49
- 4.1.1 豐富大學生國家安全知識46-47
- 4.1.2 增強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47-49
- 4.1.3 提升大學生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49
- 4.1.4 規(guī)范大學生國家安全行為49
- 4.2 豐富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內容49-54
- 4.2.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50-51
- 4.2.2 國防與愛國主義教育51-52
- 4.2.3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52-53
- 4.2.4 科技與信息素質教育53
- 4.2.5 生態(tài)道德規(guī)范教育53-54
- 4.3 拓寬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渠道54-59
- 4.3.1 社會教育渠道54-56
- 4.3.2 學校教育渠道56-58
- 4.3.3 自我教育渠道58-59
- 4.4 強化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保障59-63
- 4.4.1 組織保障59-60
- 4.4.2 制度保障60
- 4.4.3 資源保障60-61
- 4.4.4 法律保障61-63
- 結語63-64
- 參考文獻64-68
- 致謝68-69
- 附錄69-71
- 作者簡歷7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鄒放鳴,邊和平,潘盤甫;抓好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02年10期
2 泉光,一卜;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泉州市青少年國家安全教育訪談錄[J];國家安全通訊;2003年09期
3 王敏;關于加強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4 邊和平;閆淑楠;;構建高校國家安全教育獨立體系的背景分析[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5年11期
5 林喜慶;對新時期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思考[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6 鄭聲文;;全球化背景下加強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意義[J];青年探索;2006年02期
7 宋承國;;寓國家安全教育于歷史教學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9期
8 邊和平;;全球化語境下高校國家安全教育的反思與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年12期
9 呂國輝;;新時期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機制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0年01期
10 洪梅;;全球化語境下高校國家安全教育有效機制的探索[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丹丹;;加強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幾點思考[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加強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建設服務型政府”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8·理論?C];2008年
2 王文東;杜繼進;;新時期民族高校的國家安全教育[A];北京高教保衛(wèi)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蔣德;江蘇國家安全教育館開館[N];法制日報;2009年
2 耿聯(lián);江蘇國家安全教育館隆重開館[N];新華日報;2009年
3 記者 丁國鋒;江蘇高等院校國家安全教育基地揭牌[N];法制日報;2010年
4 記者 計亞男;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待推動[N];光明日報;2010年
5 王服民;加強國家安全教育促進和諧社會建設[N];內蒙古日報(漢);2008年
6 記者 宋世明;江蘇高校國家安全教育基地揭牌[N];江蘇法制報;2010年
7 晴生;市人大常委會黨組中心組 專題組織國家安全教育[N];無錫日報;2010年
8 記者 孫濤 通訊員 吳明念;聽取國家安全教育形勢報告[N];恩施日報;2010年
9 蔡竹青;李克農故居成為教育基地[N];安徽日報;2007年
10 記者 楊新明;如東建國家安全教育示范基地[N];南通日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濤;試論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07年
2 李開翼;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3 夏海燕;中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鄭聲文;試論我國青少年的國家安全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5 鐘浩;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問題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2015年
6 李國順;改革開放條件下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研究[D];河南大學;2015年
7 陳濤;基于網(wǎng)絡視角的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5年
8 張曉萍;《形勢與政策》課程中國家安全教育強化研究[D];南昌大學;2016年
9 趙明偉;新時期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研究[D];中國計量學院;2016年
10 楊智勇;民族地區(qū)高校國家安全教育研究[D];延邊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新時期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60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36078.html